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税务审计防范企业税务风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3
/ 2

加强税务审计防范企业税务风险

蔡晓明

国家税务总局勃利县税务局信息中心  黑龙江省勃利县 154500

摘要:关注并防范企业税务风险问题是企业发展中的关键点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加强企业税务审计的相关策略。结合企业税务风险表现形式与原因,提出强化税务审计防范企业税务风险的可行策略,包括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专业性、持续关注税收政策变动可能造成的影响、完善税务审计机制,以此有效提升税务审计效果,实现对企业税务风险的全方位防范。

关键词:税务审计;企业税务风险;防范

前言:企业税务审计是税务机关部门按照相关国家政策法规,开展企业对国家税务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调查,以此降低企业税务风险,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手段,具有涉及税种多样性、涉及工作广泛性、依据政策高强度性等典型特征。现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税务风险问题出现,进而难以维持企业正常发展经营,因此需不断强化税务审计,防范企业税务风险,提升企业风险管控能力。

1 企业税务风险表现形式与原因分析

常见的企业税务风险表现形式体现为这样几点:第一,企业未能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税款,其税务主管部门未及时处理并处罚,导致企业面临补缴税款、影响声誉等问题出现,损害后续正常经营活动。第二,税收活动中不正确应用税法,未能享受应有税收优惠政策,导致出现额外税收金额,影响企业经营收入。第三,企业未能及时掌握了解最新税务制度法规,未能充分领会税收精神,或未能全面掌握企业经营方向市场与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后所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风险问题,导致企业持续经营与盈利面临极大不确定性。导致以上企业税务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企业管理层税务风险防范意识较低,大多企业缺少专业独立的税务管理部门和审计管理人员,税务事项处理流程不合规,最终处理结果不合理,导致严重税务问题的出现[1]。第二,不具备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企业经营方向规划过程中,未能考虑到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变动可能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尤其对于当前新兴的新能源等企业来说,市场环境不确定风险因素较大,一旦出现税收优惠政策变动,第三,内审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缺少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或内审机制无法全面执行落实到位,制度部分规定存在不清晰、不标准等问题,导致在实际审计工作中难以发挥审计机制的应有作用。极有可能直接影响企业的后续稳定发展。

2 强化企业税务审计的策略分析

2.1 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专业性

企业税务审计具有涉及税种多样性、涉及工作广泛性等典型特征,这就要求企业应建立相对独立且专业的审计部门,保证审计人员综合素养,以此加强审计结果的公平合理,防止权力干预审计工作导致不良影响的出现。首先,应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关独立性的规定,要求审计部门在处理审计工作过程中保持精神与实质上的独立,从客观公正立场出发,谨慎合理评价审计证据,因此,要求审计机构的地位、职权与工作都要保持独立[2]。以某企业审计工作布置为例,A会计事务所与企业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已连续五年担任该企业会计报表审计会计师,但该企业后续成立审计项目组的时候,A会计事务所仍要求其担任外勤审计负责人,这样的行为就损害了企业审计独立性,会计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担任外勤审计负责人,与企业审计项目组形成关联法关系,可能出现除审计收费之外的经济利益,导致企业正常经营受到影响。因此,需独立设置审计机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独立于企业其他部门与会计事务所之外,避免审计工作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一系列税务风险问题。第二,提升企业审计的专业性。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职业精神与专业能力,要求熟悉国家相关税务政策,熟练掌握审计业务流程,具备丰富的专业审计知识与经验,并具备较强分析能力与沟通能力,以此发挥审计人员应有作用,为企业提供更好更全面的审计服务。企业可定期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学习培训,邀请审计事务所专业人士进行培训,传达最新税务政策精神,开展专业人才定向培养,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2.2 持续关注税收政策变动可能造成的影响

税务审计具有依据政策高强度性的特征,这也就意味着税务政策变动极有可能影响当前企业正常业务经营,要求持续关注税收政策变动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时了解与适应税收政策根据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情况,需要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与管理人员具有较强分析能力,及时洞察企业经营方向、市场波动与税收政策变动之间的关系,及时调整经营战略,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3]。以某研发、生产与销售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企业为例,由于企业经营业务与方向的影响,该企业享受了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和消费税优惠政策,同时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报告期发行人获得的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占净利润的比例高,分别为500%、300%、450%和600%。在后续上市审计过程中,审委会就其中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问题进行分析,表示当前该企业所开展的循环利用能源业务有着较大发展空间,但是在原材料市场供应方面存在市场认可度不足与经营不规范等问题,有着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虽然当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但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的持续性不足,考虑到企业经营对政府补助及税收优惠存在重大依赖,在国家调整税收政策的情况下,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企业可能面临无法享受税收优惠的风险,在扣除税收优惠部分相关的业务收入和盈利后,盈利能力难以满足上市企业相关规定,企业的持续经营与盈利情况将面临极大风险。在综合审计分析之后,企业上市方案被拒,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税务审计防范税务风险案例。因此在税务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及时了解税务政策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企业业务模式与财务核算体系,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税收政策,严格遵循税务政策发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2.3 完善税务审计机制

一方面,加快推进纳税评估与纳税审计体系有效协同。结合其他先进经验构建税务审计方案与处理流程,在精准识别企业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基础上,不断优化税务审计体系,提升审计机制的科学性与实用性[4]。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税务审计制度。在税务审计方案选取阶段,结合企业现阶段审计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开展优化创新,进一步提升审计方案科学性,尤其针对所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更应提升重视程度,及时更新审计方案,保证税务审计机制跟上时代发展。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中,也应加快开展税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税务审计软件研发使用,以解决税务审计软件兼容性问题来排除所出现的财务信息不对称,以及难以实现数据共享等问题,不断提升企业税务审计效果。

结束语:面对企业经营环境复杂与税收新政所带来税收挑战,需提升对税务审计的重视程度,及时掌握了解税务政策变动所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问题,结合企业内部审计漏洞,有针对性地完善审计机制,提升审计工作独立性与专业性,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蔡冠明.企业税务风险防控中加强内部税务审计的建议[J].现代商业,2022,No.630(05):184-186.

[2]张健维.加强税务审计防范企业税务风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03):105-107.

[3]刘于芹.加强企业内部税务审计防范税务风险的策略[J].财会学习,2021,No.317(36):140-141.

[4]张燏.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税务审计、防范企业税务风险[J].纳税,2020,14(09):1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