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种植中小叶蝉虫害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葡萄种植中小叶蝉虫害治理

热那提·力提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胜金乡人民政府   新疆吐鲁番   838000

摘要:葡萄作为一种可口水果,其种植面积逐年递增,虽我国在葡萄种植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技术,但由于其生长规律,虫害较大,影响了葡萄树木生长、枝叶发育、果实成熟,不利于提高产量与效益。当前我国葡萄规模化种植的趋势下,针对小叶蝉虫害的治理与防控成为了重点任务,相关人员需结合小叶蝉虫害的发病规律等,综合多种治疗手段。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葡萄种植中小叶蝉虫的防治策略,以提高葡萄产量与效益。

关键词:葡萄种植;小叶蝉虫;治理措施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水果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因葡萄独特的口感在当下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在较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下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扩大了葡萄种植面积与规模。虽葡萄种植技术越发成熟,但部分种植户种植的葡萄却面临小叶蝉虫害,不利于葡萄正常生长。由于小叶蝉对葡萄的较大危害,在葡萄种植期间应将此虫害的防治作业重点,尽可能做大早发现、早干预,避免虫害范围的扩大。未来的葡萄种植中应持续创新小叶蝉虫害治理方式。

1.葡萄小叶蝉简介

小叶蝉属同翅目,为叶蝉科,葡萄小叶蝉成虫长2.5mm,连同前翅长3.5mm,躯体呈淡黄白色,头顶有2个黑色圆斑,有黑色复眼,前胸背前缘有3个小圆形黑点,小盾板两侧为黑色三角形斑点,翅膀上或多或少地分布有淡褐色斑纹[1]。小叶蝉的卵为黄白色,长度异常小,仅为0.2mm,躯体多为黄白色或者红褐色,两种颜色的小叶蝉不仅在颜色上有差异,在生长形态、生活习性方面也有一定区别。

在我国的葡萄种植中,小叶蝉虫害主要为二黄斑叶蝉、斑叶蝉所引起。葡萄二黄斑叶蝉有许多别称,如葡萄二点叶蝉、二点浮沉子等;葡萄斑叶蝉常被称为二星叶蝉、二星浮沉子。葡萄种植中这两种害虫常常混合存在,成虫大约长2~2.5mm,初孵化时为白色,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步变黄或者成为红褐色,体长0.2mm,两种害虫在葡萄的整个生长期间都有可能造成较大的危害,但在全年中9月到10月的危害较大,可能导致葡萄中的落叶增多,无法正常形成花芽、叶芽[2]

2.葡萄小叶蝉害虫发生规律

以葡萄二黄斑叶蝉为例,在陕西关中地区每年发生3代或者4代,成虫在葡萄园附近的杂草、枯叶等隐蔽处越冬。次年3月这些越冬成功的成虫开始活动,率先危害葡萄园附近发芽较早的杂草、花卉或者树木上活动,4月下旬葡萄顺利展叶后这些成虫将开始在葡萄枝叶上活动,在短时间内导致整个葡萄园面临较大的虫害。越冬成虫将卵产在叶背面的叶脉表皮下,中脉处的产卵数量最多,随着其逐步产卵,葡萄种植中面临的虫害越来越严重。一般来说,5月中旬将产生第1代若虫,5月底~6月初为第1代成虫。某代成虫在每年的9~10月,这些害虫从葡萄萌生叶子到落叶都有较大的危害,随后在气温逐步降低时,成虫转移到隐蔽处越冬[3]

3.葡萄小叶蝉虫害的治理措施

3.1化学方法

葡萄种植中针对小叶蝉虫害治理,化学方法的见效快,就是利用化学药物来灭虫、防虫。在原先的防虫害工作中,化学方法的应用较多,但当下由于追求绿色化发展,在应用化学方法时需转变观念,主要需注意以下方面:(1)参考行业内的相应规定配备和使用化学药物;(2)依据小叶蝉虫害的发生情况,尽早介入灭虫阶段,在秋季开展调查,结合气象预报形成长期预报机制,在每年5月开始系统化、动态化监测,构成中短期预报,不应过度依赖化学方式,而应多种方式兼用;(3)仔细阅读农药说明与使用规范,确定安全间隔期、浓度、次数等,在最佳时期使用农药。葡萄开墩上架后开始展叶,此时应进入治理小叶蝉越冬成虫阶段,具体来说,可采用4.5%氯氰菊酯1500倍液和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将其喷洒在地面、葡萄架下、葡萄枝蔓延区域,喷药时需遵循均匀性原则,避免给药过多或过少[4]。5月下旬,小叶蝉越冬代若虫进入盛发期,虫口密度异常较大,群集危害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此时需用90%敌百虫1500倍液喷洒。7月中下旬阶段,小叶蝉第一代若虫进入孵化高峰期,9月下旬进入第二代若虫开始孵化,此时应喷洒4.5%氯氰菊酯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

