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线路运维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低压线路运维管理

王辉刚

海南电网公司琼海供电局     海南 琼海           571400

 摘要:电力使用最广的是低压线路,它的运转,维护以及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为了可以在根本上处理现阶段农电低压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积累,对线路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做了详细解析,认真进行了总结,并据此罗列了几点关于进一步优化以及提升农电低压线路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的具体办法,希望可以给现阶段的的运营管理模式提供些科学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农电;低压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

        导言

        输电系统、变压系统、用电设备等等组成了农电网络,其内部复杂而且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此外,低压电路也是其重要的一个分部。事实上,农网低压线路于农村的电力业务发展也是及其重要的。故而,把农电农电低压线路的运行维护还有管理工作做好是一件大事,要事。

        1 低压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

        1.1 断路故障

        低压配电线路最常发生的就是断路故障。由于配电线路错综复杂,使电路产生电弧的可能性增的,严重的可能引发电火。可能引发断路的情况有以下几种:一是电线容易与锐利物体发生接触,或者说配电线路的运行环境不好,容易遭到外力干扰,稳定性差。这种情况通常都会伴随电路被损坏,也就造成电网系统运行效率低,影响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二是线路可能与一些自然界物质发生反应,受到影响。例如空中的电线与酸雨接触,埋在地下的线路长期与水或者其他土壤中的物质接触,从而遭到腐蚀,致使线路的绝缘层暴露在外,发生断路故障。

        1.2 过载故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用电器数量不断攀升,用电量也随之上涨,很多家庭用电设备线路没有具体规划设计,如果线路使用过长,截面过窄,很容易造成供电的超负荷运行,简单来说,过载故障就是指线路实际承受的负荷超过了线路所允许的最大值,导致线路瘫痪,电流通过线路传输时会产生一部分热量正常使用时一般会自行散热,过载情况就是超负荷的电流产生过剩的热量,线路温度过高,使绝缘体提前老化。低压线路主要与用电家庭建立直接关联,老化的绝缘体持续工作很容易发生自燃,十分影响配电线路乃至人身安全。

        1.3 短路故障

        短路故障也是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通常发生短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电线的绝缘层被破坏、电缆横截面积小、连接问题、电气操作违规。线路布置过程中容易发生刮蹭,使绝缘层受损,产生短路。电缆横截面积过小类似于过载情况,电线所承载的电路超负荷,致使绝缘体失效。错误的链接也可能造成短路。这些故障原因与管理流程的不完善有直接关系,尤其是低压线路管理没有专门的责任人,管理责任难以落实到实际,管理质量低,就使得低压线路故障时有发生。

        1.4 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就是电线受到破坏,接地线没能起到电线与地面绝缘的效果,导致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对地电流泄露通常分正常电流泄漏和接地故障电流泄漏。因为接地线与故障电线会产生放电现象,会致使线路温度整体上升,导致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1.5 漏电故障

        线路漏电的最常见原因就是线路绝缘体风化或老化,老化的线路暴露在外界,增加了线路漏电故障的发生几率。

 2低压线路运维管理
        2.1注重输电线路自身抵抗性的提高
        为了确保输电线路运维风险应对有效性,减少自然灾害对其安全性能的影响,则需要提高线路自身的抵抗性。在此期间,应做到:一是在应对雷击因素影响的过程中,应注重防雷设施的合理设置,并对防雷技术的适用性进行考虑,强化这方面的更新意识,促使输电线路运行中有着良好的防雷性能,为其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二是针对输电线路应用中的覆冰现象,可采用导线传输电流融冰、短流线路融冰等方法进行处理,逐渐提高输电线路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抵抗性,改善其运行中的安全状况,最大限度地降低线路运维风险发生率
        2.2增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可靠性
        输电线路施工计划实施中,其质量状况的好坏,关系着线路运行效果及应用价值等。因此,在应对输电线路运维风险的过程中,应对其施工质量可靠性的不断增强加以思考,避免加大线路运行风险[3]。在此期间,应做到:一是注重输电线路施工过程的严格管控,加强信息技术使用,提高信息化管控方式的利用效率,促使输电线路施工过程能够处于可控状态,为其施工质量的全面提高提供技术保障,丰富输电线路运维过程中的技术手段;二是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实施好奖惩机制,提高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及专业能力,促使其施工计划实施更具专业性,为该线路施工质量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础,高效地完成输电线路运维风险方面的应对工作。


        2.3合理设计配电网路线结构
        为了进一步提高配电网运维管理效率及质量,应合理设计配电网路线结构。配电网路线结构的架设非常关键,关乎着配电网效率的提升,若是未能合理设计配电网路线结构,便可能会影响配电网整体运行效率。首先,当前配电网架设范围愈加广泛,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配电网建设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因此在开展正式施工之前,设计团队必须做好设计工作,严格根据建设施工区域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地设计路线结构,并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模拟建设,分析其可行性。其次,在配电网网路设计时还应对当地用电需求进行评估,在保障正常用电需求的前提下做好造价控制。
        2.4加强配电设备管理和维护
        在配电设备运行管理过程中,设备是配电网电力输送的重要基础,在加强设备管理的工作中,须做好设备管理。在开展运维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合理评估各地区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更换过于老旧的设备;同时须定期检查,保障设备正常的运行状态。同时,各地区电力管理部门可适当引用现代化电力设备,提高电力设备技术含量,进而保障其性能更加稳定、耐用。此外,还可应用信息化技术做好设备的实时监控,在出现或即将出现故障时及时警示,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损失。
        2.5加强配电安全运维管理
        目前,我国配电管理部门在安全管理方面有所不足,多数运维管理工作人员没有严谨的安全防范意识,甚至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操作。因此当前相关电力管理部门必须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向工作人员开展相关规章制度的讲解,并阐明利害关系及责任划分,进而提升其安全防范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配电线路的运维与检修工作需要借助在线检测技术。在线检测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主电网,配电网应用还处在研究阶段,需要加大自主创新性力度。所以在未来配电线路的运维研究层次上,需要借助主电网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以降低配电网故障的发生率,从而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满足社会和国家以及人民对电力资源的合理需求。
        参考文献
        [1]谢世利.电网变电运维技术与管理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123-124.
        [2]何威赋.输电线路运维风险监测与控制[J].科技风,2019(34):168.
        [3]周强.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及运维管理控制策略分析[J].科技风,2019(34):184.
        [4]谌华立.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和运维管理控制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