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对荔波县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4

疫情之下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对荔波县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韦锦霜

贵州商学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14

摘要:新冠疫情影响下,许多行业都遭受了巨大的冲击,荔波县文化旅游景区,游客人数锐减,经济发展大不如以往。游客量影响当地许多第三类产业,面对新冠疫情的经济萧条,荔波县根据国家财政厅推出并结合自身发展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其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下文讨论了疫情之下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对荔波县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供参考。

关键词: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旅游业发展

引言

科学分析,务实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文化旅游色彩突出,以及有效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本文以樟江风景名胜区为该政策实施区域之一,通过研究相关参考文献,对其效果的相关数据进行重点调查分析,探讨该政策在疫情实施下的具体措施及延伸的问题,从而让其政策实施对旅游景区衔接文化输出发挥更大的作用。

2 荔波县疫情下旅游业及其财政总体现状

2.1荔波县旅游业总体概况

2.1.1 荔波县旅游资源的概述

荔波县旅游区整体分为三个板块:以喀斯特自然风光为主的生态旅游资源、以民族风情为主的特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主要分为八大自然景区与五大红色景点,自然景区分别为:荔波小七孔风景区、荔波大七孔风景区、荔波水春河风景区、樟江风光带、荔波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保护区、观音峰休闲度假区,红色景点分别为: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故居及其纪念馆、红七八军板寨会师纪念馆、黎明关抗日战争遗址、坤地红军休整地、穿洞抗战遗址。

荔波县旅游景区分布情况如表2.1-1所示:截至2022年荔波含有一个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9个3A级景区,一共含有57个景区,其中世界级景区6个,国家级景区23个,旅游业成为荔波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行业。

2.1.2 疫情下旅游业发展的状况

在新冠疫情没有发生之前,荔波县旅游发展速度较快,旅游总收入一直在逐年增长,特别是2019年旅游总收入为184.51亿元,同比增长30.16%,成为黔南州的旅游收入第一。自新冠疫情爆发后,2020年旅游总收入增速下降43.8%,游客人次相较于2019年下降近9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下降近80亿元,经济萧条。当时记得暑期在荔波古镇以前游客是需要坐到街边吃火锅等,但是2020年街上很是安静。2021年有所增长,旅游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数在省高质量发展绩效考评三类地区方阵中排位第一。由表2.1、2.2可知,在2020年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当时各地封管,即使到后期风险地区的人可以自由行动,但是还是严重影响到荔波县的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在吃穿住行游玩等服务类第三行业也遭受到重大的打击。

表2.1 荔波县旅游景区分布情况

5A

4A

3A

总计

1

2

9

57

年份

旅游总收入

同比增速

住宿单位

游客人次

同比增速

GDP比重

2019

184.51亿元

增长30.16%

887

2195.8

增长35.9%

52%

2020

103.78亿元

下降43.8%

687

1251.96

下降42.98%

49%

2021

159.63亿元

增长53.82%

887

1945.63

增长55.41%

57%

数据来源:荔波县旅游局、统计局、财政局 自行整理

表2.2 荔波县旅游财政支出情况

年份

财政在旅游业中的拨款

第三类产业增加值

第三类产业占GDP比重

2019

55357704.5

46.52亿元

66.2%

2020

17631654.5

45.96亿元

67.6%

2021

10403744.4

50.30亿元

67.4%

数据来源:荔波县旅游局、统计局、财政局 自行整理

2.2 疫情下荔波县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

2.2.1 财政政策

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将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七个行业企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新增留抵退税1.64亿元。

旅游专项资金。旅游专项资金包括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旅游产业发展专项经费、旅游业管理与服务专项支出、旅游文化专项资金、旅游文化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等。《贵州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手段建立一批示范性经营项目,全面发挥地方债和基金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市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鼓励旅游企业开展旅游包车包机,并给予流动资金支持,拉动了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其中,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对旅游形象宣传、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旅游文化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大型旅游企业的发展和重大旅游项目的建设。其中2022年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5666594.4元,实行的一级项目13个,二级项目3个,财政拨款8867022元,省级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3265414元,占项目支出的23.97%。