3.2绿色防治

现阶段的病虫害治理中,绿色防治符合绿色化要求,为此,葡萄种植中小叶蝉虫害治理中,可采用绿色防治法,虽这一方式的见效慢,但其持久性较好。总之,葡萄种植中的虫害治理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具体的防治中不得过于依赖某一防治手段,而应该推行多种防治方法,注重应用绿色技术。首先,农业防治,葡萄种植中应增大在培育葡萄树体中的投入,用先进技术培育更多健壮树体,在合适的地区建立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基地,在冬季应安排专人负责葡萄园的清理,并加强修剪工作,剪除葡萄树中的病枝,剥除树干粗皮;增大灌溉与施肥管理,在秋季施加有机肥,适当加入高钾型三元复合肥、各种微量元素肥料,在葡萄的不同生长期内根据其长势与需求补施叶面肥;对于葡萄树的行间,生长了大量的杂草,为小叶蝉天敌提供了生存条件,在平常应保持生物多样性,加强保肥和保水;及时抹芽定枝、绑蔓摘心,摘除树枝中的副梢,在夏季应适当增大修剪频次,保持葡萄架面的透光性与沟通风性。通过上述这些措施,葡萄枝叶能均匀、快速生长,减小病虫害对葡萄的危害。其次,物理防治,此方法对防治葡萄小叶蝉虫害也相对有效,具体的工作中就是应由专人负责害虫天敌的保护与利用,从源头上阻止害虫的产生。在葡萄园中一般应避免大面积使用高浓雾化学药物,而需要通过一系列生物方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天敌的作用来保持区域内的生态平衡性与稳定性。在葡萄园行间保留低矮的自然生草类或者种植绿肥植物,利用这些杂草或者植物来保障葡萄园良好的生态条件,保水保肥,促进草蛉、瓢虫等天敌的生长与繁殖,保持葡萄园中植物生物性。如有需要可采取人工饲养天敌的方式,根据小叶蝉虫的生长特点,大量释放、恢复、补充园区内的天敌种群

[5]。总之,为保障小叶蝉虫害良好的治理效果,需采取多样化防治手段,施用有机肥,促进葡萄生长,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如采用化学药剂法,有关人员必须参考葡萄种植面积,合理利用农药,不仅需选择恰当类型的农药品种,还需注意配药比例,控制药量和用药时间,以减少化学药剂的残留,达到绿色化防治的目标。种植户在种植葡萄时必须清晰了解葡萄的生长规律与特点,并熟悉小叶蝉虫的发病规律,采取化学、物理与生物防治的综合手段,在葡萄树生长的全过程中加强病虫害管理,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虫害范围的扩大。

结束语:

小叶蝉虫对葡萄生长的危害较大,在当前葡萄种植规模逐步扩大的过程中,种植户需从思想上重视小叶蝉虫治理,应用多种防治手段达到最佳效果。未来的葡萄种植中相关人员需继续研究小叶蝉虫害的治理方式与技术,保持防治技术的先进性和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徐雯琦,李文博,郭清霖,郑云霄,陈晓峰.沼液对葡萄叶蝉及霜霉病的防治效果[J].农业工程,2022,12(05):126-129.

[2]高学花,王宏洁.宁夏葡萄园吸汁类害虫优势种及动态分析[J].生物灾害科学,2022,45(01):39-42.

[3]郭艳兰,张学金,焦旭东,牟德生,金娜,刘伟,李栋,董存元.甘肃武威地区酿酒葡萄园叶蝉种群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21,43(02):358-364.

[4]白耀栋,朱燕芳,王元元,郝燕.河西走廊酿酒葡萄斑叶蝉发生为害情况及防治措施[J].中国植保导刊,2021,41(02):63-66.

[5]张君明,虞国跃.葡萄上二种常见叶蝉的识别[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20,(05):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