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有色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研究

刘启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摘要:我国大企业数量是非常多的,我国的铝挤压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是用于建筑的或者用于工业的。有色金属成为当代生活当中的必要品,成为了重要的材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这是其他工业行业所不能生产所不能替代的,而且我国的有色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在逐渐的成熟,并且装备已经变得越来越先进。因此文章对有色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相关研究作出了以下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有色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方法研究

引言

金属合金分为了有色金属以及黑色金属,这两种金属黑色金属有一定的质感,并且它的导热性能和延展性能非常良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应的金属材料成型加工设备的升级,金属合金材料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了。由于机械制造和装备制造工业提供的金属合金材料具有很好的可塑性,有着价格合适性价比高经久耐用等等优良特点,使得它在市场当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定。

1有色金属加工情况现状

我国的有色金属行业通过多年以来不断的探索以及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较为完整的系统,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有色金属的产量也随之获得一定的提升,甚至已经逐渐上升至世界前几位。产品规格随着产量的发展也变得多样化,甚至能够逐渐满足我国当前很多产业方面的用料需求,在一部分材料上用于出口。通过我国相关工作人员不懈的努力,在各个工程领域的发展当中,铝合金材料已经成为主要的研发对象,并投入到工业生产当中。尽管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有色金属加工行业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会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拿铜的产量来进行比较,在建国初期我国的铜年产约为0.2万吨,改革开放初期的生产量已高达20万吨,到2014年,我国的铜产量已经到达178万吨。特别是近10年铜的产量在成倍增长,而我国却是一个铜资源匮乏的国家,已探明的铜储量仅占到世界铜储量的4.3%,这样的情况必然会带来资源等方面的危急。并且如此高的产量已经完全的盖过了我国对于铜的实际需求,严重的产能过剩,必然对有色金属行业的市场发展造成一定困扰,铜的主要消费需求在于电力、电子、房地产等行业,而消费增幅远不及产量增幅。在如此高的产量使中,我国这个铜资源匮乏的国家已经连续近10年占据铜年产量第一的位置。并且每年还要进口约800万吨的铜资源,导致铜加工产业出现了严重的结构问题。

2 有色金属材料加工特性

针对有色金属材料开展加工工作的过程相对复杂,特别是新型有色金属材料的类型较多,且对于原本的材料具有更加显著的延展性特点,同时化学性质更加活跃,光泽度和色彩明亮度更强。当前在市场上广泛应用的有色金属材料主要为非晶态合金以及记忆合金等,各类合金的主要特征之一,即为可以进行有效焊接,而焊接操作的本质在于将金属表面以及气孔消除,以提升材料的使用效果,所以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促使有色金属材料的应用效果得到提升。与此同时,金属的可塑性得到提升,其应用效果也就更加良好。对于可塑性加工来说,热加工为应用最普遍的加工工艺,可以通过热加工,将有色金属材料处理成为不同的规格和形状,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但是若热加工的温度不适宜,金属材料自身性质将能够发生改变,并导致金属材料机械强度下降,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由此,企业方面的经济效益将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在针对有色金属材料开展热加工处理时,必须科学把控加工温度以及金属变形时间,同时合理控制加工范围及尺寸,如果加工过程中出现不良情况,应及时明确影响因素,并及时进行合理的处理,以尽量提升有色金属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应用效果。

2 有色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2.1 电切割技术

电切割技术基本上可以视为我国有色金属成型加工生产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该项技术主要通过借助相应的切割设备对零件形状进行切割处理。其中,该项技术主要针对零件形状负极进行切割处理,并利用正极溶剂实现对有色金属的切割。结合以往的加工经验来看,工作人员在对材料进行切割时,常常会出现大量废屑问题,容易对有色金属材料的成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工作人员可以将零件与负极进行连接,通过两者间的缝隙实现对费县问题的有效处理,保证零件表面的清洁程度。在传统工艺当中,电切割技术可以通过放电手段实现对零件的优化处理。如通过选择相对应的介电流并设置电极线,通电处理之后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2.2 粉末冶金技术

对于有色金属材料成型加工而言,为提高有色金属材料成型加工质量与效果,工作人员可利用粉末冶金技术进行针对性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将有色金属材料加工成细小粉末。并按照零件生产要求对材料进行塑型以及烧结处理,保障材料可以达到特定的形状效果。结合当前应用情况来看,粉末冶金技术比较适用于金属小部件制造当中。根据实践应用反馈情况来看,有时候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期间通过科学运用粉末冶金技术不仅可以缩短制造时间,同时还可以加强制造产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3 锻造成型技术

锻造成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有色金属材料成型加工质量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生产人员应该严格按照锻造成型技术要求,在生产作业期间,应该不断优化铸造技术参数以及完善工艺方法,以确保有色金属材料锻造成型效果得以达到预期。需要注意的是,有色金属处于高温环境中,化学性质会发生一定变化。为防止出现不良问题,建议在锻造生产期间可适当加入压铸等技术内容,确保材料加工得以安全稳定进行。

2.4 模锻塑型技术

从客观角度上来讲,利用传统铸造成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受到高温环境的影响而出现质量缺陷问题。为及时解决传统技术存在的弊端问题,有色金属加工行业内部主张利用模锻塑型技术加工有色合金。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该项技术可通过借助模锻、挤压等流程完成对有色金属加工过程的有效处理。其中,在进行材料挤压时,工作人员应该对现场制造环境进行合理控制,确保其可以处于相对稳定的温度条件下,以防止对材料可塑性造成不利影响。结合应用反馈情况来看,工作人员通过科学运用模锻塑型技术,基本上可以生产出塑形度较高的零件,且零件结构具有较强的严密性。

2.5 连续铸造-轧制技术

连续铸造-轧制技术是近些年来新兴的有色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与上述技术相比,连续铸造-轧制技术所涉及到的能耗问题并不是很明显。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该项技术主要将金属加工成胚料之后,利用相应的铸造技术对其进行成型加工处理。等到其完全凝固之后再对其进行轧制处理,反复践行上述流程之后可得所需的金属零件。从生产角度上来看,连续铸造-轧制技术所涉及到的流程内容较少,且操作相对简单,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加强对生产环境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环保性、效益性的技术应特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机械制造和工业提供的有色金属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其市场地位也越来越稳定。我国是有色金属生产大国,目前拥有很多的技术装备,但与世界比较先进的水平仍旧存在有一定差距。而我国有色金属的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产品也比较单一,产品质量有待提升的同时,其竞争却十分激烈。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厂家,可以通过及时引入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通过设备改造及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开发相关软件,从而使我国的有色金属生产与加工,能够从技术和装备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并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霄峰, 李静怡. 有色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分析[J]. 产城:上半月, 2020(2):1.

[2] 李乐奇, 刘成祥. 有色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分析[J]. 中国金属通报, 2020(9):2.

[3] 王伟凡. 有色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探究[J]. 南方农机, 2020, 51(1):2.

[4] 马仕骏. 有色金属矿山机电控制技术与控制方式探析——评《有色金属材料的控制加工》[J]. 有色金属工程, 2020, 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