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探究有效幼小衔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双减”背景下探究有效幼小衔接

朱燕君

清远市清新区第二幼儿园 511588

摘要:幼儿园升入小学这一阶段称为幼小衔接阶段,这一阶段,幼儿园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孩子们独立能力的培养方面,保证孩子们进入小学后更快,适应新的环境。由于小学和幼儿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只有培养一定的能力,才能在这个过渡阶段快乐度过。论文分析了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幼小衔接。

关键词:双减;幼小衔接;策略

引言:教师是否能有效在幼小衔接这一个多阶段培养孩子们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孩子们进入小学之后是否能顺利转变。在幼小衔接层面,教师要把能力的培养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和教育活动的各个领域中。把握好随机教育的契机,从习惯的培养、能力的养成、想得灌输各个方面入手,为之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良好的倾听和观察能力

进入小学之后,学会倾听和善于观察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一旦缺乏倾听和观察能力,就可能导致学习跟不上。小学低年级阶段,仔细听和仔细看是老师经常强调的习惯。这一阶段教师会利用孩子们好奇心强、喜欢游戏和喜爱故事的特点,将学习内容融入其中,一方面保证孩子们充分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最大限度吸收知识点。久而久之,有意注意的意识会越来越强烈,这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标志[1]。所以幼儿园教师应该适当延长教育活动的时间,采取适当的措施让幼儿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比如在开展关于消防安全的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邀请消防员到教室里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同时展示各种常用的消防设备,比如幼儿园的消防栓,说明消防栓的重要性、消防栓的组成以及消防栓的使用方法。活动中与孩子们充分互动,这一阶段的孩子回答问题的意识很强,可以通过设置难易适中的问题激发求知欲,保证教育活动的质量,提高大班孩子的安全意识。

二、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学校没有保育员和生活老师,甚至有些学校要一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可见治理能力对他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只有具备足够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更好的照顾自己,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作为幼儿园教师,在大班阶段必须加强自主能力的训练。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幼儿园内和幼儿园外两个场所进行,在幼儿园里,渗透于各个环节,尤其是自主吃饭、自主穿衣和自主上厕所的能力。多对幼儿进行鼓励,开展自理能力竞赛活动,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还可以让大班的孩子打扫卫生,增强劳动意识[2]。在幼儿园外,要向家长提出适当的要求,让孩子们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习惯。

比如,教师可以针对大班孩子开展一次“自理能力大赛”,包括穿脱衣服、整理书包、整理书籍、叠被子和叠衣服等等。考虑到大班孩子的能力比较强,应该适当提高难度,将脱下来的衣服反过来,再让他们进行判断和行动。通过比赛,孩子们不仅能意识到自理能力对自身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性,而且能力能得到质的飞跃。

三、加强任务意识的培养力度

幼儿的任务意识是非常弱的,大多数孩子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作为幼儿园教师,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让他们能顺利进入小学学习和生活是他们的职责和义务。小学教师不能开展一对一的学习和生活指导,往往是通过布置任务让他们掌握一些知识。一旦孩子的任务意识差,就会严重影响任务的完成进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拖延症,跟不上进度,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不利于之后的学习。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还要重视规则意识的培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进入义务教育阶段之后,遵守规则更加重要,要是要灌输每一个人都是班级一分子的观念[3]

比如,在母亲节来临的时候,幼儿园教师可以特意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介绍母亲节的来源以及分享向母亲表达感恩之情的方法,当幼儿有了一定的灵感之后,布置任务,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例如,制作贺卡、录制感恩视频、跳手势舞等等。为了给妈妈惊喜,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向爸爸寻求帮助。布置幼儿感兴趣的任务,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完成,不断增强任务意识。

四、重视家园合作

要想在幼小衔接阶段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仅仅依靠教师一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发动家长共同努力。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反馈幼儿的发展情况,以及幼儿园的教育宗旨等,以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为目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家园合作的价值。有的家长育儿观念不正确,对孩子过于宠溺,总想着家长代劳,反而导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产生懒惰的心理。所以教师要向家长传达正确的育儿观,应该严慈相济,与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与教师统一战线。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必须要重视的教育工作,幼儿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帮助幼儿提高各方面能力,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创新方法,采取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培养和锻炼,发挥社会和家庭的价值,以便于提高幼小衔接的教育质量,保证幼儿以积极的心态进入小学。

参考文献

[1]程美好. 活用行知教育思想 有效助力“双减”落地——浅谈“双减”背景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C]//.生活教育学术论文.[出版者不详],2021:127-128.

[2]王静.“幼小衔接”的有效策略分析[J].智力,2020(04):195-196.

[3]袁丽峰.对幼儿园与小学教学衔接的见解[J].读写算,2019(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