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维护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7
/ 2

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维护技术

李静1,王晓丽2

  1. 身份证号:150428198801250083
  2. 身份证号:152627198504024924

摘 要:电力工程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电能已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消耗能源,人们对电能的应用逐渐依赖,并且对电能系统运行的稳定与安全非常关注。当前,我国电网建设采用更为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并在电力工程中充当着维修技术的角色,自动化维修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电力工程维修效率,对节省成本的投入有很好的效应,但在维修技术应用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更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维修技术;现状研究;发展展望

引言

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电力工程自动化维修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是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多种功能强大的技术综合研发而成,在电力工程中能够对电力设备进行全面实时监控,对发生的电力故障问题实施自动分析,为维修技术人员在掌握设备运行情况以及故障发生原因提供更有利的信息资源,大大提高电力系统故障维修效率,为电力系统运行稳定、安全提供更高保障,对提高电力工程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维护技术的现状研究

1、电气自动化设备多样,维护的可控性差

从目前来看,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型号、质量繁杂,每种型号的设备都有相应的操作和维护要求,这就对维护人员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之后,对于操作和维护人员来说需要进行培训,来学习该种型号的操作和维护知识,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电气自动化设备和操作系统更新较快,这就导致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进行培训,由于时间仓促,导致对设备了解不深入,如果设备出现故障,维护人员很难立刻判断出设备故障原因,对设备维护工作的可控性较差,容易在维护中出现操作失误的状况。

2、电气自动化设备设计没有统一的标准

从电气设备市场情况来看,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设计上缺乏统一的标准,设备的型号多样,在设计上,每个生产厂家的设计原理以及设备的接口都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维护中,维护人员必须要按照设备说明书对设备的每一部分进行细致的了解,如果设备出现故障,相应更换的元器件必须要与该型号的设备吻合,就使得设备具有独特性,生产厂商的元器件价格较高,导致了维护成本的提高,从而降低了维护的效率和质量。

3、电气自动化维护技术缺乏完善的制度

随着电气自动化维护技术的逐渐成熟,对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有了相应的制度,主要是对设备的制定维护计划,维护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维护,如遇到突发状况,也有相应的抢修措施。但在维护制度中,却缺乏对设备运行状况的记录,电气工程的设备较多,维护人员对于每个设备的每个部件的使用寿命掌握不细致,在设备发生故障时,也很难考虑到这一点,因此也不能在定期的维护中提前制定措施,来防止故障的发生。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维护技术的发展展望

1、电气自动化维护的针对性提高,受质量、环境等因素的影变小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健康”状况的差异性这一客观因素没法改变,当前工业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正在寻求对主要关键零部件开发出状态监测、状态诊断、状态维护的技术,这将成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维护技术上的一大趋势,这一技术的发展就可从根本上解决设备“健康”状况差异性问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维护针对性得以提高,受质量、环境等因素影响变小。

2、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维护日益趋向平台化,简单易操作

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微软公司WindowsNT系统等技术的面世,规范了电气自动化的控制平台及程序语言,实现了兼容性。微软公司推出的WindowsNT系统、Internetexplore及WindowsCE等形成了当前企业在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的重要基础。基于上述技术建立起来的控制平台主要依托于PC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其功能。这种控制系统具有很高的集成度,其控制简单、运行便捷。因此基于PC技术的控制系统及平台越来越多地被企业和生产厂家所接受和支持,从而实现企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维护趋向于简易。

3、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维护趋向于模块化、智能化

电气自动化系统趋向于采用现场总线结构,系统通过一根串行的双向传输的数字总线电缆连接,实现工业计算机、变频设备、智能仪器仪表、马达启动器、远程的I/O站、设备低压断路器等的连接。该方式能实现硬件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信息及时有效地进行传送,并能实现中央控制系统及时掌握各方面的运行信息,作出相应的指令。这种方式为整个生产现场全部设备的应用提供了便利,也实现了系统维护的模块化和智能化,利用系统检测设备可以直观的找到需要维修的问题模块。

三、实现展望目标的具体方法补充

1、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设备监测水平

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利用,加快了电气设备自动化维修技术的实现,并借助各技术功能实现电力系统远程监控,实时监测电力工程运行状况,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为维修技术人员提供更有科学依据的信息分析条件。我国虽然在高科技领域中加以足够的重视,但在科技研究上,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比如:电力工程中的监测设备、电力工程维修技术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所以加强对技术的研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为实现更高水准的监测效果以及维修水平,更应该注重培养专业研究的技术人才,加大技术研究方面的资金支持。

2、制定完善的维护制度

电力工程自动化维修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维修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对维修技术人员素质、技术、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自动化维修技术应用过程中,其相关制度也有一定的影响,若是维护制度不够完善,就会导致维修人员在工作中责任不明确、任务分配不合理、技术发挥不到位以及维修管理混乱,这对电力工程维修技术发展来说非常不利,即便是技术水平再高超,若是不得到重视,没有完善的维护制度,不能将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也不能保证维修技术水平能够得到正常发挥,所以在维护制度方面要讲究完善、合理、落实。维护制度中主要内容有:监测制度、故障分析制度、定期维护制度、责任制度、管理制度、抢修制度等,总而言之是以行为规范、认真负责、维修合理来提高维修效率、降低成本、稳定电力系统运行。

3、统一电气设备的生产标准,建立交流平台

电气设备型号多样,且元器件要由该型号的生产厂家进行提供,不仅提高了维修的成本,还为设备的维护带来了阻碍,因此根据行业的以及市场经济的要求,要在制度上要有明确统一的电气设备生产标准,从而使电气设备在原理、接口、元器件能够标准化、统一化,降低了维护成本。此外还要建立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内、国际的交流,实现技术创新。同时还要加强对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的适应电气设备自动化的发展。

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电磁学发展的理论到新技术的革命时期,是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的保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水平,保障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持续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景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维护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5).

[2] 胡泽良.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4).

[3] 张笑.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供热建设中的应用难点[J].山东工业技术,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