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现代建筑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实践探究

张明晨

211022198905281017

摘要:在我国“智能 +”国家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各行业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改善我国民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了建筑工程的现代化发展。在现代建筑中,会经常安装智能化的机电设备,提高人们生活的先进性,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技术

引言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全球发生巨大变化,使得发展中国家某些行业的发展速度赶超发达国家。随着智能建筑理念的持续普及,如今建筑智能机电安装的重要性也在持续推进,各类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在建筑领域持续应用,促使建筑建设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

1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提出智能建筑概念,是将建筑物作为载体,将各种智能信息应用其中,集管理、程序、系统、架构等环节于一体,形成相互协调的整体,并具有全面、便利、高效等特征,给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智能建筑中的各种技术能给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并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效率。智能建筑能自动调整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通过设置系统中不同方面的参数,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此外,智能建筑还具有健全的通信系统和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在设计中要合理设置布线系统,让强弱电有机结合,从而高效实现电缆设计工作。

2现代建筑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实践

2.1建筑机电安装中UPS电源

第一,后备式UPS电源。此类UPS电源可以在市电正常供电情况下,市电直接向负载进行供电。正常供电条件下逆变器不运作,只有在市电停电条件下蓄电池才会经由主机为负载进行后备供电。由于后备式UPS电源未对市电进行处理,所以无法改变市电质量,适用于市电质量较高地区。第二,在线式UPS电源。此类UPS电源会在市电正常供电情况下,先通过主机模块电路将市电转化为直流电,并对直流电进行脉宽调制、滤波调制处理,之后再将调制后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向负载进行供电。正常情况下蓄电池不对UPS电源系统进行供电,但在市电断电以后,蓄电池会经由主机直接为负载供电。相较后备式UPS电源来说,在线式UPS电源会对市电进行有效处理,可有效提高市电质量,保障负载用电安排,提高负载工作效率,适用于市电质量较低,且有着长期UPS电源供应需求的地区。

2.2输电线路敷设

为了保证输电线路敷设具有合理性,可以考虑建筑工程特点,设计线路敷设方案。现代建筑智能化输电线路通常包括三种线路,即设备连接电源线路、网络通信线路、信号线路等。在采用输电线路敷设技术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关敷设流程进行操作,确保输电线路能够成功敷设,并且满足整个建筑的输电线路使用需求。在敷设电源线路的过程中,可以搭配使用万通插座,保证建筑内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能够随时随地连接到电源装置。通信装置可以选择具有屏蔽、绝缘功能的线路。线路敷设的长度可以结合通信设备安装位置和距离进行确定,但是整体上在一米范围以内,避免线路敷设过程影响信号传输的质量。假如现代建筑智能化需要敷设的线路较长,可以采用线路接地的方式确保信号质量。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连接线路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地线、零线接反的情况。另外,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线路敷设规定和原则进行,建筑的变压器线路要和电气装置连接起来,但是不能将这二者连接的线路作为接地线。在线路敷设的过程中,需要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保证施工安全性,也保证连接准确性。

2.3充分利用智能云计算技术

智能云计算技术作为推动智能建筑安全设计的重要环节,在日常设计中,设计人员要注重分析云计算服务的结构,通过智能云计算技术优化智能建筑服务质量,提高智能建筑的应用效果。另外,基于智能化技术的智能建筑传感网络所采集的数据具有异构性、频率高、多样性等特征,因此,科学处理建筑运维过程中所产生的大数据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云技术不断优化,为物联网建筑数据存储提供了新思路,可采用云计算平台进行信息处理,实现数据的高效管理。同时,智能建筑要具有较强的数据储存功能,数据库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主要用来储存通过传感网络所收集的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有非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实时数据库等,不同数据库具有不同的特点,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构建健全的数据组织结构,有效管理数据内容。

2.4检测排查技术

工作人员要使所有的机电设备保持通电的状态,在通电之后能够正常运转则表明达到了检测标准,能够投入正常的使用。如果发现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工作人员则要对周边的导线故障进行排查,找到产生故障的原因,并进行解决。工作人员在检查排水以及排气设备时,要确保水源能够正常排出,避免污水在室内无法排出,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确保建筑内部的气体能够正常流动,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在对远程终端系统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要收集相关设备的传入数据,还需对主机系统的文件日志进行检查,实现对系统的全面监控,明确其中存在的故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保证智能化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打造高质量的现代建筑工程。

2.5加强建筑内部设备维护管理

RFID标签可以用于对建筑物内部设备的维护管理,通过对设备标签的读写,可以实现对设备的维护记录和故障排查,快速识别、定位建筑物内部的各种设备,如空调、电梯、消防、照明等,减少人工巡检和登记的时间和成本,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实时地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及时发出报警和通知,避免事故发生或扩大,增强设备安全性。通过RFID技术还可以收集、分析设备的运行数据和历史记录,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寿命预测,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和更换周期,优化设备维护计划。

2.6大数据技术

当前,国际化竞争愈发激烈,能源矛盾也日渐突出,因此较大化地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资源效率是国家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建筑行业降低能源消耗的直接的途径就是推广智慧建筑和绿色建筑,相比传统建筑,智能建筑应用了先进的自动化信息技术来实现建筑智能化、高效化、人性化的配置,同时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实现了节能环保的功能。然而,智能建筑仍然还面临许多发展难题,如城市规划不严谨,现实与目标脱离、浮于形式、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智能建筑建造中机电设备安装和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成本估算,能源进出,工程进度以及建筑工人管理等过程都会涉及到庞大的数据资源,这为大数据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7电子信息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是指研究电子信息工程系统集成,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子信息进行控制与处理,研发电子设备与系统的一门新兴技术。智能楼宇是指通过信息网络将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集合于一体并应用于建筑的控制系统,其能够控制建筑的运行、管理,为居住者提供一个更加舒适、节能、安全的生活环境。智能楼宇的常见表现形式与功能,显然,智能楼宇机电设备安装的实现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帮助。

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对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控制对于现代建筑来说非常重要,能够提高现代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满足人们生活便利性以及先进性的需求,进一步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克明.现代建筑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8(3):154.

[2]袁龙飞.建筑工程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研究[J].四川水泥,2018(3):280.

[3]冯礼.现代智能建筑机电设备安装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6(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