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中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王诗菊

邗江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扬州  2251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工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而初步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已经成为工科学生的必备素质,对其未来学习和就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中职学校为非电类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承担了向学生介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奠定专业基础的重任。同时,作为一门必修课,它对学生后续相关专业课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动手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希望为该课程的后续改革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现状;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引言

在当前我国中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中职生的综合素养与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要求。而《电工电子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结合岗位需要,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浅谈一下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

1《电工电子基础》教学的现状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长期以来都采取以课本为主,板书教学的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接受填鸭式教学,缺少对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表现出热情不足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很多理论课程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主体效果,教学效果不佳。因此《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将一些新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融入进来,才能真正培养创新型人才。

2中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2.1设计合理的课堂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普通的课堂模式往往不能吸引学生。我们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过程导向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借助了多种信息化手段,高效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计强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有助于教学效果最优化和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的改变。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学习通、智慧树、QQ、微信等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分享网络科技新闻事件,熟悉相关产业前沿趋势,结合课上所学知识点对课程进行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2教学模式灵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具有内容多、知识点联系密切、系统性强、课时少等特点,教学工作开展得比较困难。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不足。“互联网+”所带来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让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满足学生课堂以外的学习需求。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时间不再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实现随时随地教学,解决了原有教学模式中课时少且内容繁多的问题。比如通过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自己的课程教学网站,在上课前将教学案例和所提问题在网上列出,让学生随时进入网络课程学习系统进行预习,并主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观看教学视频,学习课程相关知识,尝试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课程网站中,通过教学平台或微信、QQ等建立网上答疑系统,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直接通过答疑系统提交给教师。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就可以用一部分时间对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另一部分时间用于对学生在网络上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课后教师通过网上答疑系统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并完成问题讨论、学习测试、作业提交等教学任务。这种基于“互联网+”,以线下课堂教学为基础,线上交流深度融合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线下线上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既重视教育过程,又重视自主学习,突破了课堂的时空限制,实现了从教室内向教室外的拓展。在人才培养上则更注重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的培养。

2.3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结合这个特点,对人才培养方法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动起来,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因此,需要对《电工电子基础》的课程进行整合,加入实践环节,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通过实践来理解理论知识,这样在理解知识方面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环节中,通常是教师将一些实验的步骤告诉学生,在实验设计方面也缺少新意,这样的实践教学环节多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教师在设计实验项目时,要充分结合学情、教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帮助学生开发创新性思维。教师可以边理论边实践,学生进行实验项目的时候,如果有碰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实验场所现场进行引导,真正让学生达到学中做、做中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要充足的时间与设备进行实验,实验完成后必须进行适当地评价,制定好评价指标,让学生互评,在互评的过程中互相学习,最后教师进行评价,做到人人过关。

2.4赛课结合,以赛促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将专业学科竞赛融入课程中,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科竞赛。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将涉及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为冲击省技能大赛做好储备。预赛做三级进阶准备,班级赛、专业赛、校级赛,将省赛题目进行分解,按层次分别进行三级比赛,比赛给出相应的奖励措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在比赛中学好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比赛项目,让所有的专业学生参与进来。为了完成比赛项目,学生以小组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任务分解,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查找相关材料,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学习,共同制定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决策,共同实施方案,共同解决问题,达到赛课结合,以赛促学的目的。

结束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加强认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思想认识。教师的观念、爱国主义精神和教师的专业素质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理解为思想政治课,而是面对具体课程具体教学对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探讨具体方法进行改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权玲,宋小勇,杨阳.“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196-197.

[2]郑文斌,尹洪涛,刘冰,等.电类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融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55):107-110.

[3]林勇,张慧敏.以竞赛为载体的高职电类教学专业改革探讨[J].科技资讯,2020(7):71-72.

[4]郭明良,赵岩,王朋.电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河南教育,2018(11):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