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结构优化设计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9
/ 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结构优化设计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杜怀康

37152319951106205X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当今,我国建筑工程在快速发展,在建设项目的施工中,有效地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是极为必要的。如果建筑结构出现偏差,将严重影响后续建筑的整体施工和应用效果。随着当前建筑结构的日益复杂,相应的结构设计难度也在增加。许多领域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即使是最小的偏差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基于此,加强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从多角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定西绿洲小镇项目对各单体建筑的结构设计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优化设计效果突出,有效保证了相应建筑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结构优化设计;控制技术应用

引言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建筑行业属于支柱性产业,必须高度重视结构设计问题。在结构设计中,常面临多种不确定因素,当存在设计漏洞时就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对和谐社会建设危害影响大。为规避不良问题,需结合结构概念、设计过程,并考虑多种因素,对主体结构设计方案予以完善,确保施工工序安排的合理性,落实各项措施。通过大量建筑案例可知,融合概念设计措施,可加强主体结构质量,缩短工程建设周期,提高工程效益。

1建筑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1.1合理性原则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要注意建筑整体结构的设计,并满足工程的基本要求:建筑结构必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起到保护和支撑建筑的作用。工程结构是否合理稳定直接决定了工程安全性能的效果,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在进行结构设计之前,要求设计师从各个方面对建筑结构进行分析。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组建专业的勘察队伍,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地质资料进行收集。在此基础上,启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确保初步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满足工程建设要求,达到行业标准。

1.2高效性原则

在建筑结构设计期间,需要明确建筑的设计图标,收集和整理各种数据信息,为结构设计提供大量的数据参考。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总结,选择出有效的数据信息,完成信息的归类划分,并显著标记一些关键的施工过程图标。此外,设计人员需要系统、全面地考虑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施工困难,预测各种施工风险,对事故根源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在提高施工建筑设计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的同时,也确保了施工难点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从而显著提高了施工效果。借助更全面的整体施工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方案设计和施工误差,从而提高施工进度和效率。

2做好建筑建筑工程项目结构优化设计控制工作的意义

2.1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成本降低

降低项目的建设成本,对建筑工程项目结构优化设计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优化工程设计,不但在降低成本方面达到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更大幅度的提高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对于高层和多层建筑,大部分的楼层越高,楼层越多。建筑面积越大,相应的建筑面积越小,这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但是,在平衡楼层之间的距离的同时,也要考虑房屋的承载能力。

2.2结构设计优化的呈现

建筑工程项目结构优化控制是结构规划进一步优化的体现。采用相对直观的解决方案来美化家居环境,确保总体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对家居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建筑稳固可靠的基础上,在视觉层面展现出美感。在实地的方案设计中,设计师要根据整体层面提出新型的设计理念,尽量确保平面布置的对称和规律性,缩小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之间的距离。在竖向布置中,还需要确保承重构件自上而下连接,尽量不接触到转化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设计问题。

3建筑工程项目结构优化设计控制的具体措施

3.1重视项目的前期参与

无论是什么工程项目,初步设计都非常重要,几乎可以决定项目的成本。因此,有必要从设计之初就重视项目的优化设计,使所绘制的图纸能够满足各种要求。首先,要注重项目的早期参与,传统结构设计都是依照建筑师的经验进行设计,但如果刚开始就没有在设计方案中参与,就会影响许多方案在结构上无法实施。在项目后期更改方案将更加困难。所以,根据建筑结构优化的重要性,有必要将其纳入到前期工程中,并通过确定建筑施工计划为后续施工工作提供支持。

3.2重视项目内部的优化设计

在结构设计优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设计者非常重视结构优化,他们也需要将结构优化的思想贯彻到工程项目中。因此,在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详细的结构优化与概念设计的有机结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结构优化设计的有效性。所以,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要把概念设计作为设计工作的一个主要重点,在整个设计中贯穿全程。

3.3重视给排水和电气优化保持一致

为了达到外观美观、结构合理的目的,在结构优化设计过程中,应将结构与整体平面紧密结合,充分考虑水、电、热等专业。在设计过程中,各专业之间应及时沟通,以便结构预留其他专业需要的孔洞,避免结构完工后再打开主体结构。例如:某个精装修项目,设计方在项目设计初期缺乏考虑,没有预留管道洞口用作装修使用,施工方在没有任何申报或安全评估的情况下,在房屋内部多个位置钻孔,导致房屋的结构梁的梁底主筋、剪力墙边缘构件等多处钢筋被打断,这些钢筋在房屋的安全性和抗震性方面发挥着作用,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后果是难以预计的。业主集体向开发商索要解决方法,即使开发商后期做出补救措施,对房屋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加固,但因此损耗的费用却是不值得的。因此,在设计房屋结构时,一定要全面考虑结构与水、电、暖等专业之间的关系,避免今后再有同类事件的发生。

3.4科学落实地基结构设计工作

在设计基础结构时,要求设计者合理利用人工技术方法对天然基础结构进行综合处理,以提高基础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如果建筑以下的地基缺乏均匀性,且整个地基为软土结构,则不进行处理就无法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对此,宜采用换土垫板法对基底构造加以处理:首先进行软土层,然后对开挖区域回填土质,如砾石、灰土、砂土等,最后再加以压实处理,以提高基底构造的整体稳定性。但必须注意的是,为达到预想的基础结构设计目标,设计人员必须进一步熟悉施工环境,以测试水文地质条件和结构状况,并尽量避免地基出现软土。但在勘察时,如果地质分布均匀,测点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20m以内,以实现对整体基础结构的实时监测。如果基础结构呈现复杂的特征,则需要适当增加勘察密度,深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避免自然环境对基础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影响。

结语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成熟,更多的人对建设工程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为了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建设工程的企业、技术人员和设计者都需要改变传统的建筑方法和工艺。根据社会的审美需求,人们需要寻找全新的施工方法。而根据社会的审美需要,人们也需要寻求全新的施工方法,从而针对社会的审美要求作出正确的决策。只有建筑工人对建筑工程有足够的了解,我们才能建造更好的建筑。因此,现阶段有必要全面优化建设项目,从各个技术点不断改进,提高建筑工程在整个市场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基于耐久性的建筑结构检测及加固技术应用分析[J].杨益飞.工程与建设,2022(01)

[2]结构优化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意义和应用[J].王会萌.中国住宅设施,2022(01)

[3]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许文龙.四川水泥,2021(09)

[4]基于BIM与遗传算法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多目标优化研究[J].谢存仁;徐峰;阮敏浩.工程管理学报,2021(03)

[5]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李沐鸿.居舍,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