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财务造假与审计风险管控措施阐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IPO财务造假与审计风险管控措施阐述

金媚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湖南分所

摘要:部分企业为了成功上市,选择对财务会计信息造假,这种现象容易对投资者造成误导,扰乱证券市场正常秩序,严重危害投资者、股东的合法权益。因此,需要加大审计力度,强化审计风险管控效果,保障IPO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文章主要对IPO财务造假的手段、动因、危害等进行分析,并重点探究了审计风险管控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IPO审计效果,强化风险管控能力,保障IPO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推动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IPO 财务造假 审计风险 管控措施

IPO财务造假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金融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需要对财务造假现象进行严格监管和严肃处理,加大审计风险管控力度,加大政府监管职能,维护正常的证券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IPO财务造假手段、动因及危害

当前IPO财务造假手段有:(1)虚增收入,其中主要包含虚构客户、虚构合同、自我交易、违规担保回笼贷款、虚增合同销售单价、提前确认收入;(2)虚增资产,其中包含虚增应收账款、预付账款;虚增存货;虚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少计提各项增值准备、虚增银行贷款等。(3)虚减成本、费用和负债,其中包含少计、少结转成本;迁移或后推成本费用期间、虚减费用、通过关联方实现自由资产体外循坏、挪用资产等手段【1】

IPO财务造假动因体现为:(1)IPO门槛较高,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需要达到相应的门槛,即保障近三年的经营成果真实可靠,确保连续盈利,并具备较高的可持续经营能力。为了成功上市,部分企业造假财务数据,粉饰财务报表,并把企业利润做到最大化,且造假成本较低。(2)利益驱使,上市可以为企业带来大量的资金,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这一现象为企业财务造假提供了驱动力。此外,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出现很多漏洞,加大了企业财务报表造假可能性。(3)造假成本低,当前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对企业财务造假的处罚较轻,助长了财务报表造假之势;我国对发行人的处罚力度较低,导致违法成本较低,部分企业为了追求上市带来了巨大利益,选择铤而走险。

IPO财务造假主要是企业利用不真实的财务报表,向社会公开虚假的会计信息,IPO财务造假的危害性体现为:(1)对企业的危害。虚假的会计信息难以对上市企业的真实情况进行客观反映,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战略规划与预定轨道偏离,难以保障企业决策的可行新与可靠性,不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自身在经营管理中的问题,甚至导致企业进入恶性循环,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监管部门的严肃护法,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经营;(2)对投资者的危害,企业向社会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获得企业信息的唯一渠道,一旦出现虚假财务信息,会导致投资者信息不对称,受到虚假财务信息的蒙蔽,加大了投资风险,造成严重的损失。(3)对机构的影响,在企业财务造价中,券商、会计师、律师等都参与其中,当被发现时,会受到法律的严肃处罚,如巨额赔款,失去从业资格等。(4)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软乱证券市场秩序,毁坏证券市场信誉和形象,危害股东合法权益,导致投资设失去投资热情,因此也加大了企业上市融资难度,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难以发挥证券市场优化资产配置、反应国民经济状态的功能作用。

二、IPO审计风险分析

(一)审计主体风险

企业IPO项目审计主要是企业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内容较为繁琐复杂,且上市前需要对企业各种方案进行筛选和调整,导致IPO审核周期较长,加大了审核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在IPO项目审核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其工作事项繁杂,时间紧工作量大,压力大的工作状态加大了会计师因疏忽或未能全面认识并发掘公司的风险而导致的审计风险的可能性。另当前IPO项目审核过于关注效益,部分项目组忽视内部审计质量,加大了IPO项目审计风险。

(二)审计客体风险

当前,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财务制度漏洞较大,容易引起企业财务报告漏报、错报现象,导致企业财务状况的审计和评估结果不准确,严重阻碍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上市可以筹集更多资本,在巨大诱惑下部分企业采取不正当方式上市,加大了IPO审核风险【2】

(三)内部审计风险

会计失误是影响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其中引起会计失误的原因有:财务人员素质及能力不够,态度不正确,企业自身存在违法违规现象,企业受到行业、内部制度的干扰,再加上企业经营方法、技术不正确等,这种情况会导致内部审计部门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导致内部审计结论客观性和真实性不足。企业内部环境是引起内部审计问题的重要因素,即审计思想落后,审计人员职业素养较差,审计方法缺乏创新,在审计过程中不注重会计内容,内审工作执行不到位,严重降低了审计报告质量,加大了审计风险。

(四)外部审计风险

(1)现代化企业管理发展中,企业内部管理对审计工作的依赖性增加,加大了审计工作中的问题发生几率;(2)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内部审计主体缺乏创新积极性,严重降低了审计质量,不利于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防控;(3)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连贯性的准则体系,难以为审计人员提供统一准则,加大了审计风险。

三、IPO审计风险管控措施

(一)完善内部监管体系

企业领导需要对IPO的价值作用进行正确认识,并建立健全内部监管 体系,有效发挥监事会的职权责任,避免股权过度集中,同时需要对管理层、董事会、监事会等部门进行科学划分,明确各个部门的权责,构建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内部组织架构;要明确企业战略目标,树立长远发展目标;要优化人力资源,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完善监督体系,提高财会岗位招聘要求,对财会、内控岗位进行严厉的考核机制,强化其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并实施科学的激励机制,强化责任意识;要完善风险管控体系,设置风险管理部门,实现风险评估工作的动态控制;要保持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独立性,保障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客观性,避免出现财务造假现象。

(二)优化法律制度环境

要对现行的股票发行审核机制进行调整和完善,积极改革新股发行制度,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控制架构,避免在审核过程中过于重视企业资本;完善法律监督制度环境,对上市企业进行全方位监管,确保提交的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要强化公众媒体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完善外部监督机制,拓展反馈渠道,鼓励公众群体举报上市企业的违规行为;投资者需要对上市按企业披露的咨询进行研究和总结,学习风险防范知识,了解风险特征,提升投资风险识别能力,并发挥自身监督角色,促进证券市场的有序健康诚信发展【3】

(三)提高从业人员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进行严格监管,保障审计流程的规范性执行,保障审计全过程的独立性,强化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需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在审计过程中保持职业谨慎,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和客观性,避免出现违规操作。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严格选拔,确保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素质和丰富的经验;同时需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完善奖惩机制,优化审计环境。从业人员需要加强自我约束,提升职业水平和职业修养,自觉抵制诱惑。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IPO财务造假现象,需要对审计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并加强审计风险防范力度,完善内部监管体系,优化法律法规制度环境,并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鲍静. IPO审计风险及防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0.DOI:10.26944/d.cnki.gbfju.2020.000610.

[2]郑鼎伦. IPO审计风险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20.DOI:10.27766/d.cnki.gzjcj.2020.000063.

[3]王蕾. IPO审计失败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