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城市规划发展方向及城市生态问题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浅谈生态城市规划发展方向及城市生态问题解决对策

饶海

422827198811100014

摘要:生态城市是人类-城市-环境-社会-经济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一种城市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变,以及新常态下城市发展规划要坚持健康、协调、可持续的目标。因此,从目前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生态城市规划的方向着手,将各种生态理论渗透进来,从而对生态城市的建设进行完善,从而提高城市建设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问题;发展方向;改进策略

引言

要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将生态学的理念引入到城市规划之中,使城市的结构更加合理,更加节能,更加高效。“十八大”以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新常态,在城市规划和发展方面,政府应当更加具有前瞻性,科学地分析各种制约因素,指导城市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在促进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的同时,要重视对生态城市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

1论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

从“生态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到近些年来在国际上广泛开展的“生态城市”建设,总结其发展趋势,可归纳为八个方面。一是生态城镇要重视用地的集约利用,可以从城镇的拓展和用地的发展中,着重于城镇用地的节约利用;二是城市交通模式的多样化发展,在城市人口密度增大的情况下,提倡混合交通模式,鼓励步行、自行车和公交等多种交通模式的应用,以提高行人交通状况;三是重视城市的基础设施,尤其是绿色空间、绿色通道、开放空间上,对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四是关注城市能源的低碳化,提倡城市建材,新能源的应用,以低碳为导向;五是在城市用水方面,加强雨水、洪水和生活用水的回收,加强对水的保护和恢复,加强对水的回收;六是对城市垃圾进行优化利用,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分类处置,提高垃圾的回收率;七是在社会均衡发展方面,强调生活,生活,经济,文化和医疗的协调发展,尤其是对符合生态化的城市服务功能进行优化;八是重视科学的城市开发与规划,优化其空间布局,推动其生态化、宜居化的规划。

2国内在构建生态城市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城市的建设,重点在于规划与布局,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城市的水资源、大气环境、森林植被等环境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城市的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规划不科学,绿地建设不充分;不管是在城市的功能布局上,还是在城市的发展方向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城市的结构不合理,城市的绿色空间少,以及缺乏大片的森林植被,这些都是造成城市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二是生态型城市绿化植物种类较少,植物种类较少,物种较少;在生态城市建设中,面临着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与目前生态植被单一的现状相比较,植物进行了隔离种植,缺少了在空间上的群落分布,比如乔木、灌木、草丛相搭配的植被结构,从而削弱了城市园林的生态效益。三是缺乏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许多生态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过分地引入了外来物种,而忽略了本土物种的使用,这样一方面造成了城市绿化费用的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对外来物种的不适应性,使其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优势很难体现出来;同时,当地的生态文化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相应的生态文化基础,导致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大同小异,很难凸显出地方特色。四是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公共绿色空间的开发严重滞后,区域分布极不平衡;例如,在公路绿化中,由于树种单一,病虫害较多,不仅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增加了治理成本;城区绿地类型均一化;城市住宅小区绿地覆盖率低等问题。

3城市生态规划和建设的优化策略

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要应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在顶层设计上,将全局观融入其中,进行科学统筹、合理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

3.1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城市生态特性的指标体系。

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第一步就是要从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出发,建立一套符合现实的生态指数体系,一定要以城市的发展为基础,在生态城市的理论指导下,凸显出生态城市的特色。生态城市并不是单纯地增加植物种植密度,也不是单纯地扩大绿植覆盖面积那么简单。生态城市的目标是具有多样性的,它不仅包含了城市人口、城市经济、城市生产结构目标,还包含了城市生态理论中的人与经济、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文等关系问题。所以,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要对多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对每一个生态城市的指标进行细化,并从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化发展出发,将初级阶段、过度阶段、高级阶段的不同指标体系融合到一起。

3.2建立生态城区建设的保障系统

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开发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就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而言,它要包括城市的科技、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以及多项制度的建立。所以,要从城市管理的角度,从制定相关制度保障措施的角度,来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进行改进,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进行科学的编制,根据生态规划的规律,来制定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法。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是多方面的,而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也是多方面的。所以,要从目前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角度来看,要把生态保护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在生态城市的科学规划方面,将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城市环境发展规划、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规划等内容结合起来,要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指导下,兼顾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协调,只有在这三大要素之间的协同发展中,才可以推动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城市垃圾回收方面,应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以鼓励环境保护企业参与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来;以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为切入点,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提高绿色环保意识,创造一个生态文明的环境。

3.3关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的生态度量

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推动着城市建设项目的迅速发展,在城市建设项目的设计中,应在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进行协调,并将更多的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其中。在建筑设计上,将绿化与建筑工程相结合,在突出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拓展了城市建筑的绿色空间,达到了减轻热岛和生态降温的目的。例如,在建筑的绿色化设计中,结合建筑的绿化,提高了城市的空间品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从推动建筑规划与设计生态量度建设方面,与地域城市绿色容积率要求相结合,设计师能够根据城市整体规划、绿化效果要求,完成城市建筑科学绿化设计,并与地块预设绿化功能区域,扩大建筑结构绿化范围,增强建筑绿化与城市绿化的衔接与融合。

结语

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发展中,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主要的趋势,在实现城市生态保护的同时,要解决好既有城区和生态城区建设之间的衔接和过度的问题,要重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同作用,要突出生态优先的理念,在区域规划中融入多层次和多尺度的考虑,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生态城市指标的建设和完善,为生态城市的总体规划的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浩.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中国范式”[J].城市发展研究,2022(12).

[2]贾培义,秦芳.面向现实的生态城市规划[J].北京规划建设,2022(06).

[3]岳超.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究[J].安徽建筑,2022(05).

[4]刘娟.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建材与装饰,20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