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

薛璐璐

(天津音乐学院 300171)

摘要: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必修课。文章对党史中蕴含的内在精神特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进行探究,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推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落地。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

一、党史中蕴含的内在精神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创性、源头性、先进性和人民性。

(一)教育导向功能

学习党史,从多维角度出发,深刻体悟其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思想精髓,从而在精神层面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拥有正确的政治立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感悟共产党人的坚韧品格和顽强毅力,从而在思想层面上坚定对于我们党的信心,自觉提高政治素养。明确党史学习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导向引领作用,从而在精神层面把关、在理论上武装、思想上端正和信仰上坚定。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挖掘共产党人对于共产主义的向往和追求,从而在精神层面上为大学生补足钙,成为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教育激励功能

党史包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从而使受教育者的行为符合社会主流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强调通过价值引领,激励大学生怀揣赤子之心,从而获得更好的人生。“激励”与“使命”相伴而生,正是因为我们肩负使命,从而体现追求的价值,从而使得“初心”历久弥新。因此,学习党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进一步完善价值体系,从而激励大学生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三)教育示范功能

在大学生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旨在以历史的眼光和方法,引导大学生系统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从而坚持用正确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党史学习教育中包含着丰富的榜样素材,其中的教育意味体现在引导大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我们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落实立德树人。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挖掘出足够的生动事例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要用好党史中的生动素材,从而不断获得精神力量,进一步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

二、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指出:“要用好学校思政课这个渠道,推动党的历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应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自觉要求,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使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等深刻问题。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要始终坚持与思政课同频共振、同向发展,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研究,既是高等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学校培养全方位人才、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途径。

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对健全当代大学生人格、激励新时代大学生砥砺奋斗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石。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特质,有助于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深刻理解我们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更加明晰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精神支撑。

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融入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体系,有利于强化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激发青年学生实现伟大梦想的信心和动力。高校通过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融入党史内容,建立党史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在高等学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要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用。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其重要的时代意蕴。一方面有利于坚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当代大学生重温党的红色故事、重走党的红色足迹和践行党的红色精神,从中汲取党的智慧和树立正确的信仰,从了解党的历史到深刻了解党的抗战史、奋斗史等历史,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另一方面有利于强化大学生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党的伟大贡献和根本成就,明确自身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的历史使命,将党艰苦奋斗的过去与自己的美好将来联系起来,激励自己“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奋斗。

三、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全员参与,凝聚育人合力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的育人工程,教育主体涉及思想政治教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和组织者等,要想提升育人实效,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协同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需要高校内部相关主体广泛协作与配合,加快促进各类资源和力量的有机融合、联动协同,整合育人资源,形成校内育人工作联动的长效机制。发挥思政工作队伍重要骨干作用,激发全体教师的育人功能。基层党组织通过召开部署动员会、专题学习会、集体学习会等,扎实推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落地。

(二)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以党史学习教育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乃高校立身之本。党史学习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使命和重点内容,是立德树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步骤,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学习百年党史中感悟思想伟力,准确把握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加大党史学习教育力度,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把党史学习教育核心内容融入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充分挖掘各课程中党史育人要素,形成党史学习教育在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协同效应。使青年大学生真正树立起崇高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自己的理想主义信念。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畅通党史学习教育渠道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实践育人各环节。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深挖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发挥红色基因库实践育人优势,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学生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学习党史、接受教育、激发爱国情怀。同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在学思践悟的基础上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成为党史的传播者、宣传者。做到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创造力、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

(四)创新宣传方式,突出新媒体新技术宣传教育优势

充分利用好媒体对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至关重要。主流媒体作为传播正能量、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主要载体,影响力大、传播速度快,利用好主流媒体进行党史学习教育要在传播形式上、内容上创新。在教育形式和内容上,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中的红色基因,传统播报党史故事和实地实景实物寻访相结合,线上介绍党的伟大事迹和线下访谈英雄人物相结合,使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创新宣传方式,实现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联动,开设专题专栏,构建“报、网、端、微”等全媒体传播矩阵,营造浓厚氛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新”。切实加强大学生爱党爱国思想的培育,也能使大学生喜闻乐见地学党史、悟思想、强信念。

四、结语

新时代下,党史学习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学百年党史,进行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跟党走的信念,也是我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充分挖掘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规律,在宏观处着眼,在微观处落实,不断提升党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能动作用,讲好中国故事。共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新模式,培养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