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我国高中英语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9
/ 3

 课程思政背景下我国高中英语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张浩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是高中英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其镌刻着英语国家文化的印记。而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中英语校本课程,英语教学,实施策略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的概念最早来源于上海。2004年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上海以此为契机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并于2014年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道渠 、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课程思政”是对“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重要论述的高度概括和科学实践,是指在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各类课程中需要主动体现“思政元素”,更好地发挥铸魂有人的合力功能,让思政元素融入到各门课程中,以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具备育人、育德、育心的功能,形成协同育人效应。[[2]] 课程思政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育人”先“育德”,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它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肖琼和黄国文对两者在实质、定位和实现形式上的差别进行了总结: 思政课程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刚性的、显性的;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内容融入教育是弹性的、隐性的。“课程思政”改革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着力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三大问题,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重要江湖精神的重要举措[[3]]。课程思政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通过学校教育中的课程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地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

二、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概况

“校本课程”源于我国学者对我国教育和课程实施历程的反思,通过分析和理念革新,我国学者提出以素质教育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并将校本课程纳入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校本”旨在表达新的课程理念,即以学校为课程开发活动的基础,以学校和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目的为增加课程对学生的适合度,以及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机会,其本质是为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程”是一种富含教育意义的经验体系,其实施目的在于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钟启泉认为,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行决定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的课程,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一般侧重于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4]]。    

解现艳认为,英语课程资源包括教材、课程、教辅、多媒体资源、文化、学生的体验,以及教师对课程的开发。[[5]] 叶澜界定的课程资源是再社会、学校、家庭范围内,符合可融入课程开发要求的,能帮助学生素质发展的人、物、自然资源。徐继存把课程资源定义为: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反思等整一系列的课程编制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到的一切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并把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和校外资源;自然和社会课程资源;显性和隐形课程资源等。[[6]]范兆雄认为,校本课程资源是指与本土经济、社会密切相关,有利于发挥学校传统和优势,并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的课程资源。[[7]]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课程思政的实施有利于深化英语课程改革,有利于提升英语教师思政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新时代的英语课程教学要懂得面向未来,要牢牢掌握课程的本质特征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时紧密集合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精华文化从物理课程本体发掘出来,有机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应试教育背景下,应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以来,我国从小学至高等教育都在踊跃做出尝试和实践。但很长时间以来,高中英语校本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实践没有取得长足的突破。本章节立足于课程思政背景,依据校本课程的特点,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总结归纳出改进的策略。从教师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形成领导带学、教师创学、技术补学,实践育学、评价促学等策略让英语课程思政育人达到最优化,促进高中英语课程思政融合发展,让教育回归到培养人的道德成长、精神成长与精神世界的丰富上。

(一)做好顶层设计,研读课程大纲

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育人。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正确的价值观对青少年一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学校层面出发,乡镇学校上级领导作为课程思政实施的的关键一方,必须要率先学习,思路明确,要本着“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的宗旨开展课程思政工作,落实课程思政教育在乡镇学校生根发芽。学校领导在进行顶层设计时要从总体上进行思考,制定出具体的做法,鼓励教师积极献策,主动参与到制定校本课程大纲中去,根植乡镇所在学校的教学风格,结合自己学校以及所在地区的特色,突出思政亮点。 英语课程思政内容建设应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基于学校实际在课程中实现价值引领、人格塑造和品行培养。领导要引导、鼓励任课教师灵活的运用乡镇周边触手可及的思政点,以教学大纲修订为抓手,将重要的育人内容在章节中重点讲授,并成为学生考试的关键知识。从研读课程思政的内涵、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中去落实“高中英语课程思政”建设。[[8]]通过学校领导的重视,鼓励、引导教师研读校本课程大纲,号召教师的课程思政要有特色,要有自己的品牌和自己课程育人独有的教学风格。通过实施校本课程思政,使得思政成果得以固化,更加有利于所有课程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的教育任务。

(二)教师创新教法,加强自我训练

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在现有的英语课程上加课时量,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教师要对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重新的构建和组织,教学方法上以创新思维、综合发展取代传统的课堂讲授,强调提升学生学习意识,掌握学习方法,积极探索实践[[9]]。通过革新教学方式,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思考,把思政元素和英语知识的融合发展变为英语教学的常态,在能力上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文化如学生常常会因为喜欢上一个老师而喜欢上某一门课,同时也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信任老师讲的道理,所以乡镇教师必须要创新思维和教法,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摈弃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和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过程。在思想情感上真正把学生当作亲人,在教学方法中融入真情,去读懂学生、关爱学生,以情动人,赢得学生的信任。比如可以在英语课上引用本班学生中助人为乐的案列,通过以英文对话形式重现出来,从融入学生中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就会真正的发生在学生身上。思政内容建设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投入。学生以良好状态投入学习时,会积极参与任务、不断思考,并且享受学习过程,这是春风化雨、 “隐性”思政的重要特点[[10]]

