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对环境保护管理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浅谈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对环境保护管理的意义

温坚

44182719820319431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生存活动更加频繁,这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皮坏,主要体现在水资源、土地、生物资源以及气候四方面。需要注重环境监测技术的使用,采用全面监测的方式,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应对生态系统中存在的污染隐患,提高对污染问题的防范效果。环境污染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往往前期表现不够明显,若不能及时发现污染来源,将造成污染的进一步扩散,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合理应用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环境保护;意义

引言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是环境保护管理前要完成的基本工作,由工作人员采集与获取本地区环境污染数据,使用先进技术与监测仪器测量环境中污染物含量,明确污染物浓度、分布状态、污染物危害性等。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属于分析、监测措施,可以依据收集的数据评估环境情况,再制定合理管理措施划分污染物程度,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方案,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基本数据。

1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对环境保护管理的意义

1.1预防各类突发性的生态环境污染事件

在各地市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突发性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为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带来较为沉重的打击,同时也会为相关的监控处理带来较大的困难。在未能及时予以处理和应对的情况下,不仅会危及生态环境本身,还会严重威胁到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状态。而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可以发挥较为可观的支撑性作用,帮助当地环保部门在突发性生态环境污染事件实际发生之前做足准备,奠定相对坚实的必要性基础,将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1.2发展经济,维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各个有关部门的职责,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与义务。很多人对环保工作的关注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有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损害了环境;污水直接排放,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加强对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强化对企业的监管,有利于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1.3提供可靠监测数据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工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要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开展治理和抢救工作,又要对未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开展防护工作。信息的收集是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第一步,只有拥有详尽的、全面的参考数据,才能够明确环保工作开展的方向。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能够对大气、土壤、水等环境进行监测,收获真实的、一手的数据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汇总分析,可以了解到某一地区或者整体的环境发展情况,判断环境污染的种类、程度。此外,环境监测所得到的数据还能够形成数据库,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动态分析对比,能够更加直观地对环境污染进行定论,帮助相关部门高效追溯源头,在明确环境保护工作方向的基础上,还能够对具体治理思路发挥启发作用。比如,在治理空气污染时,就可以实地进行环境监测,包括对空气中污染物水平的测定,统计污染区内的汽车出行量,计算出尾气排放量,将这些数据收集起来,展开专业分析,转化为可视化的模型,让治理措施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1.4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预警,维持生态保护成果

通过环境监测还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预警作用,由于环境污染的传播速度较快,传播范围广,并且会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提前判断环境污染状况至关重要,对环境保护作出预警,有效防止环境污染进一步扩大,及时控制环境污染的破坏范围。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对环境污染的趋势做出预测,从而防患于未然,提前制定有效措施。环境监测还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掌握环境污染的种类和特点,以及环境污染的范围,有利于环境保护措施的高效实行。环境监测还可以维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果,对生态环境保护成果作出监测,在环境监测的控制下,能够对环境保护成果进行实时监测,当某一地区实施建设项目时,环境监测可以对项目施工区域的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当污染物排放超标时,可以及时确定污染源和污染原因,对该区域的环境作出评价。我国制定了多种环境监测制度和环境保护标准,在这些制度的支持下,环境保护工作才能设立开展,各个建设项目才能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标准开展施工,所以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的各项成果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5打击各种生态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

部分需要进行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对于经济效益更为看重,或是并不重视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或是在并未取得排放许可前提下私自进行污染物排放,在实质层面做出了生态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威胁。而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可以切实地为环保部门提供准确的生态环境状态相关信息数据,进而有效体现企业实际的污染物排放状况,为环保部门从严打击生态环境违法污染物排放行为奠定较为坚实的必要性基础。

2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类型

2.1 3S技术

环境保护管理中使用较多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为3S,该技术结合地理信息(GIS)、遥感(RS)、全球定位(GPS)技术构成综合性高的环境监测控制技术,其优势体现在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等方面,能充分利用环境数据,精准地识别有关环境监测的各类信息,同时可以对采集的数据迅速处理,使得数据量化速度显著提升。环境保护管理时采用3S技术对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土壤环境监测,依据该数据评估某地区生态环境,为环境保护管理提供准确性较高的数据。

2.2自动监测技术

生态环境应采用自动监测的方式,对污染物实施在线检测手段,便于在污染监测效果上进行调控,提高对生态环境信息的预测效果。自动监测技术综合运用传感器、计算机、5G网络等多种技术,在监测技术上构建完整的系统,实现对监测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如空气污染物监测过程中,需要用到气体分析仪、采样系统、数据管理、图表生成等,将不同系统组成部分进行协调配合,保证对污染物的监测效果。自动监测技术注重生态环境污染数据的采集与整理,既要获取全面的污染数据信息,又要实现数据信息的汇总,发挥出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的作用。自动监测技术提前对监测点位进行布置,围绕污染来源布置监测点,使设备具有良好的监测效率,实现对环境监测数据的综合判断,提高自动监测技术对污染异常的响应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对环境进行监测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环境监测可以对大气、水质、土壤和噪声等进行有效的监测,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预警功能。政府要加大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大执法力度和质量监督,相关检测机构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加强环境监测技术设备的创新。从而全面提高监测质量,完善网络监测系统,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健全环境监测制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季凌宇.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14):37-39.

[2]袁显龙,郭瑶.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1):56.

[3]薛俊.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4):61-62+65.

[4]王谦.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