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沈婷婷

河间市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河北省 062450

摘要: 新生儿护理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应当时刻保证安全,避免发生不良事件。然而,由于护理人员、患者和医疗设备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能会对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本篇文章将针对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类型以及防范措施进行系统性分析和探讨,以期提高新生儿护理的安全性,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1引言

新生儿是家庭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繁荣稳定。然而,由于生命力脆弱、免疫系统尚未发育、生理机能不完善、储备不足等原因,新生儿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各种不良影响。为了保证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新生儿护理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虽然有着大量的安全措施和规定,但是仍然难以完全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如何识别和防范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成为了医院护士、家庭保育员、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需要面对的挑战。本文将探讨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类型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为新生儿护理提供有益的经验和知识。

2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

2.1对新生儿的认知不足,存在误区或谣言

在新生儿护理中,往往存在着普遍的误解和谣言,如抱婴不得用力、洗澡要用沙发油等,这些错误的认识有可能导致实际操作中产生安全隐患。

2.2医疗机构的资源不足、人员培训不足

由于医疗机构的差异,有些机构可能面临资源不足等问题,导致新生儿护理中某些操作的安全性无法保证。此外,新生儿护理人员的培训、技能和经验也可能存在差异,会影响实际操作效果。

2.3家庭护理知识短缺,存在诸多问题

家庭护理知识对新生儿护理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家长或家庭保育员对新生儿护理存在一定的欠缺或误解,可能导致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出现隐患。

3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的类型

3.1感染性问题

感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其主要包括母婴传播感染和医院内感染两种类型。母婴传播感染是指新生儿在出生过程中或在与母亲的随访过程中感染上以往没有接触过的气道、肠道和皮肤病菌,其中包括了链球菌、床单肺炎钩端螺旋体、副鼻炎毒素等。医院内感染是指新生儿在医院内因床位环境、医护人员等因素感染上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危险的感染源。这两种感染都需要及时发现和正确应对,以减少住院时间和病情严重的概率。

3.2营养与喂养问题

乳房炎、低血糖、喂养不当等所有影响孩子健康的因素被汇总到营养与喂养问题中。在护理新生儿时,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母乳喂养,并监控乳房和奶嘴的干净程度。奶嘴应当及时清洗和消毒,避免细菌滋生。在孩子采用配方食品时,同样要注意金属勺子是否干净等细节问题;此外,早产儿或贫血恶性贫血的新生儿,容易因过少奶量等营养失衡而出现低血糖。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测血糖水平,以保证新生儿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并指导家长改善喂养方式。

3.3生理问题

新生儿由于生理机能不完善,容易出现黄疸、呼吸窘迫、窒息等问题。对于黄疸问题,主要是要及时观察孩子的皮肤和黄疸水平,确认伴随症状是轻微的还是严重的,并针对性地给予处理。对于呼吸窘迫和窒息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尽快解决孩子的呼吸困难问题,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以及其他紧急处理。

3.4其他方面问题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安全隐患外,新生儿护理还可能出现其他类型的安全隐患,如缺氧、对称性体温不对称、突然婴儿死亡综合征等。这些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和及时有效处理。

4护理安全隐患防范的对策

4.1加强质量管理

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是保证新生儿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本中心之目的在于建立相应之护理团队,并藉由各科室之护士长、护士长、护士长及护士长等,建立相应之护理团队。通过团队成员对每个人的工作岗位进行周检,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坚持实施护理不良事件汇报制度,及时汇报护理中的问题,以便迅速得到指导对策和建议。科室每月都要对其安全隐患和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并对此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要积极鼓励护士主动报告异常事件,便于医院及时发现原因,及时处理,减少危险因素。

4.2加强安全教育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一些护士会和晨会,对她们进行有关护理安全的教育,列举一些有关的案例,并在这些案例的基础上,进行经验的总结,汲取教训。引导护士学习法律,成为一个懂法的人,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和患儿安全。在护理领域中,病人安全文化一般是指护士与病人具有相同的价值和标准。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个人的认识与态度,小组与领导者的态度所决定的。而较好的护理安全性则是保证护理质量,对护理事故进行辨识与防范的重要方法。

4.3加强环境管理

根据相应的标准,合理地布置和分配病房。比如对已感染或未感染的儿童进行隔离,在隔离前要做好通风、消毒等工作。注意护理人员的手部卫生。要及时的做好消毒工作,要在走廊上做好防滑措施,要对病床做好加固。叮嘱家长,不要让孩子玩手机,电脑,减少噪音,光线,电子等的污染。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有利于儿童的恢复。

5结论

新生儿是生命脆弱的个体,其生理结构和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到外界环境和护理不当的影响,造成安全隐患。在新生儿护理中,需要按照新生儿护理管理方法来进行,与此同时,新生儿护理人员也应该做好相应的安全规范,将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因素排除,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各项规章制度加以落实和执行,对于新生儿的病房应该加强管理及时做好消毒和通风等工作。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和管理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患儿作为中心,将其生命放在首要的位置,给患儿提供一个安全、满意、舒心的优质服务。

本文针对新生儿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家长和医护人员应该认真对待新生儿护理中的问题,尽一切可能保护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朱广花.产科病房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心理月刊,2020,15(14):46+48.DOI:10.19738/j.cnki.psy.2020.14.026.

[2]杨燕.产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1):147-148.DOI:10.16484/j.cnki.issn2095-8803.2019.11.095.

[3]朱晓瑜,雷天霞.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7):226.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17.165.

[4]吴娟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7):129.

[5]朱丹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355.

[6]王李玲,刘祥梅.产科病房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08):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