传统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对比性临床研究探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传统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对比性临床研究探寻

张洪均

大竹县天城镇卫生院 四川达州 635139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传统疝修补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种手术方案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效果。方法  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1月到2023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手术方案,对患者分组。对照组(10例)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10例)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2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过程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该手术方案还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性和人性化的优点,可以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因此,该手术方案临床应用价值高于传统疝修补术。

关键词:腹股沟疝;手术治疗;传统疝修补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性临床研究;探寻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手术的人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重视。因此,腹股沟疝手术应当追求人性化,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提高手术效果。传统的腹股沟疝手术需要进行大面积地切开和缝合,并发症较多,复发率较高[1]。因此,需要探寻新的手术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1月到2023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手术方案,对患者分组。对照组纳入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在30岁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43.76±3.64)岁;观察组纳入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在33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44.89±3.96)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对患者进行麻醉术,在患者腹股沟位置制造切口,剥离皮肤和皮下组织,将腹股沟内的肌肉切开,暴露出腹股沟疝囊。游离精索,对疝囊行高位结扎,将疝囊推回到腹腔内,在腹股沟处进行修补,用线缝合腹股沟处的肌肉组织和筋膜,封闭切口,缝合切口。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患者进行麻醉术,在患者腹股沟位置制造切口,剥离皮肤和皮下组织、提睾肌,将腹股沟内的肌肉切开,暴露出腹股沟疝囊。清除疝囊内的脂肪和肠管,将疝囊推回到腹腔内,保留精索的完整性。然后将补片放置在腹股沟管内,以支撑肌肉和组织;将补片缝合在切口的下缘,与肌肉和组织上缝合在一起。缝合皮肤、皮下组织和精索,封闭切口,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包括:①围术期指标。观察各项围术期指标,如术出血量、手术时间等。②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1.4 数据分析方法

使用SPSS24.0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

2 结果

2.1 2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3.23±3.03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42.05±4.89ml,进行t检验,显示t=11.267,P=0.000。

观察组手术时间42.25±6.12min,对照组手术时间73.64±10.53min,进行t检验,显示t=7.132,P=0.000。

2.2 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术后出现1例切口感染,1例疝气复发,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进行X2检验,显示X2=22.222,P=0。

3 讨论

疝气属于常见病,疝气形成后,疝内容物无法自行回纳,因此,须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传统疝修补术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都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手术方法。传统疝修补术多采用BASSINI方案,行BASSINI手术,需将疝囊推回到腹腔内,并在腹股沟处进行修补[2]。腹股沟区域是人体运动最频繁的部位之一,腹股沟区域分布有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横膈肌、股直肌、股内收肌、股外展肌等多块肌肉,它们连接胸骨、耻骨、肋骨、髂嵴、股骨。手术后,患者恢复日常活动,使用腰肢行走,腹股沟区域的各块肌肉频繁活动,从而产生较大的张力,张力可导致切口发生撕裂,使患者感到疼痛[3],并诱发感染,甚至导致疝气复发。与传统疝修补术(BASSINI方案)相比,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则是通过使用无张力网片来修补腹股沟处的疝孔。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通过使用聚丙烯网片来支撑腹壁缺损,从而减少对肌肉和组织的张力,聚丙烯网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有效地防止腹壁再次脱出[4]。聚丙烯网片可以与周围组织很好地结合,不会产生异物反应和排斥反应。因此,聚丙烯网片可以有效预防腹股沟区域肌肉活动造成的伤口撕裂,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且可以保护手术部位的血液循环。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很多优点,如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长度较短、疼痛感较轻、切口感染发生率较低、异物感较轻和复发率较低。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10例)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显著优点。

综上所述,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过程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该手术方案还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性和人性化的优点,可以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因此,该手术方案临床应用价值高于传统疝修补术。

参考文献:

[1]张军.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2023,23(03):181-183.

[2]李博,刘显义,刘嘉文,刘吉盛.无张力疝修补术与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01):70-71.DOI:10.13586/j.cnki.yjyx1984.2023.01.061.

[3]孙良传.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01):76-79.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23.01.022.

[4]李炯,曹淑洋,李训海.不同补片材料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术后疼痛、血清疼痛介质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2,24(1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