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氧分压测定仪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9
/ 2

经皮氧分压测定仪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进展

张,霞   ,王桥容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整形外科,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氧分压检测方法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间于我院接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检查方法(对照组)与经皮氧分压检查方法(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下肢动脉病变筛查阳性率较对照组高,且与对照组差异显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可受益于经皮氧分压试验法,可进行准确诊断和有效监测判断治疗情况的工具。这种方法已被证明对预防和治疗患者的病情有积极的影响,提供更好的结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经皮氧分压测定仪;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临床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长期的高血糖,机体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其中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最主要的表现之一。通过动脉造影明确下肢动脉病变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是目前糖尿病足治疗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受影像学检查的限制,对于严重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患者往往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寻找新的有效指标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经皮氧分压测定仪(per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 assay,tcpO2)因其简便、快速、无创、重复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10-20219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49~82岁,平均(65.7±13.6)岁;实验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49~82岁,平均(65.4±12.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和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糖尿病并接受长期控制治疗;②患者有明确的下肢动脉病变;③患者有明确的下肢动脉病变表现(如: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减退或消失、间歇性跛行等);④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中的仪器有过敏反应者;②有严重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③有精神疾病者或不能配合检查及随访观察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测,实验组患者进行下肢动脉造影检查前接受经皮氧分压测定仪(tcpO2)检测。

1.2.1仪器和试剂

丹麦雷度1976年推出全球首台经皮监测仪TCM1,经过二十四年不断更新推出首款多通道经皮监测仪TCM400---无创、定量、动态监测组织氧分压的仪器,也是目前唯一可以直接反映微循环功能状态的监测手段。TCM400经皮监测仪采用Clack O2氧传感器,通过加热的电极使局部组织皮肤毛细血管床的血供增加,利用电极在皮肤表面可探测O2在人体皮肤组织进行扩散。

经皮氧分压(tcpO2)是一种无创、定量、动态监测组织氧分压的方法,也是目前唯一可以直接反映微循环功能状态的监测手段。与血压和血容积评估相反,tcpO2反映的是皮肤组织细胞中的(可供使用的)实际氧供情况。此外,tcpO2也对机体宏观循环的变化做出反应,例如:血压改变,刺激性操作等。因此,tcpO2监测成为评估外周血管疾病的有效诊断工具。经皮氧分压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目前已被认可应用于高压氧疗、不愈合伤口、外周血管疾病/肢体缺血、截肢范围判定、血管重建评价、烧伤、雷诺氏/振动综合症、皮瓣监测等临床应用领域,未来在重症抢救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1.2.2检测方法

使用tcpO2系统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进行检测。患者取平卧位,检查者站在患者身体侧方,用一只手固定患者下肢。取同侧的手固定在仪器上,另一只手抓住受检者手腕。将受检者的手腕放置在仪器的探头下方,注意不能过紧或过松,以确保测试准确性。仪器输出电压值设定为6V,输出频率设置为8 kHz。受检者保持坐位,当其脉搏波在30 ms时,仪器将自动启动血氧饱和度监测程序。血氧饱和度检测结果由受检者主诉和医师评估两部分组成。主诉为受检者主观描述症状和体征;医师评估包括:1)动脉血管弹性(A);2)动脉血管功能(B);3)动脉血管病变情况(C);4)血氧饱和度测定结果(D)。主诉和医师评估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1.2.3检测步骤

①受检者取平卧位,使下肢自然下垂。

②将受检者手腕置于仪器探头下方,并固定在仪器上,同时将受检者的手腕放置在仪器探头下方。

③打开血氧饱和度监测程序开关,仪器自动开始检测循环血液中的氧分压(oxygen pressure surgery, OPP)。当氧饱和度处于50%75%时,出现一次OPP值的峰值;当氧饱和度低于

50%时出现一次OPP值的谷值;当氧饱和度低于60%时出现一次OPP值的峰值;当氧饱和度低于60%时出现一次OPP值的谷值;当氧饱和度低于70%时出现一次OPP值的峰值;当氧饱和度低于80%时出现一次OPP值的谷值。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进行组数据比较的统计分析。该研究侧重于比较计数数据,其表示为n, %)VII检验用于比较,P值小于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组别

下肢动脉病变例数

正常例数

下肢动脉病变阳性率

对照组

14

11

56%

实验组

19

6

76%

X2

8.291

P

P<0.05

表 1 两组患者筛出阳性比较

3讨论

tcpO2是一种无创、简便地测定人体组织氧分压的方法。由于其无创、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以在门诊中为患者进行检查,尤其是对下肢动脉闭塞或狭窄的患者,可以在检查当日进行。此外,tcpO2对血管病变程度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同时,tcpO2也可以通过多参数、多参数联合分析,进行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但是,在临床中tcpO2检测的灵敏度较低,在进行血管狭窄程度评价时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共同判断。此外,tcpO2对于下肢动脉闭塞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未来,应进一步研究tcpO2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评价下肢动脉闭塞病变程度及指导治疗的价值。

临床研究证明,经皮氧分压(tcpO2 )在检测组织缺血方面非常准确,其结果与动脉造影相当。虽然tcpO2在其测量值上可能有一些局限性,但它仍然是识别组织缺血存在的宝贵工具。此外,研究表明,tcpO2在评估组织灌注和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方面比ABI更有效。事实上,患有伪正常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tcpO2水平显著降低(tcpO2之前高达18.7 %至46.2 )。这些发现表明tcpO2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诊断和治疗组织缺血的方式,特别是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尽管在医疗保健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仍有一些领域经皮氧分压(tcpO2 )仍然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在于检测过程,其中tcpO2水平可能因一系列因素而变化。此外,临床医生目前仅在单个地点进行一次观察以进行测试,这意味着患者的下肢可能无法完全代表并且结果可能受到影响。这可能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产生严重后果。最近的研究表明,在不同位置进行多点多点测量可以大大提高tcpO2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通过实施这种方法,临床医生可以确保患者获得更好的结果,并对其病情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参考文献:

[1]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合并幽门螺杆感染患者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研究[J]. 娄雪磊寇志平常祖宽石超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15)

[2]经皮氧分压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进展[J]. 李鹏杨兵全孙子林.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03)

[3]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J]. 黄强王剑锋翟仁友张杨杨伟利魏宝杰.中华放射学杂志2015(01)

[4]经皮氧分压测定在糖尿病足和周围动脉病变诊治中的应用[J]. 潘斌斌马建华.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12

[5]CTA评价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J]. 于晓晶金焱李春志张毅任华.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05)

[6]利拉鲁肽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经皮氧分压的效果分析[J]. 厚荣尹涛孔颖蒋伟王敏陈媛徐静.中国糖尿病杂志2022(10)

[7]糖尿病治疗仪治疗重症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糖尿病足皮肤疗效及安全性[J]. 沈婕李庆华王立君丁伟光.吉林医学2022(10)

[8]快速康复训练联合空气压力波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 吴冰吴青李瑞华何文华.癌症进展2022(10)

[9]低强度脉冲式超声波治疗糖尿病高危足疗效观察[J]. 汤明明王欢张倩为陈晓鸥杨玮任婷婷陈巧云索丽霞.海南医学2022(07)

[10]早期营养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 王银虹.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07)

[11]硫辛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J]. 张荣张先飞姚闻张荣嘎.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