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安全文化与煤矿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浅析煤矿安全文化与煤矿安全管理

朱金西

63222419780127121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煤矿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煤矿管理工作中,必须强化人员的安全思想培育,并重点强调自主安全意识,同时,还应当明确提出安全管理的目标及出发点等,从而形成足够良好的安全文化,进一步推动煤矿安全环境的构建,促使煤矿行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煤矿安全文化与煤矿安全管理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安全文化;安全管理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需要在特殊地生产环境下面临更多的安全生产问题。而在实际工作中,煤矿安全管理策略的构建则是以安全文化为核心进行展开。因此,必须采取基于安全文化的煤矿安全管理措施来对其进行管控,以保障煤矿的安全持续生产。

1煤矿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的关系

1.1安全管理效能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必须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其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制定完整的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强大的安全文化及进行高度的安全技术参与。目的是激发全员安全管理的创造性,提高安全措施实施的效率,以实现最低的安全投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效益。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煤矿企业必须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制订安全管理措施;其二,应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保证煤矿企业安全顺利实现生产目标,增强员工安全风险意识,增强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员工行为的安全性。总的来说,企业安全管理就是通过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确保企业安全管理措施真正实现安全价值,从而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1.2煤矿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

安全文化是组织在长期发展中不断积累而成的,深刻影响着员工和组织的安全观念。因此,优秀的安全文化可以提高员工参与性,激发员工潜能,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在煤矿的生产组织网络中,无论是基层员工还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都有着各自的安全行为,他们都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参与者。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就是要鼓励煤矿的所有成员,包括基层员工,学习质量安全知识,将安全理念应用于实践中。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贯彻执行员工安全管理办法,降低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概率,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煤矿安全文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2.1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到煤矿,首先要安全发展,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煤矿发展,必须建立在合理利用人才资源、不断改善矿井安全生产状况的基础上,不能以损坏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努力构建本质安全型煤矿,推动煤矿企业实现安全发展。

2.2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人、社会和自然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为手段,逐步改善人们的安全保障和职业安全健康状况,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改善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走一条安全高效、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3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个企业如果事故不断,不可能有长久地效益和竞争力,职工也不会有安全健康,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家庭就不能安康幸福。只有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了,生产力的发展才会有基本保障,矿区社会才能安全和谐。所以,煤矿企业建设和谐矿区,必须以安全发展作指导,以对职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安全生产,这是践行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和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3加强煤矿安全文化的培育

3.1强制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让员工掌握煤矿企业岗位安全操作规范、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隐患的预防,灌输安全生产意识,让员工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来接受安全宣传教育。煤矿企业要定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逐步让“安全”的重要性扎根员工心底,不断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效果评估是对宣传教育的评价,是检验效果好坏的基本方法。往往开始的培训都是强制性的,在强制过程中让员工逐步认识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宣传教育完成后,最好可以采取笔试或口述对答等手段来检验其效果,同时也能根据员工的反应适时调整宣传教育方式。

3.2加强风险防范理念的确立

矿区作业最重要的就是应该明确“安全作业”的观念,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除了要求矿井负责人及工人能在作业过程中时刻把握安全作业流程,规范自己的作业行为,最重要的还必须确立风险防范的安全管理理念,即要求矿井负责人能时刻对矿井作业过程可能出现或已出现的各类风险进行清晰判断,且要明确各类风险的危险性,在与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就风险的危害性进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做出正确决策。要求负责人必须具备能准确识别和预判各类矿井作业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加强自身风险防范理念的确立。

4煤矿安全管理措施

4.1培养自主安全责任意识

为了实现对工程项目安全问题的科学规范与调整,落实基于安全文化的煤矿安全管理措施,就要在进行安全体系建设的同时,对矿区员工的自主安全责任意识进行培养,从而使其能够针对工程项目中的具体问题,自觉检查与发现工程项目的安全问题并及时进行上报,以保障煤矿工程项目的安全展开。为此,就应从多个内容以及多个方向进行安全责任意识的整体推进与培养,保障煤矿安全体系与煤矿安全管理内容的落实效果。而在此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对矿区员工安全责任意识的引导,同时结合技术指导使其能够辨识煤矿工程中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危险源,讲解不遵守操作规范进行施工的危险性。此外,组织基层员工以及各层管理干部学习与分析容易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让员工能够认识到遵循煤矿安全管理规章的重要性,实现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塑造,并加强与完善员工的自主安全责任意识,使其积极配合企业展开煤矿安全管理的相关策略。

4.2建立健全煤矿安全培训体系

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并落实到位,从而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通过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等方式来确保煤矿安全培训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在开展煤矿安全培训时可以利用电视媒体以及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向广大职工群众进行宣传报道,使其充分了解到煤矿安全培训的重要作用及必要性,进而主动参与到煤矿安全培训中来,以便于更好地掌握最新的知识内容。

4.3安全文化环境的打造。

安全文化环境与安全文化氛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安全文化环境主要在于通过打造出群体式的安全生产环境来满足企业对于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需求,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基于安全现场的生产管理。安全现场作为安全事故防范的重点场所,是安全教育的重点区域,从人为操作到设备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现场的安全,因此要对安全现场形成系统的生产管理。其次,定期检查设备问题,提高工作舒适度,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让员工形成对于安全的自然感受,全神贯注地进入工作状态,有效减少安全问题的出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时,需要强化安全思想的树立,并对安全管理的目标及出发点进行明确,还要以安全考评制度为前提,进而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这有利于未来煤矿生产中安全环境的建设,不断加强和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调动他们积极参与生产,保证生产安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康士军.煤矿安全文化与安全绩效的关系[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2(15):116-118.

[2]郭晓辉.安全文化视角下的煤矿安全事故预防研究[J].矿业装备,2022(01):102-103.

[3]卜素,才艺姗.安全文化视角下的煤炭企业安全理念的提升与完善[J].煤矿安全,2021,52(05):26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