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改造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6
/ 2

电梯改造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徐国庆

  身份证号码:370112198401145130

摘要:我国城市化建设和我国电梯行业的普遍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电梯输出数量的增加和年保有总量的迅速增长,电梯制造业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通过相关行业数据的调查显示,我国会在电梯市场领域持续发展,并加大在电梯核心领域研发力度,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定期检查方式存在很严重的弊端,无法第一时间预警电梯故障,且通过人工检查判断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经验有较高的要求,导致对电梯实际故障情况的判断会出现偏差,影响最终故障的解决。因此,建立电梯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电梯改造;管理;维修保养;措施

引言

建议使用单位及电梯维保单位第一时间停用设备并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并联系设备制造方,由其提供技术支持或调派专业调试人员对该电梯称重系统进行重新准确校定,同时深入测试控制柜内电子元器件的动作可靠性。对该使用场所内其他存在类似安全隐患的设备也应进行举一反三自检整改,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定期邀请行业专家等进行电梯相关常识与应急救援内容的授课,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隐患发现、风险排查及应急处置能力。

1改造问题思考

1.1维修人员缺乏必要培训

落实电梯安全管理以及维修保养工作需要依托一支高质量、高素质水平的维修团队,但是由于当前电梯技术得到了进一步革新优化,其中的基础设施以及关键技术均得到了创新,但是相关维修人员、运维人员却未得到持续不断的教育培训,在运维工作中无法结合现有的装备设施来开展相应的维护保养工作。除此之外,部分企业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也会选取一些不具备工作经验的维修工来开展电梯维修作业,导致电梯安全管理工作还面临较大的隐患威胁。此外,部分检修单位、维护单位在电梯保养过程中,单方面认为只要电梯能够正常运作即可,未对电梯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有效管控,在日常运维管理过程中不注重预先维修、预先检测以及日常保养,不主动排除隐患,采取被动管理的方式,在出现事故之后才开展相应的维修管控,从而导致电梯使用效果不佳。

1.2改造过程不规范

在当下的电梯改造工程中,有很多电梯改造单位,都是打着电梯改造的旗号去拼装电梯。例如:某个电梯公司确定的电梯改造方案为控制系统驱动主机、钢丝绳导轨、轿厢层门限速器、安全钳以及缓冲器的更换。该过程意味着将整个电梯内部系统的所有功能系统都进行调换,改造过程变成了电梯公司购置以上零件,将其拼成一台新电梯。这种恶意改造不仅无法满足新时代对电梯的需求,还会导致电梯的整体性能和安全稳定性受到威胁。此外还有一部分电梯改造单位,在改造过程中不按照范围要求来展开施工,临时增加各种改造项目,这种情况的存在,就要求检测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防范,以免在检测人员提供了检验数据之后,又出现各种不必要的问题。

2电梯管理方法

2.1深度学习技术

深度学习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故障诊断领域的发展,为故障诊断提供了更多智能化的方法。基于知识的诊断方法可以在诊断过程中不断学习,扩充系统的资源库,自我提升,是一个开放学习的系统。随着系统的复杂性越来越高,诊断故障时使用这种方法的优势也越来越显著,因为它不需要建立关于对象的精确的数学模型。基于知识的诊断方法主要采用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深度自编码器等理论技术。由于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的数学模型的诊断方法依赖于模型的缺点,因此在故障诊断领域处于主流地位。在电梯故障研究领域,使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对电梯故障的诊断与预警已经被很多专业的专家学者认可。

2.2电梯关键部件运行可靠性分析

以制动器为例,选取历史故障数据进行运行可靠性分析。首先,移除原数据中的无效数据,如人为或外部因素导致的停梯时间、重复记录的维护数据等。其次,移除无效数据后,按照时间顺序对每个电梯零部件的故障数据进行排序,并将每台电梯各零部件所有的后一故障记录时间减去前一故障记录时间,得到所有电梯的零部件的故障间隔时间,将各零部件故障间隔时间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3完善制度

完善制度包括:①完善入岗制度。严禁未取得专业证书的人员进入相关岗位执行相关操作,保证所有参与电梯维护保养的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技术、素养,按照国家、行业相关规定,按照固定的流程定期按照电梯维护保养;②完善责任制度。要求管理部门引入安全责任制,对责任范围内涉及的电梯结合组别划分责任,各个部门、岗位在电梯维护保养中都要承担对应的责任,以此把握各个电梯的运行状态、寿命、型号参数要求、零件磨损程度等。

2.4加强电梯改造后的监督检验工作

在电梯改造之后,电梯的整体性能发生变化,此时就需要相关人员针对改造之后的电梯进行基本性能安全功能等各方面的检查,查看其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将电梯改造之后的综合效果反映出来。此外,在电梯改造之后相关行政部门还需要加强对电梯的监督,监督工作主要以电梯改造单位审查和电梯改造方案审查为主,对于其中违反了相关规定的单位要做到严加查处,保障改造电梯的各项性能安全稳定,避免出现问题对其产生不良影响。另外,电梯检测部门还需要在电梯改造过程中严加管控,结合国家针对电梯改造设置的检验标准来展开检测,保证所有改造电梯都能够符合《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标准和要求,维护电梯改造工程的整体质量。此外,在检验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电梯在改造之后的安全性和综合指标,加强观察被改造部分的实际运行状况。

2.5加强检验检测电梯安装过程

在电梯安装过程中落实检验检测工作,避免因为安装不合格引发安全隐患。首先,要检验电梯悬挂装置,尤其需要检测曳引绳的老化程度,避免在曳引阶段发生打滑和断裂等问题,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其次,需要检测电梯井运行环境,根据安装要求检测电梯井的湿度和温度等。此外,需要根据安装说明书检测电梯井的宽度和长度等。检测电梯井中预留的检测空间和安装装置等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此外,要检测电梯井的顶棚和墙壁等方面,顺利开展电梯安装工作。最后,要检测建筑物的稳定性,在安装电梯前检测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和承重性,以此为基础合理设计承重墙,并且需要落实加固处理措施。

2.6完善钢丝绳浇筑工作

在电梯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对电梯机箱或对重物装置的悬挂处理,此时结合钢丝绳的使用相对较为常见。在对钢丝绳终端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通常是结合浇筑法,在浇筑处理过程中,工程师以及检修人员需要对保护工具进行有效使用,由于在浇筑期间会结合含铅、含锡的物质,工作人员必须要完成非接触式作业。

结束语

总之,在电梯安全管理过程中,结合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优化维修保养策略是必不可少的,相关业主单位、责任单位应当明确各项管理规程、管理标准,结合行之有效的检修流程以及检修策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避免由于管理不到位而引发各种问题出现,促进电梯改造市场的稳定发展。该文针对电梯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点展开了思考,同时还针对电梯改造管理工作的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期待该次研究能为电梯改造业的稳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伍振雄.浅谈电梯安全管理方法与维修保养措施[J].门窗,2021(2):3.

[2]孟辉.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分析[J].商品与质量,2020(40):34.

[3]王武,范小龙.浅析电梯检验中控制系统常见问题和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20,12(2):188,191.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