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管理与电网安全运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2
/ 2

变电运行管理与电网安全运行分析

施绍里琪

身份证号码:53210119960502002X

摘要: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涉及的内容繁多,包含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变电运行技术管理等,需要全面做好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变电运行管理质量。但当前我国不少变电站并不注重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或变电运行管理不规范,导致变电运行过程中频繁发生故障和安全问题,阻碍了变电站的稳定、健康发展,甚至威胁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电网安全

引言

电力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能源,其稳定性影响巨大,与各个行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输变电线路与电力系统的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电力供给的主要部分,输变电线路的运行效率的提升将直接影响电力运行效率。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加强对输变电线路的重视,提升输变电线路的运行质量。从施工技术与运行管理维护措施入手,针对输变电线路现状进行经验总结,提升施工技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升运行管理维护水平。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保障输变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平稳运行,进而促进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有效提升。

1变电工程运行管理的影响因素

1.1缺乏有效的变电运行管理制度

建立合理完善的变电运行管理制度是推动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有序、高效开展的基础条件。但是,我国当前有不少变电站并未建立完善的变电运行管理制度,导致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管理积极性不高,且难以有效落实变电运行管理责任。当变电运行出现管理问题时,不少管理人员便会相互推卸责任。还有部分变电站虽制定了变电运行管理制度,但是多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从而导致变电运行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1.2自然因素

(1)变电站的电力设备普遍存在运行时间较长的问题,在长期高强度的运行过程中,电力设备与电力线路容易出现老化现象。一些变电站由于长期运行,其设备的发热与老化问题会进一步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变电站的设备与线路发生损坏,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线路与设备出现漏电,还有可能引起周围设备的损坏,甚至导致发生安全事故。(2)变电站根据设备的不同,会有供电负荷的限制,但由于部分地区变电站的建设不够科学,或一些地区的用电需求较高,可能出现变电站超负荷运作的情况。一般情况下110kV与35kV的变电站的变压器限制在50~200kA,如果变电站长期超过这个数值范围运行,会使变电站的电力设备出现发热严重、内部损坏等现象,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3变电设备运用管理不当

变电设备质量的好坏对变电运行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然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不少管理人员对变电设备运用管理不当,如未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查,无法及时明确其存在的故障问题,并将有故障问题的设备应用于变电工程建设和施工中。这样不仅会影响变电设备运行质量,还易导致变电运行过程中出现设备相关的安全事故,从而会对变电运行质量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2变电运行管理与电网安全运行测试

2.1搭建并推行安全管理制度

(1)“工作票”管理制度。变电站现场的所有工作内容均需要参考“工作票”完成,在没有“工作票”的情况下不得展开各项现场工作与操作。在完成对“工作票”内容的审核且通过后,才能够结合其中包含的安全措施进行相应动作,核实现场操作与要求,在达标项后作出标注。(2)“操作票”管理制度。具体来说,“操作票”就是针对不同操作设定规范流程,要求严格依照相应流程规定展开现场操作,检查合格后进行签销。以倒闸操作为例进行说明,要求预先设定操作步骤并正确填写“操作票”;经审票并预演成功;明确操作目的与危险点,实施危险点预控;接受调度发布的操作指令及发令时间;对设备名称、编号、状态落实全面检查;按照“操作票”内容进行操作,反复实施“唱票—复诵—监护—操作”的流程,按要求完成操作后作出标注;将操作结束与时间信息汇报至调度部门;记录操作,对比一致后进行“操作票”的签销。(3)交接班管理制度。要求必须正确、全面填写交接记录,保证全员掌握变电站运行方式、设备情况及现场工作情况等。(4)防误装置管理制度。在进行防误装置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需要重点围绕防误装置异常管理、防误闭锁装置的运维、紧急解锁钥匙管理这三方面内容完成。

2.2保证输变电线路避雷防护质量

日常的雷击天气会对与输变电线路带来非常大的影响,雷击中蕴含着极高的电压,瞬间的高压将直接影响线路的和设备的工作。所以为了避免由于雷击对线路的运行造成影响,在日常线路施工中,需要加大防雷技术的投入,加强防雷施工。如,在输变电线路上设置的绝缘子上覆盖防水材料,通过提升电阻值,提升输变电线路的抗雷性能。还需要避免在雷电高发区域铺展线路,在一些重点区域内在完善避雷措施、架设地线,通过各项施工技术的配合,有效提升输变电线路的抗雷性能。在工作人员内部加强防雷知识教育,在日常运行管理维护中加强检查。当前我国主要依靠外来技术进行电路分布规律计算,但是我国区域差异性较大,需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所以国内需要加强施工技术研究,完善运行管理维护措施,针对国内实际情况,有效提升输变电线路的抗雷性能,降低雷击带来的影响。

2.3加强专业的变电运行管理队伍建设

管理人员是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因此,为提高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质量,首先需要加强专业的变电运行管理队伍建设,即要求变电站加大对专业变电运行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如通过提高专业变电运行管理人员薪资待遇、增加职业发展机会等措施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到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其次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以促进其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全面提升,才能更好地进行变电运行管理。培训过程中,主要指导管理人员运用相关标准进行变电运行管理,认真负责、细致地做好各项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变电运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从而提升变电运行的整体效率。

2.4加强巡视,组织预防

每日均要展开对变电设备的巡视工作,依托全面、细致的巡视检查,完成对所有变电设备运行规律的总结,保证可以及时察觉相应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或是故障问题,并将相应信息传至检修部门,及时安排检修人员进入现场针对疑似故障变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排查故障情况,确保可以将变电设备的故障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强化对变电设备运行事故的预防效果,促使电网可以长期维持安全运行。出于对提升巡视工作成效的考量,应当定期针对设备巡视人员展开培训教育,保证其全面掌握变电设备故障隐患阶段、初始阶段的显性情况,提升故障与安全隐患发觉的速度与精准程度。必要时可以搭建变电设备故障与安全隐患信息库,其中保存大量与变电设备故障情况、安全风险与隐患相关的信息,如故障表现、简单故障排查等。工作人员在巡视过程中,可以针对一些异常情况进行查询,利用信息库内提供的信息完成对变电设备故障与安全隐患的初级排查,在确定存在变电设备故障与安全隐患的可能性更高的情况下,及时向检修部门递交现场信息。

结语

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管理工作,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质量,从而促进变电站健康、可持续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凯声.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措施探讨[J].经贸实践,2017(20):183.

[2]刘军.浅析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问题以及技术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8(17):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