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试论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杨东霞,方原

河南工大设计研究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1

摘要:在城市化进展与国民经济水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步上升的趋势下,生态建筑观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中愈来愈重要。现阶段,随着我国人口基数的日益扩大,城市化进程的日趋加快,我国的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生态环境的不平衡,势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尤其体现在建筑领域。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物在有效使用寿命内,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就需要积极发展整体生态建筑的观念,从而在建筑设计中体现生态理念,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发展,促进生态建筑更加符合生态价值观念。

关键词:生态建筑观;建筑设计;绿色建筑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必须彻底贯彻生态建设理念,使生态建设成为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内容。不同社会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积极响应生态建设的基本理念,遵循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产生的影响下,建筑工程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与方式,科学合理地引入现代节能技术,进一步降低工程材料和能源消耗,充分体现生态建筑的理念,确保其能实现更加优质的建设效果。

一、生态建筑观的价值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应用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传统的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冲击力,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还可以为建筑行业创建一个新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我国经济健康成长。生态建筑设计与传统的建筑设计不同,生态建筑设计主要是从建筑的内部空间入手,优化传统的建筑设计水平,使建筑整体质量符合绿色标准,给人们带来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生态建筑设计不但能够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率,还能够降低建筑成本,减少有限资源的消耗,让建筑逐渐达到零污染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底,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生态建筑观,保护环境,为人们创建美好家园,使生态建筑观的社会价值和生存价值完美地体现出来,促进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让人、自然、建筑和平稳定发展,把生态资源与人文特点连接在一起,改变建筑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结合现代建筑设计情况来看,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影响,很多建筑行业为了在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建筑设计中会耗费大量的建筑材料。为了使建筑整体看起来更加美观,占地面积更广,从而忽略了建筑对周边土地和环境的破坏,所以,为了控制这种破坏性,生态建筑设计方法应运而生,它能够提升建筑设计的综合能力,使建筑资源科学的应用,保证我国未来建筑行业在科学技术的加持下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应用

1、合理进行规划选址。在进行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观这一理念,首先,合理进行规划选址作为关键性的工作,需要严格合理地遵循生态建筑观理念,从而为了实现周边环境和建筑设计相统一。在进行规划选址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实际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进行分析,实时监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然后制定出合理的建筑设计施工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建筑施工的科学合理性,同时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还可以考虑讲自然元素融入到设计中来,从而对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突出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理念的应用,为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统一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2、选择绿色节能材料。在进行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观这一理念,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选择绿色环保的节能建筑材料,这对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性能具有很大帮助。在进行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为了突出生态建筑观的理念,设计人员需要扩大绿色节能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范围,比如混凝土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的使用量非常大,因此,为了有效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施工人员可以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按照材料配合比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需要确保材料配比的科学合理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展现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理念的应用效果。在选择建筑门窗材料时,需要选择保温性能较强的门窗材料,比如可以选择塑钢门窗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少室内和室外的热量交换,减少能源的消耗,确保建筑物在冬天供暖方面能源的消耗,同时为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可以设置雨水收集器,对雨水进行收集和有效处理,将收集到的雨水经过处理后可以进行绿化带浇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从而更充分地体现出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观理念。

3、设计空间结构体系。在进行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观这一理念,对建筑物的空间结构体系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并且需要融入生态建筑观理念,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生态性。在传统的空间结构体系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的是建筑结构稳定性因素,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发展,需要在设计建筑物空间结构体系的过程中,加强对生态建筑观理念的应用,加强对能源消耗、气候条件等因素重视程度。比如在空间结构体系设计的采光方面,为了减少对电能资源的消耗,可以采用南北朝向的房屋设计结构,这种设计结构能够加强对自然光的利用,具有非常良好的采光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物的外部结构会对采光效果产生一定影响,部分墙体会遮挡建筑物的光源,因此要加强对采光设计环节的重视。 在设计空间结构体系中,不但要考虑能源消耗因素,还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根据当地的盛行风向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通风性,同时也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提高了建筑物的舒适程度,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4、有效利用自然植被。在进行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观这一理念,可以对周围环境的自然植被进行有效利用,不但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视觉审美,而且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舒适环境。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大地域广,涉及到的温带气候类型比较多,植物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因此在进行自然植被的有效利用中,需要根据当地实际的气候特点进行建筑设计,选择出符合当地气候特点的自然植被,在进行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有效利用自然植被的同时,需要保护现有的植被条件,在生态建筑观出现以前,进行施工作业时都会将原有的植被摧毁后再进行绿色设计,对自然植被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提高我国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严格遵守生态建筑观的绿化设计原则要求,在进行施工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施工现场原有的植被条件,然后有规划地进行生态建筑设计。

总而言之,整体生态建筑观已经成为目前建筑领域推行的绿色理念之一。通过建立整体生态建筑观,从而使得建筑物的发展日益趋近生态化,也更适应于社会的发展,对于减轻我国环境压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基于整体生态建筑观来进行不同类型建筑物的建造工作,进而帮助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找到最适合的生态模式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大量采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改善建筑建设技术,维护人类共同的家园,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何桥 , 李霏飞 . 整体生态建筑观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分析 [J].现代建筑 ,2018(2):120-123.

[2] 刘阳冉 , 李小帅 . 生态建筑设计中整体生态建筑观的应用分析 [J]. 现代建筑 ,2019(16): 119-120.

[3] 丁新海, 高华林, 于永伟. 整体生态建筑观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探索 [J]. 国土绿化 , 2017(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