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宿晓非

身份证号:231025198402101515

摘要: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提升,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能源问题逐渐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智能电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经济性,并且自愈能力强,坚固,更利于电网的长期发展。而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从最大程度上稳定了智能电网的运行。因此,在具体工作中,相关的电力单位需要提升对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率,继而使其有效应用于电网的建设中,提高智能电网建设的实效质量,使智能电网得到稳定、迅速的发展。智能电网建设标志着我国电力体系发展步入全新纪元;电网体系固然性能优良,但是对电力工程技术的使用则是决定智能电网性能的关键。本文首先分析智能电网的多项优势特性,随后分析电网中应用的多种常见电力工程技术。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

引言:

电力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推动智能电网建设起到正向作用,同时顺应我国现代化电网体系发展方向。电力部门在明确智能电网特性的前提下,正确理解每种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方式,最大限度发挥技术优势。与传统的供电网络相比,智能电网能够实现与用户的有效交流,帮助电网工作人员及时获取用户所反馈的信息,进而对电网工作进行合理改进,使电网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一、智能电网特性概述

1.稳定性强。智能电网运行稳定度相比于传统电网更高,由于我国电网体系工作在变化剧烈、此起彼伏的自然环境中,对电网体系建设带来诸多客观困难;电网建设需要突破各种掣肘因素方可保证质量。智能电网建设则有效解决传统电网体系中应对特殊地质区域不当的问题,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实现电网体系的整体强化,在提升电网体系稳定性的同时增强克服恶劣条件的能力,为电能在多变自然环境中传输提供坚强保障。

2.落实节能理念。加强节能建设、贯彻节能理念是现代化电网体系的重点方向,众所周知在传统电网体系中存在显著的电能散失、电能浪费现象,而且发电过程中存在较多污染因素。建设智能电网有助于节能技术、能量转换理念与电网体系的融合,电网体系能够实现清洁能源的吸收与转换,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降低电能传输中的污染效应,在减少对传统能源使用规模的同时体现“生态电力”原则,真正实现生态保护与电网体系的融合。

3.电网资源配置效率高。各类社会、经济资源在国内空间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也对电网体系的资源配置调节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利用智能电网则实现对每个区域一定时间维度内用电规模的实时监管;电力部门通过智能电网体系反馈的用电数据合理分析管辖地区内每个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用电规律,进而掌握网格内每个单位的真正用电需求,为电力部门调节电力资源输出、实现电力资源最优配比提供重要依据。

4.自检性能强。自我检测与修复是电网智能属性的典型体现;传统电网体系一旦发生故障,电力部门需要前往现场检定故障类型并开展维护工作,整体执行效率低并对用户造成一定规模损失。因此快速检定并解决电网故障成为评判电网性能的重要指标,智能电网的应用则为快速自检修复提供了便捷手段;将智能传感器设施与电网设备结合使用,传感器在执行电网设备状态监测任务的同时,通过互联网环境将电网设备检测数据反馈到技术人员处。如果电网设备处于异常状态,自检设备能够快速判断电网设备的故障种类,并将判断结果通过传感器以及无线互联网环境回传;在执行自我修复任务的同时节省技术人员制定维护方案时间开销,提升电网体系的续航能力。

二、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分析

1.输电技术。输电技术应用关键目的在于保证电能传输质量,从而保证电力体系的整体服务质量以及电网持久均衡运行。在具体操作中应用输电技术装置实现对输电技术的使用,交流变换技术的应用即是典例之一,通过应用交流变换技术显著提升电网体系的运作效率,真正发挥电网体系的内在潜能。电网体系普遍具备输电距离遥远、传输电能规模偏大的特征,在电网体系中应用直流输电任务显著提升电能传输质量和效率。

2.发电技术。合理应用发电技术能够实现电网体系中能量的快速传输和按照需求转化的效果,有效降低电能在传输体系中无谓的能量消耗,同时有效简化电网能量输送体系,在减少传统电力设备使用数量的同时显著提升电网运行效能。当前高负载电网系统中使用的变频电气传输技术显著优化发电效果,提升电网体系综合性能。

3.电力供能技术。现代化电网体系应用的电池自动充电供能是电力供能技术的代表之一,通过交流电源实现电网运行中的不间断充电效果,兼顾电网运输与能量供给双方面需求。智能化电源在电网体系中同样应用广泛,将计算机技术与智能化电源相融合实现智能化供电效应,发挥电源技术的巨大潜力。

4.能量转换技术。高质量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对电网体系运营提出全新要求,在完成电能输送任务的同时通过能量转换效应有效控制排放量,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当前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也为电网体系改革提供契机,将能量转换技术与电网体系融合,实现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到电能的转化,在保证电能传输质量的同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清洁化能量供给与输送,降低对传统黑色能源的依赖程度,有效推动绿色电网建设。光伏发电在电网体系中的应用作为典例,在并网体系中融合光伏发电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并获取同等发电效果。

5.网络拓扑技术。智能电网的建设核心在于对电网电路的有效控制,使用网络拓扑技术则实现对智能电网的最佳控制效果。在建设电网网络拓扑时灵活利用网络协议建设成果,在有效控制电网的同时延长网络使用寿命。电力网络拓扑结构中需要注意电力节点实际消耗功率,如果电力节点功率偏大意味着电磁波对通信效果的影响更大,进而严重影响电力网络的通信质量;因此在应用网络拓扑技术过程中应当合理控制功率,保证电力网络通信传输效果。

6.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该技术以优化电能输出质量为目的,真正实现电网技术与电子处理技术的有效融合,同时全面提升电网体系的运行效率与响应能力,真正体现现代化电网的智能因素。智能电网建设要遵循我国在电力输变电领域颁布的规章制度与技术标准,在秉承绿色电力理念的同时体现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作用。

7.电能优化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有效输出电能质量,同时帮助电力人员精准评估输出电能质量。例如电力部门需要评价电网输电的整体质量,利用电能优化技术不仅可以提升输电质量层次,同时可以根据电能输电质量的变化情况建立动态模型并深度分析,掌握电网输电质量变化规律,为今后优化电能输电提供富有价值的方针指导。在开展电网建设工作时也可以应用电能优化的技术成果,保证电力企业与社会的多方面效益。

结束语:

电力作为一项基础能源,在社会各项建设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目前电网系统中相关技术的限制,社会发展的速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智能电网的建立迫在眉睫。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相比,能够更加可靠精准地进行电力传输,同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概率也比较小。将电力工程技术引入到智能电网中,无疑促进了智能电网的发展建设,不仅提升了电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而且也为供电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保障。电力工程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的科学技术,在未来会受到广泛的应用,而智能电网的普及也将成为必然趋势。电力部门在推行电网建设过程中,认识到网络拓扑、电力供能、输电、发电等多种电力工程技术的优势,使其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孙飞.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分析[J].决策探索(中),2020,(11):68-69.

[2]郑斯聪.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2):170-171.

[3]彭勇.智能电网工程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J].科技资讯,2020,18(23):40-41+44.

[4]石毅.电力工程中的智能电网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