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邹馨洁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中医医院  313300

【摘要】目的:旨在分析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在护理过程中使用早期康复路径的早期康复可行性。方法:将2020/11-2022/11期间治疗的11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5例与使用早期康复路径的实验组55例。评价护理前后患者治疗效果、吞咽障碍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治疗时配合早期康复路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可切实提高患者吞咽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目前康复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中缺铁性脑卒中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脑卒中疾病。老年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是非常常见的,为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可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康复上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后,患者依旧会存在吞咽障碍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对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时,主要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为主。早期康复路径主要是根据制作早期康复路径表,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有效的护理[1]。本文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使用早期康复路径的价值作如下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11-2022/11期间治疗的11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5例与使用早期康复路径的实验组55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实验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77.8±6.8)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74.4±6.7)岁。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全部入选病例均进行了CT检测和腹部彩超后符合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经专家组确定后全部入选为此次试验研究对象,但按照排除准则,存在语言沟通障碍、重要脏器病变的患者均不能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但全部入围的病例均经患者本人以及亲属认可后入选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两组患者临床材料比较误差并不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方法:

(1)健康知识的普及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关于缺铁性脑卒中的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普及,让患者和家属能够了解到疾病的严重性;同时让患者家属能够了解到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巧,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的护理工作,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

(2)监测患者的病情

   护理人员要严格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定时的监测,并对患者体温、血压、心率等的情况做好记录,同时要加强患有合并疾病的患者的健康监测,避免因并发症而导致患者疾病加重的情况发生;

(3)心理护理

   由于病情的影响,患者常处于焦虑、紧张、担忧等的状态下,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了解,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表示理解,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并采用温和的语言舒缓患者不良的情绪,排遣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同时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

1.2.2 早期康复护理

实验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1)肌肉康复训练

    不需要大量使用食物,只根据功能障碍进行,适合于所有的吞咽功能障碍,特别是中轻重患者。包含头颈松弛、口唇紧闭锻炼、舌头的各方位锻炼、颜脸锻炼和下颌运动等,以及通过抿口、撅咀、伸舌、鼓腮和嚼食等锻炼,以提高吞咽和构音等脏器的血流循环系统,并提高对咽部肌体的灵敏度和协调[2]

(2)经口食物护理

   通过语言能力的锻炼形成了一定吞咽能力之后,可以使用食物并应用体位、食品性状等补偿方法,实施摄食保护。

(3)吞咽姿势的改善

   主要涉及躯体与头颅相对位置的改变,而利用二者的变化就可以改善吞咽障碍。它使食物更不易从嘴里漏出,也便于将饭团由舌根运送。头部位置改变可促使咽部及梨状窝的残余物排除,从而增加了呼吸管保护的功能[3]

(4)喂养法

  以有柄、边沿敦厚且容积约5ml~10ml的小匙喂养,同时将食物置于健侧舌头后部及颊部。进餐速率不要太快,上一个吞咽完毕后再进下一个,避免次食重复进行。

1.3 观察指标

 1.3.1治疗有效率

  痊愈:吞咽功能≥9分;显效:吞咽能力提升6~8分;高效:吞咽能力提升3~5分;失败:吞咽能力1~2分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1.3.2 吞咽障碍评分

  治疗前后,根据日本才人藤氏所发明的吞咽障碍七级评估方法对病人实施了吞咽障碍评估,得分越高,患者吞咽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评分用(士s),借助SPSS 26.0分析中的t检验得到P<0.05,代表有差异。

2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55

19(34.55)

20 (36.35)

11 (20.00)

5 (9.09)

90.90

观察组

55

25 (45.45)

20 (36.35)

6 (10.90)

4 (7.27)

92.72

P

P<0.05

2.2 吞咽障碍治疗情况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评分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障碍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55

2.11±0.52

4.61±1.22

观察组

55

2.08±0.53

6.11±0.89

P

0.235

0.001

3讨论

  脑卒中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主要发病部位为大脑,人体的大脑是控制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的主要部位[4]。脑卒中后对吞咽功能的恢复治疗相较于卒中或早期进行的溶栓治疗保护患者的时窗更长,有报告脑卒中后三年内吞咽功能仍有小部分患者逐渐康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崭新领域[5]

    在本次康复治疗方案中,通过给予早期康复治疗,给予患者饮食指导,进而纠正患者饮食方法;再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进而对肌群进行锻炼,避免肌肉萎缩的情况出现,起到提高患者吞咽反射的灵活性,降低误吸、肺炎的发生[6]。同时在吞咽机能失调的患者中,针对口咽分泌物过多的病人,应用抗胆碱能药控制口咽分泌物,以避免误吸、咳嗽等,但因过量的口水减少会造成口水又黏又稠,成连续不断的且不易清除[7]

    综上所述,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时为患者提供早期康复路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吞咽障碍的情况、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机体各项功能的恢复,因此早期康复路径护理模式可在康复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雪玲.综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8):66-68.

[2] 刘卫兵,梁锐,帅记焱,唐尤佳,方富,谢欣.综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卒中患者术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17):141-144.

[3] 张会,王海合,赵迪.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知训练治疗[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8):50-52.

[4] 阿布力孜·吾甫尔,何江红.浅析针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0(5):71-71.

[5] 钟东梅.脑卒中中医康复治疗的研究概况[J].蛇志,2017,29(3):384-386.

[6] 顾丽芳.进食姿势指导结合行为管理用于老年吞咽困难患者的治疗及预防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22,29(12):88-89.

[7] 黄军军,曹嫦娥,张雷,张立新.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21,38(4):56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