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8
/ 2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成亚卓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102600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繁荣发展,许多新技术、新发明大量涌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使施工企业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发展的同时,建筑施工活动依然有较高的安全风险,影响安全的因素也日益增多并且互相之间也存在一定关联,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建筑企业须做好安全管理才能确保获得预期效益,生产安全也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优化对策,最后提出了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价值,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项目;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

前言:从目前的施工安全管理状况来看,在施工中大多是在户外进行,交叉施工作业项目相对较多,由于施工场地条件恶劣,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使得施工管理工作更加困难。为了有效地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必须加强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

1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1.1建设单位不履行基本建设程序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而言,已经有基本的建设程序,这一程序结合了以往众多工程的经验,也符合客观规律,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一致。但是当前很多企业没有严格依照这一程序,出于利益考虑或者为加快进度,在很多环节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已经开展建设但没有做好勘测工作的情况。勘测、设计的同时也在开展施工活动,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施工建设严谨性,容易出现质量安全事故。另外,一些工程项目没有经过审批就先进行建设,在程序上不符合要求,从而使监管难以及时跟进,也带来安全隐患问题。当发生安全事故后,因为缺少相应的手续,也影响到责任的判定。

1.2管理制度系亟待完善

在管理方面,有的企业或建筑单位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组织结构,缺少执行者,即使有的企业或单位有执行机构,但执行机构工作往往会出现问题,或各个环节之间的工作不能顺畅地进行,所以,良好的管理机构是否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对整个工作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3安全教育不到位

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已达三千万,其中以建筑工人居多,而这些工人大多是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技术水平也不高,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往往只经过一些简单的培训,这导致了员工缺乏对安全的认识,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违章、失误等问题,自卫能力差,在实施过程中难以做到严格遵守,给件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2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优化对策

2.1培养安全施工管理意识

从总体上讲,目前建筑施工人员组成呈现出一种比较复杂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文化程度的差异,对安全理解也有很大的差异,对施工人员安全管理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安全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统一的安全管理理念,最后明确各职能部门、各单位人员应落实的安全责任内容,促使建筑工程中所有参与方树立统一化、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意识。

2.2建立工程安全管理体系

以工程项目为系统工程,严格按照PDCA周期的管理模式进行安全施工管理,以系统安全施工管理的体系结构为依据,制定安全管理体系,并在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运用。在对标准体系建立、实施、检查和改进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方面是实效性,主要是指工程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在实际管理中的效果;二是完整性,在制定安全管理体系时,必须坚持“工作有程序,事事有标准”的基本原则,确保管理体系涵盖了整个安全管理的全过程,真正实现“有法可依”的安全管理功能。

2.3健全施工场所管控机制

按计划安排临时设施、设备、材料、成品、临时管线,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改变。施工现场道路、物料堆放场地必须进行硬化,不得有黄土暴露。保证施工场地干净,排水畅通,保证充足的灯光,不能有长明灯、长流水等问题,也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地面障碍物。按照相关流程组织施工,合理的施工顺序,合理地施工和安装,确保工程的高效平稳建设,避免出现交叉污染。安全警示、防水标志、安全标志等必须醒目,并按相关法规要求配备防火设备。施工现场的垃圾必须当日集中处理,并指定专人负责监管,将其转运。在工作场所设立专用吸烟区,除吸烟区外,员工不得吸烟。

2.4加强标准化施工宣传教育

在安全标准化管理中,项目部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推动安全施工规范化建设。在建筑施工现场,可以通过召开会议、制作板报等形式,加强安全操作知识的普及,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使他们形成安全操作观念,提升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他们的工作安全。

2.5封闭式控制机制

在入口处设立一个保安室一个安全教育室,保安室必须要有固定的安保机构,由两到三个保安组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警徽。每个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必须佩戴工作证明。保安主管在外衣袖口应配有白色的绿色袖标,质量检验员的袖口必须有红白字的袖标,施工现场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戴着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帽。每辆进出车辆都要有通行证,在指定的道路上行驶。员工带携带物品入场,必须有经理出具的出入证,不接待任何客人,如需要参观、拍照,必须经相关负责人同意,并有施工管理人员陪同。门口有设立门禁系统,所有进出的人员都要刷卡。

门口设置安全教育室,是对拟进入工地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示告知,并配有安全专员,对拟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教育交底告知,发放安全帽,签好教育交底资料在进入进入现场。

3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价值

3.1顺应“科学发展观”管理理念

从本质上说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性的过程。在实际施工管理中,可以将人、机、环境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系统,而其中又包含了许多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任何一个子系统出现了管理问题,都会对系统的正常运转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要使整个系统正常运转,必须制订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组织施工活动,规范施工操作程序,确保施工活动安全有序地落实。

3.2适应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要求

我国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规范化建设,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管理流程,制定相应的规范要求,确保制度在工程现场的安全使用。推进管理流程与管理载体的关系,不仅是一种促进,更是一种约束,对于工程安全施工管理人员,可以采用定岗定责的办法,明确其在实际管理中的具体职责内容,如果施工期间发生安全管理上的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追查到相关责任人,充分发挥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标准化所具有的管理成效。

3.3实现标准化施工安全管理目标

不管是哪一类的建筑工程,均应制定符合我国现有法律、行业规范的有关规定,并以此为依据来约束施工人员的工作。在实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时,要明确各岗位、各环节内容的规范要求,切实把国家有关安全施工管理的法律规范落实到具体的施工活动中,促使所有参建人员自觉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规范自身在施工活动中的行为。

结束语:

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为保证施工的安全和有序进行,必须对工程建设进行规范化管理,使之融入施工制度、现场施工、组织施工等各个环节,使工程建设安全有序地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行安全施工标准化管理,可以减少项目的不安全风险,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差错,从而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建设单位在市场上的发展力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飚,陈晨,鲍煜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J].建筑安全,2019,34(01):58-60.

[2]张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影响因素分析[J].建筑安全,2018,33(09):13-17.

[3]阮明宇.怎样落实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J].建材与装饰,2018,(30):168-169.

[4]曾彬.国有企业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7):111-112.

[5]赵小荣.论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建设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0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