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合唱训练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合唱训练方法探究

郝洪剑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巴音门克街道办事处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面对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带来的挑战,大力发展群众合唱艺术很有必要。相较于专业声乐艺术而言,群众合唱艺术是一种群众自发组织、自发参与的娱乐性文化活动,通过参与活动来丰富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对于我国文化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极为有益的。随着基层群众合唱艺术的逐步推广和发展,其中所存在的不足愈加严峻,亟待群众文化工作者正确认知和解决,加强群众合唱训练,帮助群众掌握合唱技巧,并且服从整体合唱安排,这样才能更进一步提升合唱效果,提高群众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合唱训练;方法策略

引言

新时代下,群众开始注重精神世界的建设,在追求美好精神文化的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新的文化交流方式,群众合唱就是一种能够引领社会群体正向发展、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创造良好社会效益的文化交流方式。群众合唱具有特殊的表演性质,能够拉近表演者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因而广大人民群众都热衷于参与群众合唱活动。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合唱训练的意义

其一,合唱训练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参与者的音乐素质、音乐欣赏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如,在《黄河大合唱》训练时,合唱队成员随着歌曲递进情绪愈加饱满、高涨,在动情处激动落泪,受到歌曲旋律影响,成员们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又比如,在《乌江三峡百里画廊》合唱训练中,这首歌曲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美丽的家乡景色,尤其是歌词的叠字、押韵等处理手法,将歌曲中的意境诠释得淋漓尽致。在带给群众别样视听感受的同时,也令群众沉浸到歌曲营造的审美意境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对于群众的音乐素质、音乐欣赏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其二,合唱训练是一项集体活动,可以增强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如,近年来网络上较为火热的“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通过专业编排和创作,在网络上发布了《春节自救指南》等趣味性极强的合唱作品,在带给观众丰富的观看体验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展现出当前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和意识偏差问题,通过合唱的方式生动诠释,对于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隔阂具有促进作用。

其三,合唱训练为基层群众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可以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潜力。而且当前我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对于优秀音乐人才的需求度与日俱增,通过合唱训练,可以挖掘和培养基层群众中的优秀音乐人才,为基层文艺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其四,在推广和组织合唱艺术的同时,还可以深度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增强群众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和喜爱,并践行到实处,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保护者。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合唱训练方法

(一)着重培养群众合唱意识

在进行合唱训练时,着重培养群众合唱意识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认识到,合唱中每个人的声音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但只有在团队合作的情况下,合唱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培养群众的团队合作意识,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声音在整个团队中的重要性。其次,合唱需要群众对音乐有基本的感知能力,包括节奏、旋律、和声等。所以,在合唱训练中,要注重群众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理解和把握歌曲的基本元素。再次,合唱不仅仅是唱歌,还需要掌握一些合唱技巧,例如合唱声部的分配、音高的掌控、唱法的技巧等。这就需要在合唱训练中,要重点加强群众的合唱技巧训练,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合唱技巧。最后,合唱训练中要注重合唱精神的培养,主要是指合唱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为了团队的成功而努力。所以,在合唱训练中,通过培养群众的集体精神,有助于合唱成员更加深入理解团队的重要性,懂得为了团队的成功而付出努力。另外,除了上述几点以外,还需要给予群众充足的训练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逐渐适应合唱的要求;通过不断地反复训练,让群众逐渐掌握基本的合唱技巧和唱法,提高合唱的整体水平;合唱训练中,要注重群众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合唱的美妙和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对合唱的兴趣和热情。

(二)加强音色和音准训练

1.听音训练。听音训练可以帮助合唱团队提高音准能力。在听音训练中,可以通过播放音调高低不同的音符来让团队成员感受和记住不同音调的高低位置。此外,可以通过让团队成员听唱一些简单的旋律并准确地模仿来帮助团队成员掌握正确的音高。

2.比较训练。比较训练是一种常用的加强音色和音准的训练方法。可以让团队成员听两个不同的音符,然后要求他们辨别哪个音高、哪个音色更准确,进而找到正确的音符。还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和反复比较来提高团队成员的音准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音准训练对于多数的业余群众而言难度极大,主要表现在对专业理论知识和乐谱理解存在障碍,所以采用专业训练方法是很难起到理想效果的。

3.音准训练。“柯达伊手势”属于音阶视唱手势,在合唱训练中应用,可以将无形的音调高低变成不同手势变化,进而将听觉差异表现在空间差异上,训练方法较为直观,有助于群众音准能力的提升,后续在合唱时依据手势变化来调整嘴型、发声位置,进而唱出准确的音。此种方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多听多练。

4.音色训练。音色训练可以帮助合唱团队成员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从而获得更加优美的音色。在音色训练中,可以通过让团队成员唱一些特定的发音练习来帮助他们熟悉正确的发声方法。同时,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发声方法所产生的音色差异来帮助团队成员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

5.合唱训练。在合唱训练中,可以通过团队合唱来加强音色和音准训练。可以要求团队成员在唱歌时注意掌握正确的音调和节奏,以达到更好的合唱效果。同时,可以通过不断地排练和演练来提高合唱团队的音色和音准水平。

(三)锻炼气息控制能力呼

吸是控制声音的重要因素。在合唱训练中,呼吸训练可以帮助合唱团队提高气息控制能力。一种常用的呼吸训练方法是深吸气后慢慢吐气。可以在训练中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深呼吸练习,如要求团队成员一起做深呼吸,或在唱歌时强调呼吸的节奏和力度。在发音训练中,还可以通过控制气息来调整发音,即让合唱团队在唱歌时,注意控制气息的流动,从而达到更好的发音效果。合唱团队在唱某个音节时,应将气息慢慢地释放出来,同时控制发音的力度和音调。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众合唱是一门散发着集体光辉的艺术。合唱活动需要集体的配合,一场完美的合唱表演需要各个声部的配合,同时,一场完美的合唱表演可以传递积极的能量,激励人们不断努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新时期下,群众文化中的群众合唱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群众合唱的兴盛正是人们参与和创造高品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强烈反映,发展群众合唱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发展群众文化,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小勇.南充市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与发展策略——以群众合唱为例[J].大观(论坛),2022(09):117-119.

[2]张晓琳.从群众性合唱的普及和发展谈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新思路[J].中国文艺家,2020(02):252.

[3]周蓉华.新时代群众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宁波市鄞州区“星光”合唱团为例[J].文化月刊,2022(04):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