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周小川

430723199103085830

摘要:我国有近千年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下去,在室内装饰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能够提高室内装饰设计的审美价值,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加深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关键词:室内装饰设计;传统文化元素;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建筑工程领域对其室内装饰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民更加追求设计风格、审美元素等方面的提升。我国的华夏文明渊源流传,在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丰富的文化元素,极具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为此,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相综合是可行的发展思路,两者相辅相成,以传统文化元素点缀建筑,以建筑结构展现文化内涵。

1传统文化元素概述

1)中国古建筑兼具庄重和优雅,是气质的重要展现途径。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以单座建筑形成庭院,进而基于庭院构成具有规模化特色的建筑群,逐步递进、层次分明,例如北京四合院便颇具代表性,此类建筑组群可营造出富有意境的生活场所,具有显著的现实价值。此外,我国的斗拱形式建筑体系也极具代表性,以木构架为基础,形成特定规格的斗拱,形态上具有层层叠加、秩序井然的特征,看似零碎的构件,实则却有整体的美感,并且斗拱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可将檐口的力均匀传递至柱子,建立起稳定可靠的受力传递路径,一方面维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将檐口加大以凸显出建筑的美学价值。2)中国古建筑的色彩搭配侧重于突显出原色装饰,在以往的色彩观念下,人们认为“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盛观也”,即便仅存在五色,但具有巧妙的组合方式,变换内涵丰富,极具品鉴价值,比如在我国传统服饰和年画中便体现得淋漓尽致。建筑的色彩以红黄为主,玻璃瓦屋顶的皇家建筑以红色墙壁为主,富有贵族气息,居民建筑则侧重于灰白的色彩调性,富有简朴气息。在中华民族色彩装饰方面通常还会采用到丰富的金色和银色,其对于营造强烈的民族色彩观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回顾我国传统的装饰艺术,不难发现其具有多重特性:一是表现形式,可以充分还原自然景物的色彩,并进一步展开联想;二是装饰性,即选取适宜的色彩进行搭配,以便烘托出特定的情感。

2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何种风格的设计,其均蕴含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也是基于某些特定的文化语境而产生,是某些审美观念、价值观的重要展现形式,甚至有时代性的特征,可以展现出当时的文化风貌,以便人们追根溯源,欣赏历史的画卷。任何室内空间设计均关联至某些特定时期的文化和生产力,彼此间相辅相成。设计形式源于自然文化,结合人类历史进程中探索的经验进行加工,升华内涵。传统文化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不容忽视,尽管现阶段的部分设计师具有前沿的设计理念,甚至扬言要完全摈弃传统的设计手法,但在实际工作中显然难以完全脱离传统而进行设计,从某种程度来看,即便是极度反感传统的设计师,其在设计时也依然需要将传统视为反面参照,以便完成自身理念下的设计工作。事实上,设计并非完全是个人主观的体现,其还受到显性传统(媒介、语言等)和隐性传统(思维方式、审美等)的双重影响。时代的发展为设计工作的开展创设了更多便捷的条件,现代设计师可享受到前辈不曾拥有的软硬件资源,设计出的作品能够释放出更强的时代气息。但作品手段的丰富并不意味着设计作品可以完全丧失内涵,作为设计师,仍需权衡各项与人类有关的因素,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做合理的搭配与协调,丰富作品的内涵。

3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3.1创新融合运用,赋予服饰设计多样性

受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等的综合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服饰已经突破基本的保暖、美观功能,上升到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儒家文化中就有“文质彬彬”思想,倡导服装装饰应该不偏不倚而归于中正,这仍然是中国现代社会正式社交场合服饰选取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装饰设计应该以“万变不离其宗”的态度对服饰设计进行创新,采用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道德规范、人们精神内涵相融合的方式,设计出多样化服饰。在中国文化软实力主动和被动提升的现实环境下,服饰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国家和民众形象,其设计更加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国内外服装设计创意、服装配件和饰品等相融合的方式,赋予服饰设计以多样化、重点化特征。近年来,汉服、故宫文创服饰等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受到国外人士的欢迎,正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服饰设计工艺融合较为成功的案例;中国传统服饰中经久不衰的“东北红绿大花布”先后登上国际著名时装秀,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服饰设计者应强化自身文化素养,阶段性地进修学习,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服饰中运用的历史渊源和变迁特点,提升创新能力,发掘刺绣、中国结、剪纸、拼布等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层内涵,将其与现代服饰恰当融合,提升服饰的整体品位,助力中国服饰逐步走向世界前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开辟更多路径。

3.2创新风格运用,赋予建筑设计人文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多种文化并存的趋势愈加明显,文化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筑设计以有形或者无形的形式渗透进人们的生产生活,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体验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事实上,建筑设计属于城市文化范畴,包含建筑设计思想,建筑规划设计传播、管理和制度等内容,共同形成城市文化模式。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应发掘传统文化的不同风格,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创新,将有温度、有底蕴的城市文化作为国家建筑的“国际名片”,以促使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建筑的显性特征得以传播。基于此,避免同质化是建筑设计者应注意的一大问题。在城镇化速度加快的背景下,不同城市建筑设计者应该发掘当地人文风俗、民俗、景观等深层文化内涵,制定发展规划,明确本地建筑风格,充分利用本地传统文化优势,赋予建筑别具一格的形象。例如,西安、洛阳、太原等城市可以发掘自身作为朝代都城的文化内涵,在保留部分老建筑的基础上,在城市地标建筑上绘制对应朝代的壁画,还原部分历史情境,营造本地人文环境;青岛、成都等新一线城市可以创新设计中西风格相融合的建筑,彰显城市活力;上海等一线城市可以对徽派建筑风格和苏州园林风格等进行创新,使得现代化与复古派融为一体。可见,建筑设计的创新既要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要融合时代特色,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结束语

室内装饰设计的思路颇多,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是其中重要的思路,也是文化自信的展现形式。想要在室内装饰设计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师需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元素,对其形成正确的认识,以便根据室内设计情况合理搭配元素,营造兼具审美、文化内涵多重特性的建筑室内空间。并且,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室内装饰设计中是一项高度专业的工作,作为设计人员,在提升设计专业水平的同时还需积极学习传统文化,以便更为合理地应用传统文化元素,使其“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杨芳.现代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J].新材料·新装饰,2020,19(8):106-107.

[2]李莎,欧阳健舒.论室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J].科教文汇,2020,15(32):27-28.

[3]李阳.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文化产业,2021,14(16):71-72.

[4]肖丹.民宿室内设计中的中国装饰图案研究[J].四川建材,2019,45(9):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