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水利站服务能力建设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基层水利站服务能力建设实践与思考

蒋位金

施甸县老麦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省 保山市 678200    

摘要: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在水利保护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由为地方水利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提供综合服务的各类组织机构组成的有机单位。除此之外,也是集建设管理服务和水利执法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单位。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基层水利服务能力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基层水利站;服务体系;能力建设

引言

基层水利服务站一般设在基层地方,以为基层地方服务为宗旨,不仅是承担基本用水管理和城乡服务的职能机构,还是城乡社会服务体系的主力军。在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想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服务水平,支持基础经济建设,就要将构建基层建设水利站服务体系作为目标。目前,正因为水利工程是服务三农发展的主力军,水利工程又具有实用性的特点,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此外,水利工程的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供水、农作物种植、防汛抗旱等,影响着基层服务的发展。近年来,许多基层建设着力于全面提升水利保护和服务基础管理,致力于提升制度服务、阐释公益功能、理顺管理制度、完善安全机制。基层水利建设服务站在此基础上取得良好成效,使得自然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基层水利站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些基层水利单位由乡镇直管,水利站工作人员也是由乡镇政府直接负责,但水利部门没有相应的管理权限,只是负责一些业务上的指导,致使基层水利单位与水利部门之间存在着一些工作上的脱节。由于体制的原因,水利站的工作人员更愿意接受乡镇上所下发安排的工作任务,部分乡镇的水利站员工的工作岗位较多,如土地、农林、民政等,而在实际的任务上却存在着整体工作复杂的问题,难以为继。在当前形势下,更多的岗位被撤掉或临时进行整改,致使水利建设和管理职能无法正常发挥。一些地区还将水利人员作为流动力量,出现工作上误调的现象,导致部分水利人员缺乏工作主动性,对突发的防汛、节水等水利问题难以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使整体的水利建筑、项目管理和技术受到严重影响。

水利管理主体队伍行政服务能力薄弱,问责能力弱也是水利站服务建设时出现的问题。由于乡镇的水利站管理体制是在短时间内进行的完善工作,村级管理和蓄水库队伍也刚刚成立,所以时常在管理人员身上出现缺乏专业技术技能导致水利建设问题现象的发生。还有部分地区由于受限,令原计划分配的人员在调配过程中分布不均匀,造成现有水利站人员技术力量不足,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不具备水利保护的基本知识,不能独立进行技术工作。此外,虽然在一些地方明确了相应的管理和责任,但问题依然存在,比如与乡镇工作联系不紧密、部分地市不关心水利资源、相关企业进行非经营性工作以及有关地区部门因裁员问题对部分员工进行转移,导致基层劳动力短缺,严重影响今后商务工作的开展等问题。

基层水利站服务建设部门的一些任务难度较大,但员工除了本职工作外,通常还要负责交通、土地、农业发展和金融等部门的建设任务或基层领域的其他工作,或担任合同制村干部对工作进行管理,导致水利建设工作的时间和质量受到影响。在一些地方,由于基础设施和设备的不完善,体力劳动无法满足劳动力的需求。使得部分基层地区已有超过百分之十五的地方水利保护机构还未设立独立办事处,致使当局状况不佳。例如,有些基层水利站基础设施大部分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因为当时的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令一些办公的写字楼质量不达标,造成倒塌。还有百分之五以上的水利站建设没有配备基本的办公设备,造成硬件实力不能够支撑整体的水利建设[1]

二.基层水利站服务能力建设实践与思考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在加强基层水利站服务能力建设的实践中,职工队伍在水利站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在站场支持、基层节水中占据重要的组成地位,也是全面落实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进一步发挥水利站服务功能,让当地水利站建设得到有效利用,就要积极创造工作条件,引导水利站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活动,逐步提高他们的技能,并满足岗位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经营水利保护站,建立强大的人才基础,同时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抓住水利工程改革发展的机遇,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如干部队伍的专题培训和知识更新,让他们通过视频讲座、培训教材、培训光盘以及订阅水利杂志等渠道,加强对水利管理工作的专业素养,提升技术和业务知识,强化专业的学习意识,切实提高对节水、用水管理和库存管理等专业知识的认知,提高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培养专业性人才,充分发挥水利站服务作用,推进水利工程的建设[2]

(二)建立水利站绩效考核机制

通过完善运用考核机制,可以在一定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水利站服务功能,支持基础经济的建设。与此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基层水利站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立足于组织、人力资源、业务、价值管理、设备和人才发展等方面,扩大绩效考核范围,让绩效评估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设施管理、档案管理、监测评价、工作制度等相关的水利站内部工作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的程序都有章可循。同时,当地相关负责部门还可以对各类基础水利站进行绩效评价,选择优质的水利站作为水利建设的示范站,推动水利工程的开发建设。此外,根据评绩效估结果,政府可以对基层水利站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便水利站可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履行其服务功能。另外,如果水利站连续一年的考核成绩都不合格,政府可以对水利站处以罚款,奖惩分明来支持水利站的绩效。

(三)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随着基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基层水利站服务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专业化、即时化和日常化。防汛抗旱、喷灌、微灌系统维护等公共或商业专业服务队伍和服务机构随之涌现,其中发展最快速的就是基层人民自发成立的水利合作社。长期以来,由于一些乡镇基层的水利服务站拆除,导致小型农业的水利工程管理缺位。这就要求相关的水利服务体系要加强内部的运行机制,创建相关的水利公益专业服务团队,让它作为水利服务建设的行政部门组织,负责水利防汛抗旱领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实施,主要负责清洗一些流域的漂浮物。此外,设立专业经营性质的职能组织,充分利用起如今的信息化系统。近几年,由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管理高端化和信息化的运作形式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这种形式主要提供设备维护、项目管理和员工培训等服务,商业对象不仅包括普通人,甚至包括一些专业实力较弱的简单水利管理部门,充分运用起社会性的投资,通过信息化的专业服务机构使水利服务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水利站的服务能力,将会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多个组织部和主要的公共利益部门参与地方基层巩固和改善水利安全的工作,切身关注广大人民的利益,注重饮用水安全,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投资体制机制和建设项目融资,加强地方基础技术咨询,完善管理制度并了解相关建设政策和制度的重要性,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长期运行,完成现阶段提高地方饮用水安全的任务,让基层水利站的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郭伟.基层水利站服务能力建设实践与思考[J].区域治理,2018(28):2.

[2]池苗苗.基层水利站水利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00(008):1529-1529.

[3]甘肃省水利厅.加强基层水利机构建设提高水利服务保障能力[J].中国水利,2011(23):14-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