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食品标准化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9
/ 2

基于食品标准化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探究

张雪松

身份证号:340122197712173318

摘要:为了保证食物的品质和安全性,从原料到产品的包装,所有的过程都要严格监控,而且必须要通过严格的检测和监管。今后,国家有关部门一定要对食物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我们的顾客的身体和身体的安全,让他们对食物更加有信心。在世界范围内,对贸易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食物质量监管工作,将会为我们的食物拓展到更广阔的世界。

关键词:食品标准化食品质量安全

1食品标准化对是食品质量安全的意义

1.1保证食品原料的安全性

食品原料的选择对食品生产的安全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食品的规范化是保障食物原材料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今后的食品生产的重要依据。①粮食安全标准化可以有效地提升原材料供应者的安全性,如果农户所供给的原材料达不到有关厂商的安全要求,则会对产品的销量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从而降低其盈利能力,故必须重视并能尽快处理。②在处理和运送期间,有关人员会对原材料进行适当的搬运和储存,从而大大改善了原材料的安全性。

1.2完善食品加工工艺

由于生产过程比较繁琐,没有统一的生产设备、人员、环境等各个环节,就很难保证食品的质量,所以,食品标准化对于食品安全的保障至关重要。在生产过程中,在使用前后应进行清洁、杀菌,并对其进行常规的维护与维护;负责员工的健康状况,避免因员工所携带的病菌或病菌而感染食物;对产品进行全面消毒,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确保产品的卫生质量。确保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是正确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食品的安全。

1.3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由于对食物品质的不断提高,食品中的添加剂被大量应用。但如果不按照国家标准,不仅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作用,而且会对环境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食物添加剂可以分成两类:自然和化学复合,它们具有着色、改善口感、延长保质期等作用。在添加食物添加剂时,必须在食品安全法规中,注意不得超出食品安全法规的上限。

1.4提高食品安全质量的监管能力

食品标准化能够制定完整的检验程序,为专业人士制定食品的安全标准,从而保障食物的安全性。①标准化可以增强生产者的安全性,使其在加工后必须对其进行安全检查。②对从事食品检验的专家进行标准、原料和生产过程的检验,既能提升检验工作者的安全意识,又能使检验人员迅速、有效地做出正确的评价。

2当前食品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部分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部分员工的食品卫生意识薄弱是目前食品加工环节中最大的问题。在食品生产中,由于存在着大量的人为因素,因此,食品生产中的员工的健康状况将会对其造成很大的危害。就拿“3·15”事件中的深坑酸菜的处理来说,从腌渍到腌渍,再到包装,都是传统的生产方法,而忽略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若能制订出一套标准化的生产工艺,就可以对酸菜业形成一种有效的制约,同时也可以使人们在工作中切实增强自身的食品安全观念。食品工业是科技和工程学的融合,许多食品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会因为缺乏对食品的安全认识,从而导致有害的物质进入人体,从而对使用者的身体造成危害。

2.2食品行业缺乏完善的食品标准化管理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的粮食流通体系不健全,而我国的粮食加工企业都有自己的标准,因此,“各自为战”的局面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各种食物的质量问题来看,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有:食物储存不合理导致的细菌感染;高档装饰材料中甲醛、苯化合物等有害成分的排放;食品制造企业所用的饮水、灭菌剂、空气清新剂等;食品加工非法;食品行业应用新原料、新工艺如转基因食品、益生菌、酵素等。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由于我国的食物产业管理体系不健全,而健全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应该包含:环境管理、材料管理、服装管理、配送管理、服务管理标准化、装饰管理标准化六个方面。

2.3部分监管部门监督不到位

目前,国家粮食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在县级以上分别设置了食药监局,下面是各级卫生机构,其职责是: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设备、医药、化妆品、医药、医药等行业的管理工作。市场监管工作涵盖了食品生产企业、餐饮企业和食品流通企业。从小型店铺到大超市,从小型工场到大的制造公司,从小型餐馆到大餐馆,都属于管制的范围。我国成立了市场监管机构,其初衷是为了加强监管工作的效能,但是在某些地方,因人员短缺,监管不力。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管理存在着两个问题。①对违法者的震慑力不够。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多由市场监督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处罚也相对较少,难以有效地震慑和打击食品药品犯罪。②由于我国的市场监管机构是一个多个机构,造成了监管机构的人员配置失衡,许多地区的监管机构都没有配备专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无法对食品安全进行有力地打击。

3食品标准化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进一步保障

3.1原料管理标准化

食物的原材料是食物的来源,而原材料的品质会影响到食物的品质和安全性,因此,我们应该把食物的品质标准和品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运用,加强对食物原材料的标准化和控制。首先,要做好粮食原材料的规范化管理,比如,在进入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更加重视绿色、安全、环保的产品,同时还要把生产基地的影响作为主要因素,对种植地进行严格的控制,以防止因为土壤的污染而造成的品质下降。第二,在进行食物原材料的运送过程中,要注意运输的环境,例如要将新鲜食物的原材料冷冻储存,避免在运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2生产加工标准化

因此,要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必须在现有的生产工艺和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加工的规范化程度,首先,必须符合以下几点要求:其一,应针对食品生产加工厂房制定具体的标准,厂房设置严格符合食品加工特点,切实保证厂房内环境的良好性,例如:方便清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生产区域与其他区域实现隔离、厂房投入使用以验收合格为前提等,以便更好地满足各项标准要求。其次,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例如,要对加工现场周边的污染源进行严查。第三,使用标准化的设备,食品的制造和加工设备,以及各种包装食品的包装,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第四,工人要达到标准,设备的操作要有专人负责,许多食物的生产和处理都要有专人负责,因此,工人要有正式的卫生许可证,在进入工厂前,要经过专业的培训,通过严格的培训,合格的员工是可以上岗的。第五,必须要达到标准,在食品的生产和加工中,必须使用专门的刀具,同时也要保证标准的制造工艺。

3.3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化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物的味道和质量,也是为了防止变质,所以必须遵守国家标准,不得擅自添加或替换任何未经批准的添加剂。“三鹿奶粉”的丑闻,曾经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造成了不可小觑的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食物时,一定要遵守标准,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偏差。

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对食物品质和安全的关注,我们对食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粮食安全是一件关系到人民健康的大事,它对国家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应通过切实的举措,不断健全我国的食品标准化制度,提高标准的生产水准,使其在保证粮食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郝新峰.食品标准化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8(02):38-40.

[2]张孛媛.浅谈食品标准化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6):152.DOI:10.13612/j.cnki.cntp.2013.06.084.

[3]袁青.实施标准化保障食品质量安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5):144.DOI:10.13612/j.cnki.cntp.2013.05.074.

[4]陈瑞玲.实施标准化保障食品质量安全[J].福建质量信息,2008(11):47-49.

[5]许开慧.“标准化”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J].机电信息,2006(10):57-59.DOI:10.19514/j.cnki.cn32-1628/tm.2006.10.019.

[6]许开慧.试论“标准化”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J].江苏调味副食品,2005(03):7-9.DOI:10.16782/j.cnki.32-1235/ts.2005.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