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药学专业劳动育人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药学专业劳动育人的探究

孙敏

山东信宏仁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山东 255000

摘要:德技兼备的药学人才,除需要有扎实的医药学专业知识、过硬的操作技能外,良好的劳动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深入探索高职药学专业劳动育人模式,势必会让高职院校培养的药学人才发展更全面,更能适应当下医药行业的发展需求。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把握劳动育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做到日常、做到个人,统筹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力量,扎实推进落实劳动育人活动,为实现“健康中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人才发挥引领作用。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药学专业;劳动育人

引言

如今,国家大力倡导各个专业在充分分析专业本身与学情的基础上进行教法、教材以及教师改革,高职药学专业是培养与输出高素质专业技能型医药人才的重要阵地,这类人才在毕业之后会分散到医药行业中的各个企业、不同岗位,共同为推进医药产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贡献各自的力量。所以,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加强高职药学专业劳动育人的策略至关重要。

1高职药学专业教学现状

1.1学生学习能力偏弱

高职药学专业讲授药品及部分中药,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特点。高职药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以化学知识为基础,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偏弱,难以应对高难度的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

1.2实践教学涵盖范围广

在进行高职药学专业教学时,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典型药物的化学名称、结构、理化性质、合成方法、构效关系、体内代谢及用途,药物贮存过程中的化学稳定性、药物化学结构修饰方法和目的等,并开展稳定性、理化性质分析、化合工艺合成、药效学、药物服务、配伍禁忌等实验。

1.3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

高职药学专业与分析化学、仪器分析、药物分析等课程联系密切。现有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充分考虑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仪器分析课程应该与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开设,保证学生在开展药物化学实验、实践时对仪器原理有充分理解,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工作。

1.4人才培养体制缺乏多样性

目前,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通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思维及创新性思维的重视程度不高,最终导致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当前素质教育广泛深入的时代,社会与国家需要的是高素质、强技能的现代化药学专业人才。如果长期以来坚持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为我国新时代医药行业及医药研究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不仅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技能培养将受到严重制约。鉴于此,如果想要全面提升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市场竞争力,势必需要从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入手,将教学重心放置于学生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方面,在提高高职办学质量的同时,为进一步完成高职药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且夯实改革基础。

2“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药学专业劳动育人的策略

2.1全面优化实践教学项目

企业与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共同制订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与企业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有效渗透于日常教学的全过程中,以具体任务为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通过边做边学的教学模式,切实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解决问题。一方面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以企业具体项目为载体,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实践教学内容渗透进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中。在构建突出实践教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时,进一步对接岗位实际需求与专业教学要求,促使二者和谐统一,共同为实践教学目标的提升而服务。当然,高职院校与企业还可以联手合作开发实践教学所需的工学结合实训教材,最好是从高职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研发更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以便彰显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个性化与职业化,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高职可以将每个学年暑假的最后两周定为科技活动周。以学生的主要兴趣为参照,将学生分配到指定教师的实验室中,鼓励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参与科研项目。例如紫丁香叶的化学成分研究等。同时,在编制小组的时候,要尽可能打破专业的限制,最好是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混搭。在一个小组中,既有药学专业的学生,又有中药学或生物制药专业的学生;既有本科生,又有研究生;等等。诸如此类的小组分配,一方面,有利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在相互弥补、相互借鉴中实现每一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创新性。在高职药学专业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作为有效的指导者,起到良好的监督与指导作用。同时,在指导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培养并选拔出对科研兴趣较高且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今后的科研创新活动做充足准备。当然,通过该层次的综合实践项目,除了显著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外,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有利于为各种创新型竞赛培养与选拔人才。

2.2构建“三位一体”的劳动育人体系

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强,在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教育中,不仅需要传授专业技能知识,还要注重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的培养,这就需要全员共同参与,打破学校、家庭、社会的界限,形成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体、社会为平台的“三位一体”协同劳动育人体系。联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力量,将劳动育人贯穿学习生活全过程,共同营造有利于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劳动育人环境。

2.3制定高职药学专业劳动育人总体计划

高职院校要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根据学校劳动育人顶层规划,制定药学专业劳动育人总体计划。药学专业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不能只是一种理念,更需要将劳动育人培养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药学专业培育的是服务于国家卫生事业、服务于人民健康的医药技能人才,肩负着塑造医者仁心、品德高尚的医药卫生人才重任。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中必须要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为目的,充分挖掘人才培养过程中劳动育人元素并融入教学设计及技能实践中,实现劳动育人过程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

2.4将劳动育人融入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日常管理

高职药学专业的劳动教育,要注重贴近生活实际。统筹宿舍管理中心、教师管理中心、饮食服务中心等各方力量,鼓励药学专业学生积极参与校内环境维护工作、宿舍卫生清洁工作等,在劳动中体会劳动者的辛苦,在细节中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做事中学会做人,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在劳动中学会自立。只有将劳动育人融入药学专业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才能让劳动教育真正入脑入心,从而发挥其积极作用。

结束语

高职药学专业的学生,是未来促进医药行业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代表我国整体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提高高职药学专业劳动育人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基于行业与专业的要求,提升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将直接关系着该行业能否腾飞并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奇军,廖夫生,韦国兵.“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药学专业立体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0):2-5.

[2]刘欢.探讨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才智,2018(8):96.

[3]吴美珠,刘燕,姚伟生,等.药学专业医院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J].药学教育,2018,34(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