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项目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0
/ 2

结构工程项目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刘伟

341126197706050211

摘要:优秀的建筑主体结构项目的建设,要求对项目建设的全流程都要有深刻的认识,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在工程施工的设计阶段,运用新技术,确保工程施工的总体建设品质,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保障,让建设单位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在工程施工中的地位,提高竞争能力。文章对该建筑的主要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对该建筑工程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结构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工艺

引言

在建筑主要结构的施工中,综合考虑到了施工的品质和效率,在建设工期方面,一般都会采用流水的施工方式,从而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建设流程。一般情况下,在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施工中,应当遵守下列施工程序:在施工前,应对前期数据进行测量定位,在测量定位的时候,应首先跟进粘结钢筋的施工;该工作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安装施工模板和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完混凝土后,将立柱的模板拆下,并对混凝土进行严格的养护;其次是建筑主体结构中预应力钢筋的张拉,这一环节十分关键,必须按规范操作。

1结构工程项目的主要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1.2建筑主体结构逆向施工技术

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逆向施工技术是最普遍的一种施工技术,它的基本概念是:在建筑中,以中间支撑桩基础为核心,沿着地下室中心线,在施工的时候,以上部结构为支撑点,从下往上进行施工。将每一层建成后,再逐步累积,使其从地下延伸至地面,达到地面与地下相融合的效果。相对于常规方法,该项目提出的逆向施工方法在提升建筑内承能力的同时,减小地基的变形、沉降,确保建筑的地面与地下同步进行,提升整体建造技术的品质与水平。

1.2建筑主体结构控制施工工艺及方法

对于中国建筑来说,建筑混凝土质量高,对建筑混凝土的需求量大。由于国内大部分楼房均设有地下室,因而在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裂缝、破坏等现象,所以加强对楼房的施工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施工实践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高强度的水泥,并尽量降低其使用量。在工程实践中,应加强对混凝土构件的质量、用料等方面的管理,并循序渐进地改进施工技术,防止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

1.3建筑主体结构钢结构建筑施工方法

在结构建筑中,墙体,柱,梁等构件的受力性能取决于其所选用的钢筋。此外,由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作用,所以混凝土与钢筋的结合主要是为了提高钢筋的强度。为使钢筋工作顺利进行,应做到:(1)对钢筋材料进行选择。不仅要根据工程设计规范,对钢筋的尺寸数量、形式和规格进行清晰的划分和控制,还要从采购到使用进行严格的分类,以避免出现设计上的遗漏。(2)研究钢筋节点的构造方法。这与拉杆接头上的作用力以及拉杆的长度有关。对于22毫米以上的钢筋,采用叠合形式;在横向应力作用下,钢筋的长度超过22毫米时,必须进行冷轧。此外,还要明确钢筋的直径、结合部的定位与规范。(3)对钢筋进行捆绑。对钢筋的绑扎要有一定的长度及间距,对于钢筋的直径也要有一定的朝向。在捆绑过程中,必须使用十字形的锁固装置,并在捆绑装置完成后,将捆绑装置再次系固。

1.4建筑基础构件的施工方法模板

它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最有力的保证,也是建筑物地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混凝土工程中,在设置钢筋时,应注意材料的选用。在立柱上,通常使用加强筋;在构造柱子上,通常使用的是竹子和木料;钢架结构以竹材为主,竹胶合板应该作为大梁的屋顶,模板建筑中施工技能的关键主要表现在楼板的承载与拆除方面。其中,在进行支撑或施工的时候,要保证下端平整,避免混凝土的损失(流浆),并且,在施工的时候,要将装饰层的厚度预先设定为施工时所确定的参照值。在拆卸模架时,首先要确保其强度达到工程建设要求。在混凝土的抗拉性能达到规定的二分之一以上时,可将大多数的模板取下。在保证了水泥的强度达到规范要求,且保证了水泥的边角不被破坏后,即可将模板全部移走。另外,在拆模时,要与浇筑时同步进行,首先拆掉一次浇筑点,然后再拆掉二次浇筑点。

1.5楼板结构施工技术

在楼板结构中,以桥台模板为主体,适合于大跨度、大深度的现浇混凝土工程。平台模板是一种用于现场施工的大件模具,它由平台面板、支架及调整支架等构成。工作台模具可以划分成三类:悬挂模具、分析模具和柱状模具。悬挂模架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技术,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剪力墙结构。与常规施工模架比较,工作效率约可提升60%,并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负荷;其次,不受建筑高度不同的影响,可以按照建筑间距与厚度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大跨度、大厚度、板墙等建筑工程中,普遍采用了框架型模架。采用框架分析作为蛀牙的竖向承重构件,平台模板的板形和龙形框架放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的弦分析框架上。柱式模具是一种最基础的木质模头,应用范围很广,具有单一组合,整体移动,整体提升的特征。由于不受限于屋盖的大小及材质,柱式桥台上的模板承载的荷载能由梁柱直接转移到屋盖上。在浇筑过程中,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施工、浇筑后的感觉效果良好等特点。

2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2.1选择高质量的施工原材料。

21世纪之交,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尖端科技的迅速发展,建筑材料在当前的市场上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在高层住宅屋顶施工中,选用质量好的建材对工程质量有很大影响。比如,PPTE防水涂料是由聚氨酯和其他含羟基的聚合物前体进行缩合反应,再添加相应的填料、稳定剂、配体等制备而成的一种新型的防水涂层。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对应的综合压光工艺。该材料抗腐蚀性能好,可用于屋面防水。在工程建设中,要经过相关单位的多次审查,并要考虑到各区域的地质情况及天气特征,以确保工程建设中的设计方案的质量。所选择的建筑物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能经受住一定程度的地震破坏,以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2.2主体建筑排水系统的合理设计

为保证建筑不发生漏水,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必须进行相应的防水处理。总体而言,设计者在施工时,应该仔细研究本地年均降水情况,对高层建筑排水体系的排水速率进行合理的控制与限定,对排水通道的排水斜率进行科学的设计。作者认为,一个合理成熟的排水体系,将会对提高高层住宅的排水效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科学、行之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系统则是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只有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对其展开了严格的安全监管,并对其进行了定期的监控,一旦发生了问题,就可以立刻采取一种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应急措施,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确保施工的质量,从而让其达到了当地的房屋验收标准。

结语

在结构工程项目中,结构主体的施工质量是建筑的关键,对整个建筑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按照施工的需要,选择一种合理的、科学的、先进的施工方法,并将施工的每个步骤都贯彻落实,这样才能在推动建筑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覃始贵.对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2(16):27~28.

[2]詹利聪.探析结构工程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一体化的施工技术[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0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