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中专护理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1
/ 2

如何激发中专护理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

周琤

浙江省永康卫生学校  321300

摘要《儿科护理学》是中专护理学生必学的重要课程之一,但由于该门课程较为深奥,内容专业,理论性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容易接触到,因此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无趣和反感。本文即从学生自身特点和课程特点出发,提出了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如构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生互动、使用多媒体教具等。这些方法在实践中证明,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中专护理;儿科护理学;兴趣

引言

护理学是一门涉及到人的健康与生命的博大学科,而其中的儿科护理学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专护理学生的课程中,《儿科护理学》是必修课之一,但很多学生对于这门课程并不感兴趣,甚至会因此影响整个课程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激发中专护理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提高其学习效果,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实践教学环节

构建实践教学环节是激发中专护理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模拟儿科护理操作技能:针对课程内容和临床工作需要,可以设置模拟儿科护理操作技能的教学环节。比如,在课程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模拟操作等实践研究。

2.参观儿科护理设施: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儿科护理的了解和认识,可以安排参观儿科护理设施的活动。通过现场参观、观摩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难点、重点和注意事项等,加深学生对于儿科护理的印象和理解。

3.实践性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外,可以将相关实践性教学任务纳入课程安排中。比如,让学生到宣传母婴卫生常识的社区大型活动中参加义务活动,或者到医院内实习,搭配现代医疗设备和系统,通过实践来了解儿科护理工作和临床应用等。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儿科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4.相关案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儿科护理事件或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例如:“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腹泻、高热”等常见疾病的护理操作技能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

通过以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可以更好地激发中专护理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师生互动

加强师生互动是激发中专护理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如讲解、演示、问答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积极促进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促进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创新性的教学设计: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师可以创新性地设置一些课堂互动的活动,比如通过角色扮演、仿真情境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此外,建议在课堂中加入实际案例或故事,并鼓励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发言和讨论,以促进学生对于儿科护理学的理解和思考。

4.了解学生心理和学习需求:第一,教师应该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和进步,并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第二,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解决学生的困惑,让学生感受到关注和关怀。

比如,《儿科护理学》中像“消化系统疾病”等一些系统疾病重难点知识,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过程,需要教师有侧重的讲解,对于那些理论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强讲解和演示;对于那些思维敏捷但又思路混乱的学生,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来协助学生整理思路。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更好地加强师生互动,提高中专护理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使用多媒体教具

使用多媒体教具是激发中专护理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的有效方式之一,以下是一些建议:

1.制作幻灯片:制作幻灯片是使用多媒体教具的常见方法。通过制作图表、图片、文字等内容,为课堂呈现出更为生动、直观和丰富的视觉效果,更容易深入人心。幻灯片也可以用来演示相关的病例信息或实践操作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播放视频: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相关的视频素材来辅助课堂教学,例如儿童健康知识科普视频、儿科护理流程演示视频等。通过播放视频素材,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到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在互动中更容易加深理解和掌握。

3.利用投影设备展示:除了幻灯片的制作,教师还可以通过利用投影设备等展示工具来呈现课件内容。通过利用投影设备,教师可以快速切换不同的课件内容,比如图表、图片等,可以更好地展示具体的护理操作;同时,投影设备也可以添加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比如,教师在进行“儿童保健”知识点的教学时,可以使用一些互动性多媒体教具,如游戏和模拟软件等。这些教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游戏或模拟环节,使学生通过互动体验,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具,可以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中专护理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具要适度运用,不能过分依赖,还需配合实际情况进行元素选择,创新多样化地使用多媒体教具。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中专护理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儿科护理学知识,可以更好地加强师生互动,提高中专护理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姚珍.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的中专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教学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6(13):55-56.

[2]孔令红.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5):83-84.

[3]付利.中专儿科护理技能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1(07):3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