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风险和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风险和措施

邓东海

身份证号:440711198901064219

摘要:随着建设工程的蓬勃发展,建设工程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工程建设工期漫长,过程烦琐,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建筑产业也在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也使得建筑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高层建筑的数目越来越多,建筑的尺度也越来越大,这些建筑的危险性也越来越大,所以,对其进行风险管理就变得非常关键。

关键词:施工;风险管理;管理对策

引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的功能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智能化和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些都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然而,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对工程建设中的风险评估不准确、缺乏相应的管理手段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1.我国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意识不足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着诸多的风险,而这些风险的产生与管理人员对其认识不足有关。由于建筑单位对成本和质量的关注,使得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的风险意识很强,因此,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要加强有效的手段。这种思维方式与经营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建设工程的发展。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环境,建筑公司对建筑项目进行了更多的关注,然而,对于施工企业风险管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许多风险管理措施都是以提高工程质量和进度为目标,没有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功能。

1.2没有一个可靠的控制风险的机构

当前,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导致各项风险控制措施缺乏依据,导致其实施效果不佳;有的建筑公司在工程建设中没有强化工程建设的管理,只是在事故发生后才采取相应的预防和预防措施,事前的控制能力严重不足;然而,在当前的风险管理中,经理们常常只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来制定应对的策略,并且在进行风险预防的时候,常常会使公司处于一种非常消极的状态,进而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1.3不完善的风险信息制度

在建设项目中,因缺乏有效的资讯支持而造成了决策与实施上的困难。相对于建筑业的发展,我们的建筑业的信息系统建设相对落后,缺乏对有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缺乏对施工项目的现实可行性分析。此外,还没有为确定所需的订约人、业主及有关的供货商,了解其以往的声望、技术水平,并为其提供有用信息。在施工阶段,通过对施工单位的信用记录,可以使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和分包单位进行有效的选择。

1.4限制范围

在建设工程中,尽管有些单位对其监管的责任进行了明确,但许多的建设单位并没有起到监管的效果,只是按照要求进行了安全监管,或是对某些关键的步骤进行监管,这就使得某些建设工程出现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还会增加建设成本,进而对建设进程产生不利的影响。

2.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2.1健全相关法规

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管工作的正确运行,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来改进。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确保工作的质量。在进行施工监理工作前,应进行前期调查,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与建议,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施工监理的机制与方法,以利于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建设单位要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对监管工作中发现的不规范做法和错误观念进行整改,确保项目的目标实现,按时完成,切实保证了建设的质量。

2.2加强监督协作

建设项目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体系。因此,要在施工过程中,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保证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有效联系,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高效、稳定。要明确的是,在具体的协作过程中,建设安全监管机构不仅要将各部门的责任和能力都明确地贯彻到位,而且要让所有人都能够做到,从而保证今后的工作不会出现一塌糊涂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强化项目的安全监管。

2.3安全措施的实施

施工过程中的各环节都要注意安全。所以,在施工监理过程中,应让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并切实起到监理的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监督检查,保证施工过程符合标准,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能将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的主管单位,以保证相关单位对项目的执行。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理工作也要加强培训,保证他们的技术水平与建设项目的要求相适应。对技术水平不高的工人,要求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保证施工质量。

2.4改善监理人员素质

在监督管理活动中,监督者是主体,要保证监督者的素质与实际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要积极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就需要有相应的业务素质。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要自觉地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积极地向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学习,并在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对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法律进行有效地学习。此外,从专业伦理的角度来看,要有一种科学的道德意识,才能使我们在工作中不受个人私利的影响。

2.5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在建设项目中,要摆脱“无计划”的局面,必须构建合理的“无计划”竞赛制度,以选出优胜者。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设计,施工,材料和物资供应的风险控制。在选用时,应参考现行的设计费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在选取最优方案时,应尽量确保其被采纳并实施,尽量不要在已选定的方案后再更换,以免造成工程进度拖延,增加工程风险,降低工程总成本。

2.6项目招标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管理

①科学合理地开展项目施工。在进行标书的编写时,要根据现实和市场状况,确保标书的编写质量,并达到一个合理的风险管理的最小限度。没有资格的建筑公司,可以委托有资格的建筑公司为其设计。②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性质和特点,对建设项目的发包模式进行合理的选择,使建设项目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性质和特点,对建设项目进行风险控制。③制定严谨的竞标方案。

2.7制定一个高效的风险控制计划

在整个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流程中,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引发工程风险的引发因子,也就是,在风险出现之前,就可以对决策人员和管理者进行预警。此外,还要制定防范、缓解和应急预案,使之在发生危险时,能够降低危险的可能性,降低危险的后果,并能够对可能发生的危险作出反应。

2.8提高对各种危险的意识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强化施工项目的风险控制,增强施工项目的风险控制能力。为此,应加大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宣传力度,通过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和座谈会等形式,提高全体职工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防范能力;由此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

结语

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具有特殊性,政策性强,技术性强等特点。建设项目的规模越大,其职能越强,对项目的风险控制就越严格。所以,建筑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强化建筑工程的风险观念,并构建建筑工程的风险控制系统,确保建筑工程的各种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从实践中总结出建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为建筑工程建设中如何防范和控制这类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邹建明.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2):58-60.

[2]张小红.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风险及控制措施[J].金融文坛,2023(02):63-65.

[3]赵燕.浅谈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措施[J].科技视界,2022(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