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彩超在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心脏彩超在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张孝利

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  重庆  402760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彩超在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136例心脏彩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心电图诊断为心肌梗死、心肌酶阳性和临床诊断为心肌梗死的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6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使用同种型号仪器进行检查。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心脏彩超检测下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结果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彩超在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检查方法简单、便捷、无创应用价值确切,有助于明确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变化,早期检出心肌梗死,并判断患者病情变化。

【关键词】心脏彩超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1)是指冠状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完全

阻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心肌坏死。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逐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已能早期发现诊断,但对一些心电图来看怀疑是心肌梗死的病人,在基层医院没有开展冠状动脉造影的情况下,心脏彩超具有重要诊断的价值。本次研究对本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彩超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136例心脏彩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心电图诊断为心肌梗死、心肌酶阳性和临床诊断为心肌梗死的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6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52例,女性16例,年龄43~89岁,平均年龄为(66.0±23.0)岁。对照组男性48例,女性20例,年龄48~86岁,平均年龄为(67.0±19.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诸如年龄、性别、病例类型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使用同种型号仪器进行检查(彩色多普勒西门子ACUSONS2000超声诊断仪)。为了使结果具有准确性和客观性,选择1~2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且专业水平相当的医学影像师给出检查结果。根据现阶段国际通用的16节段左心室分析法对全部研究对象的心尖区二腔切面、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各个短轴切面、胸骨左室长轴切面进行检查,对研究对象的心脏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室壁节段性异常现象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心脏彩超检测下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汇总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心脏彩超检测下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见表1。

表1两组研究对象心脏彩超检测下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s

组别

例数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ml)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ml)

左心室射血分数(%)

对照组

68

68.12±18.45

21.31±10.45

69.97±8.12

观察组

68

92.78±28.65

54.66±18.75

41.54±6.58

t

7.713

16.634

28.152

p

0.000

0.001

0.000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的心肌梗死发病率有明显的提升,每年新发的心肌梗死患者至少在50万,而加强对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有助于改善预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取得一定进展,例如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核素分子影像学技术等,但是许多影像学检查因操作复杂、设备昂贵、检测费用高、有创等特点,限制了其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心肌梗死具有操作简单、图像清晰、诊断时间短、医疗费用低等特点,可以目前成为许多医院的心肌梗死患者首选诊断方法。

由于心肌梗死患者经心电图检测可以发现异常Q波现象,无典型的ST-T改变,故而临床检查中易受到心脏扩大、心脏移位等因素的影响,无法经过单一的心电图确诊。超声心动图是较为精确的一种检查诊断技术,其能观察心脏的多方面改变情况,全面检查心肌组织的运动情况、各个节段增厚情况等,并且能根据心肌超声回声情况判断心肌梗死的分期,能根据心肌超声回声判断梗死的大体时期,根据室壁形成改变和室壁运动判断梗死的部位,诊断价值高。心脏彩超是在二维断面上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可以直观的显示血流方向、血流相对速度,并且收集整理心血管系统在时间、空间上的信息,如血流速度、容积、流量、血管径、动脉指数等。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可以发现梗死区域与心脏功能受损状况呈正比,也即心肌梗死面积越大,心脏受损的程度越高。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结果表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时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液突然性的受到阻断,局部的心肌发生坏死,心肌出现顿抑,造成心脏功能损害,引起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其中以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的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心脏彩超在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应用价值确切,有助于明确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变化,早期检出心肌梗死,并判断患者病情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且心脏彩超检查方法简单、便捷、无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娜,周艳丽,季娟.心脏彩超在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性检测中的影响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5):166-167.

[2]贾晓慧.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时的应用价值探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9,40(08):173-175.

[3]寇会智.心脏彩超在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同步性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2):89-90.

[4]韩静,白蓉,贺江波.心脏彩超应用于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性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7):210-211.

[5]程娇艳.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20):179-181.

[6]涂睿.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21,42(13):136-138.

[7]孔冬梅.心脏彩超在心肌梗塞诊断中的应用及诊断准确率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07):30-31.

[8]吴琼.心脏彩超在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性检测中的临床作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8):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