在2022年五一期间,凡是到荔波县旅游游客,小七孔等11个A级樟江风景名胜区景区门票免费,6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凡是广东省来荔波旅游的小七孔门票免费,学生一律凭借学生证门票免费。

五一假期荔波旅游复苏,游客如潮,游客人次突破39。86万人次,旅游收入2.52亿元。

2.2.2 税收政策

只要符合《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植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规定,属于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等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就可以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在2022年12月31日前,可以按照当前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或50%。抵减应纳税额。(采访相关工作人员得知)例如在2022年新开了一家餐厅,凡是符合公告要求便可享受该政策。

税收和费用的优惠。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除了对国家鼓励的旅游项日实行免二减三的所得税优惠外,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于旅游企业发生的宜传费用,可计入企业成本予以扣除,发生的研发费用实行加计扣除。费用方面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对旅游用车减免公路费,旅游企业排放污染物达到规定标准需要缴纳排污费的,缴纳污水处理费后,免征排污费。区域内的宾馆饭店使用水、电、气可享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价格政策。

2.2.3 其他政策

除了上文提到的政策外,对符合标准的旅游企业和项目还可享受中小企业发

展基金、小微企业扶持基金、扶贫开发和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的扶持,至2015年开始财政增加了企业发展基金,2021年企业发展基金为476665202元,用于支持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对于承办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公共服务方面的突出问题,由财政和承办共同负担,财政将用于发展旅游项目的资金拿50%,再由承办市集中一部分专项资金;增加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对重大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另外,新修订的《贵州省旅游条例》指出建立旅游资源开发经营退出机制,对旅游资源破环严重或长期闲置的企业将会失去开发经营权。

2.3 荔波县旅游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更真实的了解荔波县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意愿,本文对荔波县旅游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提高问卷的可信度,每个对象同时填写两份问卷,根据每份问卷的来源工和来源渠道将同一个对象的两份问卷筛选出水,然后对比每一个对象的两份问卷,如果两份问卷的相似度高,就作为本文的分析统计对象。通过筛选,有效的问卷调查一共179份,其中曾在荔波旅游过的有96份,据此整理出表。

根据问卷结果可知,在吃、住、行、游、购、娱中,对吃、住、行、购的满意度较低。在吃、住方面,最主要的问题是价格偏高、卫生条件差以及服务质量不够高:购物方面主要问题仍然是价格偏高,质量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交通方面,主要的问题是公交少以及景区专线少,同时也存在道路不畅、出租车等问题:关于景区,厕所问题仍然是需要着重改善的,数量少、卫生差、女厕不够用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景区环境、基础设施也有待提高;旅行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规模小、数量少和服务差。距离远以及知名度不高是导致部分游客未曾在山西旅游过的主要原因。在出游的一些基本问题上,78.16%的游容都选择自助游,说明旅行社的服务不能使游客满意。在出游时,游客更倾向于选择火车高铁以及汽车出行,在出游中,景区特色是最重要的,安全、价格、服务、食宿等方面也不容忽视。在调查结果显示全县旅游公厕仅存在67个,在荔波县城里面旅游公厕仅有6个,作为女性外出旅游时,免不了排长队的困扰。

表2.4 调查问卷结果

问题

选项

数据

问题

选项

数据

是否在荔波旅游过

50.84%

一般选择在什么时间出游



49.16%

五一等三天休假

43.58%

没在荔波旅游的原因(多选)

