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心理学元素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7
/ 2


美术教学中的心理学元素应用研究

张丽云

集宁师范学院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美术教学完成了从技艺类教学到“技艺+心理”教学的多重教学任务,教育工作者有义务研究学生的心理学元素,融入到美术教学中,为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做出贡献。本文从绘画、视知觉、积极心理、个性特征等四个维度阐述了美术教学的心理学元素构建,提出心理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措施,以此完成新课标要求。

关键词:美术教学,心理学,绘画

前言

全球经济和互联网文化高速发展,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造成很多畸形心理的发生。美术教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文化鉴赏绘画课,其教学内容可以随时渗透到学生的心理世界,是建立学生正确三观价值、纠正不健康心理的重要课程。根据党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将心理学元素融入到美术教学中,是美术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全方面构建了美术教学中的心理学元素,提出了心理学元素的正确应用途径,为教育工作者夯实理论基础,为美术教育者提供实践参考。

一、美术教学中的心理学元素构建

(一)绘画心理学元素

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根本要求是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学方向从“审美情趣”和“艺术技能”两步走,绘画心理学元素是以绘画技能为基础,让学生欣赏多品类、绘画技艺丰富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作品中感悟到自己的绘画水平,体会画家创作的心理世界,学习通用绘画技巧,通过感悟用反讽、隐喻、直接表达等手法创作绘画内容。绘画心理学元素是美术教育中最基础的教育内容,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绘画元素的时候,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绘画功底,从视觉面剖析直达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学习美术技艺的同时,能够通过绘画作品表达内心想法,教师接受到学生的心理反馈,可以变更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的为学生塑造健康心理,因此,绘画心理学元素既是美术教学的基本元素构成,又是美术教学的必要性元素。

(二)视知觉心理学元素

视知觉心理学隶属于认知心理学,是从视觉和知觉两个维度看,通过视野所见、耳中所闻、肢体触感等对事物进行认知和理解。视觉信息是大脑接收信息中占比最重的信息来源,因此,视知觉是影响学生判断力、认知力养成的重要心理学因素。纯课本知识不足以充分调用学生的视知觉感观,应当将课件中隐藏的视知觉教学价值充分挖掘出来,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和绘画认知。视知觉元素主要体现在绘画的作品冲击力、色调感知、线条感知、动态静态感知、电脑技术的使用、色彩节奏设计等,需要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课件制作上充分选取视知觉心理学元素。

(三)积极心理学元素

为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积极心理和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积极情感是学生认真揣摩学习美术技艺的原始动力,相关研究表明,拥有积极心态的学生,更容易面对社会挫折,更加有理想,做事更容易坚持,即使发生不良事件也能快速调节心态转变事件发展轨迹。美术教学承担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学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融入积极心理学元素,可以令学生的绘画作品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自主提升美术绘画技巧,积极研究美术作品内涵,更有动力创造出优秀的绘画作品。

(四)个性特征心理学元素

绘画作品能够呈现出创作者的个性特征及想要表达的思想,美术教学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学元素,包含不限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人格、性格特征、个人表达方式,在美术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是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挖掘学生的个性特征,多元化的绘画元素,可以由学生自行感悟,不应当予以干涉。例如教学一部作品时,不灌输作品本身的创作者思想和历史背景,让学生自行分析更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能力。

二、心理学元素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的路径

(一)以审美情趣为方向标

美术绘画的风格多种多样,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多采用新媒体教学,从绘画的基本技艺、绘画的历史背景、绘画的风格文化、绘画的表现手法等多种不同维度,为学生展示丰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从中自行感悟,培养主观判断力和审美情趣,不能以偏概全,用个体作品的内容限制学生的技巧、视野思想的发挥,对作品的初步认识和审美定位决定了学生以后的美术造诣。美术教师应当向学生传输“人品即是作品”的观念,让学生创造时先对创作品进行立意,然后用绘画的方式将中心思想表达出来,不能固定住学生的思维,要不断帮助学生认识到内心世界,充分发挥想象力去创作,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色彩和动画图像的设计

在美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要注重使用电脑技术,保证就是页面语言设计和教学内容高度匹配,采用“0.618黄金分割”的图文比例构图原则,清晰划分构图的主次关系,图片整洁有序,给学生传播多层次、空间感强的艺术作品。教学时应当化繁为简,强调重点学习内容,线条的粗细、实线虚线、色彩设计,都会给学生不同的感观。此外,美术教学课件的动画图像也必不可缺,很多抽象化的内容,可以采取动画设计,传达绘画的主观意识和独特画风。色彩节奏的设计应当交相辉映,色彩搭配和谐,体现空间美和审美情趣。

(三)贯彻积极情感的美术思想

积极心理学元素的应用,首先要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包含了美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程度,完善对绘画作品的点评机制,充分评价学生的优缺点,还要注意学生的性格差异,选择适合该学生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尺度。其次,要让学生高度参与美术教学,从美术作品的选题、鉴赏、辩论等,多为学生创造和发言的机会,可以一方提问另外一个回答,也可以组织小组辩论赛,学生有足够的参与度和思考力,才能不自觉进入积极教学情境中,尽可能发挥出最大的绘画天赋。

(四)激发个性特征的绘画天赋

新课标的改革要求学生就是能够个性化发展,美术教学的目的是教学出优秀的、有独立自主意识、有创造性意识的学生,选择学习的作品应当丰富全面,为学生开阔视野,让学生甄选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分析解说和绘画模仿,真正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美术教师可以划出教学作品范围,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将有共同兴趣的学生调在一起完成美术作品资料搜集、美术鉴赏、绘画作业材料收集及绘画作业的分工协作。学生可以在开放式的美术作业环节中,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特征的工作环节,提升团队协作力、沟通力、荣誉感,充分激发学生潜能。

三、结束语

美术教学的教学目标代表了不同时代的文化诉求和思想诉求,美术教学的心理学元素全方面搭建总结了现代学生最需要的绘画品质和综合素质,本文在阐述绘画、视知觉、积极心理、个性特征的内涵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审美应用、动画设计应用、积极情感应用、个性特征应用的教学路径,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充分认识到心理学元素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挖掘学生的绘画天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美术教学成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李新.中国艺术心理学“三大体系”建构路径初探[J].中国文艺评论,2023,101(3)

[2]黄曦农.基于全面发展观的高校美术教学分析——评《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J].中国教育学刊,2022,111(9)

[3]张瑞海,李勇.基于心理分析的中学生美术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探索研究——评《美术心理学》[J].中国学校卫生,2021,1763(11)

作者简介:张丽云(1971.12.23)女,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硕士,集宁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