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模式对淋巴瘤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探讨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模式对淋巴瘤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彩云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内蒙  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 目的 探讨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模式对淋巴瘤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80 例淋巴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第1个疗程, 第2个疗程的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淋巴瘤化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整体护理; 重点部位护理; 淋巴瘤; 化疗;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淋巴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高热、 出汗、 体重降低、乏力等症状,给患者生活质量和家庭负担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且可以原发于身体任何组织,不同的病理类型,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原则也各不相同,给临床施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除此之外,由于淋巴瘤患者化疗周期较长,加上本身就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压力,大部分患者容易产生心理负担,降低治疗依从性[1]。 因此,给予有效优质的临床护理对淋巴瘤化疗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模式对淋巴瘤化疗患者治 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淋巴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 编号后按照奇偶性随机分为对照组(n = 40)和观察组(n = 40)。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14 例; 年龄19 ~ 53(29.36 ± 5.22)岁;文化程度: 高中及以下12例, 大专或本科24例, 本科以上4例。 观察组中男性23例, 女性17例;年龄 21 ~ 51(28.89 ± 5.46)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0例, 大专或本科 28 例,本科以上2例。 两组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恶性肿瘤化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 包括健康宣教、 用药护理、 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院外随访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模式干预,具体如下:①加强淋巴瘤化疗患者的整体护理工作。治疗前,协助患者完成化疗前的常规检查工作,发现面色异常、高热及其他过敏反应的患者及时上报处理;治疗后,持续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 ②疼痛护理。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分析引起疼痛的因素以及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的影响,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同时,在镇痛期间仍需要密切监测是否发生其他不良反应。③ 皮肤护理。化疗期间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容易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因此在治疗期间要做好患者皮肤护理工作,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穿着以宽松的衣物为主,避免摩擦损伤,出现皮肤瘙痒时,避免用力抓挠,可遵医嘱使用止痒药物或湿润剂等处理。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第1个疗程和第2个疗程的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和治疗,积极配合临床相关检查;部分依从: 治疗过程中遵医嘱用药的意识较高,但偶尔存在抵触情绪;不依从:治疗时经常不遵医嘱,甚至中断治疗。 ②采用WHO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简表(WHOQOL-BREF) 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社会关系以及周围环境,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佳。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 21.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 以 x ± s 表示, 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 n (%) 表示, 采用 x2 检验或秩和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第1个疗程、 第2个疗程的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n(%)]

时间

组别

n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Z

P

第1个疗程

观察组

40

27(67.5)

11(27.5)

2 (5.0)

-2.533

0.011

对照组

40

17(42.5)

14(35.0)

9 (22.5)

第2个疗程

观察组

40

22(55.0)

14(35.0)

4 (10.0)

-2.154

0.031

对照组

40

14(35.0)

15(37.5)

11(27.5)

2.2 生活质量

 干预后, 观察组的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社会 关系、 周围环境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时间

组别

n

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社会关系

周围环境

干预前

观察组

40

13.25±3.11

12.51±2.46

14.02±2.84

13.82±3.14

对照组

40

12.94±3.23

12.66±2.29

13.74±3.02

13.37±3.36

t

0.437

0.282

0.427

0.619

P

0.663

0.779

0.670

0.538

干预后

观察组

40

20.56±3.37*

18.89±3.34*

21.81±2.05*

19.87±3.40*

对照组

40

16.07±3.31*

15.75±3.13*

17.41±2.28*

16.88±2.76*

t

6.012

4.339

9.076

4.318

P

0.000

0.000

0.000

0.000

注: 与同组干预前相比, * P <0.05。

3 讨论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 对全身多个器官或组织均可带来较大的损伤,且临床症状多样化,给患者身心造成巨大的影响。  既往常规护理主要是按 照医嘱进行施护, 存在经验性、 流程化、 主观性等弊端,逐渐难以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近年来, 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模 式在临床上的应用优势逐渐凸显,目前在白血病、 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中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关研究 [2] 表明, 整体护理更加注重护理措施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从患者心理、 生理、 环境入手, 使护理过程的各个环节更加连续有序; 同时,在此基础上, 开展重点部位护理措施可以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在整体、 系统化的护理中着重解决患者的重点 护理问题,从而可提高护理干预的针对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第1个疗程、 第2个疗程的治疗 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提示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淋巴瘤化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这可能是因为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模式可针对化疗不 良反应进行预防性护理, 提高了患者化疗耐受性, 同时在一定 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 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等四 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表明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的实施对改善淋巴瘤化疗患者生活质 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这与王云英[3]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仅观察了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模式的近期效果,后续将继续对入组患者进行远期随访,观察该护理模式对 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综上所述,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淋巴瘤化 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明艳, 董利敏. 协同护理模式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生活质 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究 [ J] .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 25 (12) : 67.

[2]王玉玲. 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感染防护中的 应用 [J] . 山东医药, 2013, 53 (28) : 110-111.

[3]王云英. 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预防白血病患者化疗期感染的效果 [J] .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 21 (6) : 76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