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信息系统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刘莉 ,朱岩 ,孙晓娇 ,黄越玫 ,宋笑冲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邮编:066000

摘要目的通过信息系统,搭建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管理信息,实现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的全程、动态、流程管理,保证手术患者安全。方法依托有/无线网络与移动PDA、电脑设备,建立患者信息、携带物品、管道通畅、妥善固定等内容在病区、手术间、恢复室转运交接的信息化流程管理。利用消息推送,与手术麻醉系统、HIS、护理管理系统关联,完成患者手术不同环境的转运交接,对各节点数据进行工作量、工时、手术例数、手术间效率等项目查询与统计。结果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运行后,规范了手术室转运交接流程,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56%,每手术间每天使用量提升38%。结论信息系统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的流程管理能够提高手术室的管理效果,并有效促进手术室数字化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转运交接系统;信息技术;手术室;流程管理

引言

手术患者转运交接是手术室重要工作,是关系到正确患者身份、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等核心制度落实的重要内容[1]。我院有16个手术间,年手术量2万余例,随着日手术量趋于饱和,优化手术患者交接流程、加强全程流程管理、缓解转运交接紧张状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022年我院将信息系统应用于转运交接工作,配合移动PDA及PC设备、4G网络,建立转运交接流程管理模式,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1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的架构

转运交接信息系统架构由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组成。服务器端又包含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

系统采用多环节、多数据库无缝信息连接的模式,HIS、消息推送、移动护理、手麻的交接数据,通过患者转运交接系统连接起来,流程更加科学合理,护士从技术含量低,专业特性差的工作环节中解脱出来,能够节约交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2]。临床医生在his系统中提交手术通知单,系统自动在电子病历中生成手术医嘱,手术室进行手术安程后,病区护士完善术前准备,提交病区交接班单,HIS数据存储,通过交接人员PDA扫描患者腕带上二维码,传递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手术方式等数据源,进行交接入手术室,以交接时间节点为主轴,关联安全核查、器械清点、手术护理、手术风险评估、术中医嘱,完成患者入手术间、麻醉开始、手术开始、手术结束、患者出手术间的交接核查,以手术患者交接为主轴,构成手术安全管理模块操作流程,共同将手术护理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和自动化。

2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的实现

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共包括护理人员信息、护理电子病历、病区转移交接、手术室转运交接、恢复室转运交接、消息推送、查询与统计等7个模块。

2.1护理人员信息维护

建立护理人员字典库,便于管理员新增、查询、更新操作的进行;维护护理人员的姓名、院区、手术区、执照时间、电子签名等信息,输入工号即可带出护理人员信息,扫描腕带自动关联时间。

2.2护理电子病历

点击PC端及触摸PDA端电子病历,根据手术通知单及手术医嘱,在患者信息列表,输入住院号、姓名其中一个信息条件,查询符合条件的患者信息,进行患者评估并完成术前各项准备。

2.3病区转运交接

病区护士登录转运交接系统,填写交接单术前信息,与患者共同确认并保存。

2.4手术室转运交接

手术室护士站接到接患者信息后,关联转运人员工号,到达病区,确认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患者或家属签名。扫描患者腕带二维码,确认正确的手术患者;另外,通过患者交接单,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手术方式、手术部位、药品、皮肤、管道、饰品、影像资料,完成与病区、入手术室、手术间核对。手术结束,护士确认生命体征、管道、药品、皮肤、物品内容,出手术间。

2.5恢复室交接

入恢复室时,恢复室护士扫描患者腕带二维码,确认交接单上内容。出恢复室时,填写恢复室交接内容,送患者至病区,病区护士扫描腕带二维码交接。

2.6消息推送

需要接下一台患者时,巡回护士在PC端一键点击下一台患者手术通知单,推送接患者消息,器械组、高耗组确认后,手术医生、病区护士站、手术室护士站、同时收到同样信息,各岗位完成相应交接流程。

2.7查询与统计

系统同时设有打印及文件查询功能,系统的数据存储负责传递患者手术前、中、后各环节交接内容,如:药品、皮肤、管道、饰品、影像资料、时间节点等数据,统计各环节的时间、手术间使用率、准点开台率、交接质量问题等数据,采用异库数据关联技术,统计工作量、手术量、手术时长,兼顾多层次的统计,使统计既可以细化也可以按大类统计。通过系统严谨的岗位授权、信息痕迹追溯机制,做到动态控制、持续督导,流程管理。

3 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的应用

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上线一年以来,初始阶段重点解决与各相关系统数据的对接[3],大量的数据测试工作,多系统多界面操作流程优化,与麻醉单时间节点关联、增强无线网络信号、规范临床科室通知单等工作,上线4个月后系统数据趋于稳定,数据结构能保持精准度,成功实现手术各环节交接信息化,提高了转运交接安全。同时将手术室信息化系统融入到医院大系统中,开放手术室信息化系统,减少信息孤岛。为使用者提供移动端与PC端设备选择使用,保证了操作的流畅,搭建了手术平台互联互通高速公路。转运交接信息化前,交接经历病区、术前准备室、手术间、恢复室及ICU各区域,涉及环节多、人员多,一旦发生核对不清楚等问题,定位到相关人员追溯困难,更无法通过系统自动核对手术患者信息,交接各节点数据无法获取等问题均得到有效解决。

4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的效果

4.1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交接流程

手术患者需在不同环境中转运,同时伴随身份、病情、药品、物品等交接,环节多、内容多、频次多、人员多[4],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手术患者身份等信息和手术信息自动核对,转运内容信息化传递,关键节点信息化把控,转运全程动态管理,各环节指令借助信息技术落实统一性、正确性和及时性[5]。本系统上线后,2022年转运交接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2021年下降56%。

4.2减少连台手术间不合理闲置时间,提高利用率

通过使用移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流程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分析手术间不合理空置时间的详细原因。通过数据反馈,确定手术团队中哪一方问题,以便持续性质量改进。根据数据分析,加强针对性管理措施落实,平均每手术间每天使用量由2017年2.8台提升到2022年的4.6台,利用率整体提升40%。

小结

通过移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流程管理系统,提升护理人员的信息思维,依托互联网技术,减少纸质交接核对,强化医嘱唯一性,创新护理管理。流程上各节点交接工作统一了标准,加强了协作,保障了围术期的优质护理。通过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梳理、完善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工作中责权设置、制度建设、流程优化、节点控制,以实现转运交接标准化、一体化、精细化、流程化管理。

利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对人力素质、观念意识、推进计划、临床专业与信息专业沟通、硬件软件、多系统对接等工作要求较高,手术室也在不断总结经验,在更广泛的领域不断进行智能化探索。

参考文献:

[1]贾云,李萍,常健,等.择期手术患者实施全程流程式服务管理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7,32(20):68-71.

[2]刘洪,董军,于艳艳,等.介入手术患者流程交接的流程管理[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3):1-4.

[3]娄秋平.信息化管理在接送手术患者工勤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15(8):67-78.

[4]邹雨馨,谢朝,刘湘,等.放射治疗流程网络管理平台设计及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10):137-139.

[5]钟晓文,林凤英,庄绿美.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诊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9,11(1):29-32.

项目名称:多模态识别技术在医院手术室创新管理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编号:202101A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