距离远

31.84%

一般选择在什么时间出游

国庆

40.78%

知名度不高

38.55%

旅游淡季

32.96%

旅游景点少

26.82%

寒暑假

37.99%

价格贵

26.82%

任何时候

16.76%

其他

25.14%

平时有时间

22.91%

22.91%

选择什么方式出游

随团出游

21.84%

选择什么交通工具

飞机

26.26%

自助游

78.16%

火车高铁

50.28%

怎么看待节假日景区门票打折或免费

非常赞同

27.37%

汽车

42.46%

赞同

23.46%

自驾游

36.87%

不太赞同

30.73%

怎么看待节假日高速免费

非常赞同

27.37%

不赞同

18.44%

赞同

23.46%

出游平时注重什么

景区特色

45.81%

不太赞同

30.73%

交通条件

53.63%

不赞同

18.44%

服务设施

45.25%

出游过程中哪一方面让你觉得不太满意

39.66%

价格

49.16%

51.4%

安全

37.99%

45.81%

出游过程中,交通方面有哪些不满意

道路不畅

40.78%

39.11%

公交少

51.4%

42.46%

出租车少

41.34%

37.43%

景区专线少

49.63%

其他

17.88%

其他

27.37%

出游时,游玩过程中有哪些不满意

公厕少

57.43%

认为荔波旅游社存在哪些问题

规模小

46.93%

公厕不干净

34.75%

数量少

45.81%

景区垃圾多

47.49%

服务差

30.17%

休息地方少

50.84%

不可信

34.64%

其他

26.26%

其他

26.82%

数据来源:附录一 调查问卷结果整理

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首先,厕所问题较为突出,厕所数量少,男女厕所数量分配不当,厕所卫生较差:其次,景区可供游客驻足休息的地方较少,休息座椅、休息亭数量少,缺完备的游客集散中心,部分景区还没有建立游容服务中心:第三,垃圾桶配置少,位置不合理,游客需要走很长的路才能找到个垃圾桶,导致景区垃圾多,环境质量差:第四,标识牌设置数量偏少且不规范,停车场数量不的,许多驾游的游客到景区找不到停车位

交通建设落后。在荔波现行仅有汽车客运站和荔波县机场,无火车高铁站。而在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会选择火车高铁出行,这也导致许多未来过荔波县旅游的人觉得交通闭塞,容易形成出行不便等情况发生。而机场的航班也仅仅只有五个航班:荔波--贵阳、荔波--重庆、荔波--成都、荔波--广州、荔波--深圳。大多数时候也因为天气等原因不飞。

3 财税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作用存在不足分析

3.1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投入不足

财政对于旅游业的投入总量不足。目前,荔波县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因为受预算有限、地方财力紧张的影响,对旅游业投入不足成为困扰荔波县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表2.1-3中第三产业2021年增加50.30亿元,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67.4%,服务业重点支撑全县的经济发展,在疫情下,从2019年至2021年财政对于旅游业中的拨款可知,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财政的拨款大幅度下降,也导致当时旅游业滞后。

3.2 财政税收政策对旅游业发展引导作用不明显

最近几年荔波县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例如设立旅游专项基金,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开发补助等。虽然近年来为支持旅游重点领域、关键项目的发展不断加大了旅游财政投入,但是目前也存在旅游财政投入引导性不够强,重点不够突出的问题。部分旅游投入的未能很好地选择重点、优质项目进行补助,强化资金引导作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益。资金使用方式创新不足,财政资金的支持补助方式创新不够,未能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旅游产业。税收作为政府调节市场发展的有效政策工具,需要引导旅游业向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目前税收政策缺三针对性,影响税收引导作用的发挥。现行税收支持政策除了不能覆盖所有旅游领域外,另外由于未考虑旅游业特点,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比较欠缺,旅游业存在着行业门类多,发展程度不相同,行业性质差异较大等特点,在不同阶段需不同的政策支持,但是这些因素在现行税收政策中末能得到充分体现,如不考虑这些因素,必然会导致税收政策不能满足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在现有税收政策中,对于旅游企业的支持还依旧停留在企业所得税与增值税的优惠上。财政政策没有及时发挥作用。在上面表中收集到的财政收支情况以及增长速度对比中可知,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地方财政,财政收入锐减,因为疫情防控,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活动放缓甚至停滞,对财政的负面影响较大,财源不景气,地方财税收入随之减少,人们的收入也随之减少,有许多待业在家的人,从而消费也随之紧缩。当时新冠突然来袭,许多超市等地物资一扫而空,从而出现了天价白菜等情况出现,导致许多人出现吃不起情况出现,如果当时财政税收能够及时出台政策,给商户优惠,可以减少发生。

