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杏容器育苗技术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山杏容器育苗技术的分析

刘秀疆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林业局 安徽安庆246500

摘要:我国主要经济树种类型较多,山杏是其中之一,因为山杏果肉可食用,并且含有丰富营养价值,因此受到广大社会人士青睐,也是广大种植技术人员相对重视的经济树种之一。另外,近些年来,山杏逐渐成为我国植树造林的先锋树种,所以其具有的生态性特点也得到了凸显。要想使得山杏树种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得到全面实现,应当注重相关育苗技术的研究,其中尤其以山杏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最为关键。本文将会对山杏容器育苗技术的有关要点展开分析,希望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山杏树种;容器育苗;优点分析;技术要点

山杏又被称作为杏子、野杏,隶属于灌木或者小乔木科属,整体树高处于2-5米范围,具有适应能力强、喜好光照、根系发达以及深入地下等诸多特点,所以在荒山造林中常常扮演先锋树种。山杏所具有的价值相对较多,而实现价值的根本措施在于,提升育苗技术水平,所以注重展开山杏容器育苗技术的内容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广大技术人员应当予以重视。

一、山杏容器育苗的优点

根据种植技术人员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山杏容器育苗的优点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容器育苗能够确保山杏幼苗根系直接在容器内部形成,所以幼苗根系生长将会拥有最为完整的根团,在展开起苗操作时不容易出现伤根问题,并且在栽植工作完成之后不存在缓苗期,整体幼苗成活率较高。

其次,容器育苗所应用的是合适的营养基质以及精细管理,非常利于优质壮苗的培养,同时在育苗周期时间消耗上,也能够最大程度加以缩短,因此山杏苗木出圃率相对较高。

最后,将容器育苗播种,同苗圃地育苗播种,展开全面比较可知,容器播种明显比苗圃地育苗播种节约更多种子,所节约的种子大约在2/3至3/4范围,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显著节约了资金成本。

二、山杏容器育苗技术要点分析

(一)注重选种以及种子处理要点

山杏种子在成熟时,应当通过低温休眠一段时间之后,给予合适温度才能萌芽。所以计划在春季时节播种育苗的种子,均应当在冬季做好层积处理,如此能够确保山杏种子发芽齐整、出苗更快以及长势良好。在具体操作上,首先,应当将肉眼发现存在虫孔、破损以及干裂发霉的种子,以及其他杂质予以去除。其次,种植人员将选择好的种子,放置在大缸等容器当中,应用足量的清水展开浸泡,浸泡时间大约在3天,之后将浮出水面的杂质捞出清理。最后,在封冻前期,应当取出体积为种子量3倍的沙子,并用清水加以拌湿,之后将浸泡完成的种子同湿沙分层堆积在背阴、排水良好的坑内,以此来防止种子霉变问题产生。还需要注意的是,种子量相对不大时,可以同湿沙混合拌匀后堆放在冷藏仓库中,但是不论堆放在何处,底层都应当预先铺设一层10cm湿沙,以避免种子冻干问题产生。如此,也就完成了选种以及种子处理的基本内容,为后续技术处理奠定较好基础。

(二)注重催芽技术要点

通过冬季堆藏处理的山杏幼苗种子,需要在播种开展前15天,将混沙种子一起取出,放置在背风向阳位置展开催芽处理。在催芽过程中需要时常展开上下翻动处理,以确保种子温度处于一致状态,后续发芽才会齐整,并且保持一定的温度,在夜间时段应当覆盖麻袋来展开保温保湿工作,等到种子70%处于裂嘴状态时,也就可以展开播种工作。另外,假如春季引进的种子,还未通过层积埋藏等处理,那么应当借助热水,展开浸种催芽处理,具体操作是先将80-90℃的热水倒入缸内,之后将种子倒入,在倒入过程中应当随时搅拌,等到水温处于常温状态后浸泡一昼夜时间,将存在的杂质清除干净,再次换水浸泡3-4天,直到水浸透种子外壳,才能将种子捞出,堆放在温暖向阳位置,并且用湿麻袋盖好,等到种子存在70%裂口后,也就可以展开播种工作。正是因为如此,催芽技术要点理应加以重视,种植人员在该技术环节中,应当以认真细致的态度展开处理。

(三)注重圃地选择以及整理要点

首先,所选容器育苗应当不占用好地,将种子加以节约,但是因为运苗量较大原因,所以最好选择在距离造林地相对较近的苗圃,或者庭院等区域,并且区域内需要具备排水良好、便于管理等优点。其次,苗床表面应当处于整平压实状态,床宽大约在1米最佳,每一横排需要放置10-12个容器袋,其目的在于方便后续播种、除草以及浇水等管理工作。另外,苗床长度则需要在10m左右,或者可以直接根据地块以及育苗量展开决定,但是苗床四周位置都需要预留出30-40cm的土埂,以此作为管理步道,技术人员应当对此予以重视,保证该方面技术要点,能够得到妥善落实,为山杏育苗工作的开展,提供积极作用。

(四)注重苗期管理要点

在播种后出苗前,应当确保容器袋内土壤处于湿润,当发生干燥时需要及时喷水,等到苗木全部脱壳出土之后,可以再次展开透水处理。之后,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展开喷水,但是应当避免苗床内出现积水现象,到7月中旬时节也就可以开始控制浇水,以避免徒长问题出现。另外,在苗期中必须要对杂草展开及时处理,确保发现杂草时立即清除,而发现袋内存在缺苗问题时,则需要第一时间展开补苗补栽工作。最后,假如发生了底肥不足等问题,有关人员需要在5-6月份每隔15天展开一次复合肥的追肥工作,或者可以直接补施尿素。直到6月份末期阶段,在苗高30-40cm时,应当展开掐尖处理工作,以此来确保促生长,而7月下旬需要将距离地面10cm以内的叶子全部展开清除,如此使得雨季造林以及来年嫁接工作能够得到顺利开展。由此可见,苗期管理要点,将会是山杏容器育苗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整项技术应用质量水平的高低,与该措施应用的质量,存在紧密联系,需要对此予以高度关注。

结束语

由相应内容分析得知,展开山杏容器育苗技术的分析,对于山杏树种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实现,将会产生最为重要的意义,所以不得不注重此项技术的研究以及实践。上文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首先对山杏容器育苗的优点展开分析,其次仔细分析了山杏容器育苗技术的关键要点。相信随着种植技术人员不断研究以及实践,必定能够提升山杏种植的质量水平,从而真正在根本上发挥山杏容器育苗技术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杜建平.林业育苗现状与容器育苗技术的分析[J].种子科技,2022,40(12):100-102.

[2]于金鑫,张宏,潘泰臣.基于回归旋转分析的秦岭北坡华山松容器育苗基质配比和施肥技术[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41(01):109-116.

[3]安宝华.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0,10(09):174-175.

作者简介:刘秀疆(1973—),男,林业助理工程师,从事森林防火、林业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