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字失语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浅析“文字失语症”

杨爱萍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 抚顺  113000

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通过语言表达,人们才能相互认识,相互了解。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世界以及经济、就业、学业种种压力的影响下,使得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日益减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难有逻辑并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种现象则被称为“文字失语症”。本文通过文字失语症产生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字失语症,产生原因,影响,对策方法

《说苑·善说》中说道:“辞不可不修,而说不可不善。”意思是一个人的言辞不能不修饰,言语不可以不追求好的结果,强调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要性。中国青年报社曾以问卷形式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由此可见,文字失语的现象比较严重,必须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文字失语症产生的原因

1.对网络的依赖。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数量越来越多,网民沉迷于网络。与朋友聊天时,为了省事,就会选择斗图,玩梗的方式。当看到精彩的场面所发出的赞叹之词不是“yyds”,就是“绝绝子”。还有一些人喜欢跟风,放弃了自己的思考,喜欢模仿。当今社会,这似乎成为一种潮流。正是因为缺少了纯粹的文字表达,不运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长时间就会导致了“文字失语症”的产生。

2.个人自身的原因。不爱表达,导致语言表达能力的下降。时代高速发展,社会压力增大,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关系以及学业、就业、生活等压力时,人们常常会感到心力交瘁,无力应对。这时,人们往往会选择逃避,将自己隐藏起来,不愿意表达或不愿意去分享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需要表达时大脑里就会感到一片空白,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谈不上引经据典了。这种情况会让人感到焦虑不安,但却又无可奈何,这也是导致“文字失语症”现象产生的原因。

3.应试教育的固化。应试教育可以说是把双刃剑,它让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基本知识,提供了公平的竞争平台,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禁锢了思想。应试教育是从应试这一角度出发,学生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面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学生只会遵循所谓的“标准答案”,不能发散思维进行创新,不能灵活的应用文字来表达,所以这同样也是造成“文字失语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文字失语症的影响

    1.影响语言能力提升:“文字失语症”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善表达,导致在正式场合或是面试的时候,无法流利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出现语义不连贯,词语匮乏,语言平淡的情况,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工作学习中,也会受到影响,比如提笔忘字,也是因为过低的功能语言使用频率和过低的脑部语言思维刺激所致。因此,要想提高个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升自己的水平,必须要破除目前的这种困境。

2.文化传承受阻。语言表达是浪漫且自由的,它可以把任何美好的事物和情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诗词歌赋,更是寥寥数语,就能表达深刻的含义。但是“文字失语症”则阻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比如当看到桃花,梨花等百花竞放时,大家的赞美词都变成了“绝绝子”“好美啊”等,很乏味。事实上有很多充满韵味的诗句,比如“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等,生动形象且充满文化气息;当心情烦躁愁闷时, 也只能用“emo”“神烦”等词来表达,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或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等贴切优美的诗句却没有了用场。诗词歌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学生理应承担起发扬光大的责任,不可因为“文字失语症”而放弃传承。

三、应对措施和方法

1.增加阅读量和练习机会。面对“文字失语症”严峻的现实,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有所行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阅读量,在阅读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将好词好句记录下来,提高对语言的鉴赏能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阅读经典,激发感受力和想象力;还可以通过观看电视节目进行学习,比如《主持人大赛》《中国诗词大会》等等。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要积极主动的去锻炼,让思维保持活跃,尽力减少网络词的使用,否则即使胸有丘壑,也言不由衷了。要积极参与演讲辩论的活动,只有多练习,才能驾轻就熟,写文章时才能行云流水。

2.规范网络语言

“文字失语症”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网络热词的出现,因此必须对症下药,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网络词语对语言的发展有利有弊,有很多词已经被收入到字典中,如《新华字典》(第12版)收入了“点赞” “刷屏”“卖萌”等词。新改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也增添了“共享经济”“移动支付”等词,但是还有一些词如“绿茶婊”“7456”“酱紫”等,则略显低俗。尤其中小学生没有掌握规范的母语,整天沉浸网络语言中,久而久之,与自己的母语产生文化隔阂,成为在碎片化的网络用语、光怪陆离的网络符号、生搬硬造的网络新词中间来回穿梭的文化“流浪汉”。因此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网络语十分必要。

3.学校教育政策的适度改变

应试教育思维的固化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因此应当从孩童抓起,否则一旦思维模式固定,就很难更改了。在小学期间,就应该增加相应的课程,锻炼学生自由的发言,不要束缚与限制。在初中和高中阶段,重点通过自由演讲和辩论赛作等形式进行锻炼;大学阶段是关键的阶段,学生处于自由的状态,他们更热衷于网络热词,所以学会自主学习,参加演讲活动,减少短视频的浏览,加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社团就显得尤为重要。若能做到这些,则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根除“文字失语症”就有可能变为现实。

结语:语言交流意义重大,小到日常,大到国际外交,都需要语言的表达,但是“文字失语症”让语言表达失去了魅力,甚至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受到阻碍,因此解决文字失语的问题已迫在眉睫,我们应多角度出发,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相信慢工出细活,久久为功,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收到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晓慧. 我国青少年应试教育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研究[J]. 报刊荟萃, 2018(3).

[2]沈爱国, 徐汇紫琳. 文字失语症:互联网时代语言表达困境分析与对策[J]. 传媒评论, 2022(12):3.

[3]汤文靖.对低俗网络用语说“不”[N].光明日报,2021-12-22(13).

[4]周颖.“文字失语症”需要长期的涵化过程.红网,202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