4 促进荔波县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4.1 增加旅游业财政投入

财政降费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降费政策是指减少针对旅游业征收的有关行政事业类费用,当前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旨在从供给端降低旅游业相关成本。但是,目前,荔波县关于旅游行业的收费标准的政策并不多,也没有关于新标准的适用政策,因此,旅游行业的收费标准仍旧沿用原先工业或者农业的标准。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后,旅游企业就可以享受免交服务费的优惠。近年来,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为减税和降费,而荔波县的旅游业为经济支柱行业,地方政府应该更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降低行政性收费的力度。例如,对旅游景区的酒店免征收排污费而只需缴污相关水处理费等。

现阶段,财政投入是旅游业发展资金的主要源泉,应确保财政旅游支出稳步增长,将旅游支出作为财政经常性支出,有力保障旅游业发展。但是目前财政预算中旅游支出与其他行业支出相比古比较低,但旅游业所创造价值远大于其,旅游财政投入与其对国民经济贡献极不匹配。建议在预算支出中明确旅游业占比,而不是间接通过从文化业来合并计算,达到提高政府对旅游业资金支持目的。

4.2 优化旅游财政政策引导结构

根据目前财政引导领域结构来看,旅游业财政引导领域分为六部分:旅游基建、宣传促销、人才培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规划编制和信息化建设,优化引导领域结构。一方面,根据分析结果,显示旅游专项资金对旅游收入的影响最不明显,反映其主要投入单个旅游项目或个别旅游区域和领域,投入旅游相关领域有限。所以应优化财政政策投入结构,有侧重的基础上平衡分配资金,避免某些领域资金投入过多、其它领域资金不足。另一方面,荔波县财政投入约63%在旅游基建上,而旅游宣传促销、人才、互联网等领域投入偏少,支出结构严重不平衡。旅游各领域财政投入每年要保持适度增长,要保持平衡,合理侧重。加大旅游业人才,有助于提升旅游的服务和管理质量。加大扶持旅游重点企业力度,增强重点企业对旅游业发展贡献和引导作用

结束语

受限于自身研究能力、数据资料难以取得等,本次研究存在许多不足:一是荔波县关于旅游业数据统计资料、旅游业发展资料数量还较少,不能为研完整数据支撑。二是关于荔波县地方政府财政政策有效性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使得本文研究缺乏足够理论与实践支撑。三是受限于数据可取得性,实证数据采用是荔波县数据。今后,还将努力提高自身研究能力,掌握更多实时数据烫料,更深入分析与研究,提出具有更高操作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发展与完善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延菊.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 2007.

[2]林爱平.福建省文化旅游产业财政支持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9 (5): 39-43.

[3]林温迪.潮州旅游消费产业的可持续性财政支持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33(10): 114-115.

[4]凌强.日本实施观光立国战略对我国旅游业的启示[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2005, 26(1): 109-1l1.

[5]刘钰佳,秦远好,刘德秀.基于财政扶持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对策研究[J].区域经济,2015,26(1):142-144.

[6]卢学英,张建军.我国中小旅游企业的财政支持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4, 13(02): 55-58.

[7]司绪华,马晓冬.关于规避旅游项目重复建设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9,(1): 47-106.

[8]汤伊心.试论日本发展国际旅游业的经验及借鉴[J].前沿,2015,(9):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