(三)使用翻转课堂,增进学生个性

要让英语课堂思政得到固化,教师必须科学地组织课堂内容,结合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安排课堂,实现知识与育人的最优化发展。教师通过熟练地运用互动课堂、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变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其次“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新构建,学生需要掌握的信息也可以课前就安排去。[[11]]老师通过课前提供相关预习视频,让学生预学,结合英语课程思政实施原则和要求,在提供的视频中要着重体现与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优良品质相关的视频素材,并提供在线的辅导,并对没有设备的部分学生进行课下预学帮助,可以将要预习的材料打印出来供学生参考,再由课堂上的“吸收内化”和互动来完成翻转效果。在翻转模式下,教师就能够让学生提前感知到思政内涵,同时从侧面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在课堂上及时地给予有效的辅导。另外在翻转课程设计中要注意课堂话语的有效性,比如在组织学生观看了英语教学视频之后,要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达到了课程育人效果,视频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去思考讨论或进行口语探讨辩论。在翻转课堂探索当中,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式思考,实现理性认知和情感共鸣与行为认同,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让学生在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思维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实现育人效果。

(四)融入思政元素,进行思政实践

所谓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是人的思想形成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应从教师实践和学生实践两方面着手。教师层面的实践起到带头作用,通过开展思政项目竞赛、讲课大赛等来活跃英语课程思政氛围。重点在于学生层面的实践课巩固思政成果,通过开展用英语讲好先辈故事演讲比赛、工艺文创、英语主题教学沙龙等活动巩固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成果。

[[12]]在开展的科普活动、志愿者活动、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活动中刺激学生思想感悟。从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中拉进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在参观当地乡镇的红色基地中让学生感悟党的伟大历史成就,知史更爱党,更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单元主题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性,英语教师要充分掌握并理解话题整体内涵,感知话题的功能。通过引入符合主题内容、简单易懂的爱国材料以及讲解一些国家政策文件或价值观等中英双语素材,让学生树立框架意识,逐渐地在话题学习中感知国家情怀和爱国热情。教师可以恰当的在话题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保护中国优秀文化的意识。[[13]]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结合起来,并从现在做起,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地努力拼搏。教师在引入话题时要注意紧跟时事热点,这样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话题情境中学习英语并了解中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触大量的英语知识,便于更好的讲好中国故事。

(五)遵循实施标准,完善评价机制

完善“学评教”教师评价机制,保证英语课程育人的实效有据可依。对于乡镇英语教师的课程育人效果,学校要做好验收和评价,保证评价的公开性、公平性,并积极号召教师学习课程思政理念,并鼓励教师主动学习,有所建树。校领导也要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实施细节,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晋职晋级的重要内容、提高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水平、完善思政教学表彰奖励工作等。同时,学校要完善示范项目选择标准,探索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构建“课程-学习小组一学校”三级评价标准体系。[[14]]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多维评测体系,创新课程评价模式,综合考察教师育人成效和成果。从备课、讲课、评课、及学生的访谈中,综合评价教师的育人效果,从而让教育真正的发生,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尊重学生的个人性化发展,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在大思政背景下,对学校的评估不能仅限于升学率,而是要看培育出来的学生的质量,学生的思想和能力代表了学校的教育水平。对教师的评价也不能单从提高学生的成绩上来看。如陈雪贞指出,评教要全面,不能只看学习成绩。英语课程思政需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来评价课程育人目标是否达成,比如在量上,可以通过统计思政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的研讨学习量或是制定青年教师水平提升计划表、参加观摩课程思政示范课等活动的量等来测评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力度和程度。[[15]]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20,20(01):114-116.

[[3]] 习近平.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9.3.18.

[[4]] 钟启泉.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89-390.

[[5]]解现艳.初中英语生态课程模式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 2017:45.

[[6]]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7.

[[7]]范兆雄. 课程资源系统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2002:101.

[[8]]陈明煌.教育现代化2035与中学德育新模式的策略解析[J].新课程(中学). 2019(07).

[[9]]  肖琼,黄国文.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中国外语,2020,(5) : 1,10-14

[[10]]李金辉.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课程教学[J].英语教师,2020(04)

[[11]]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一一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

[J].思想理论教育,2018(03).

[[12]] 钟静.民族文化与初中英语课程资源整合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41.

[[13]]王海花.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学英语为例[D}.太原:中北大学,2019.

[[14]] 陈则航,王蔷,钱小芳.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J].课程.教

材.教法,2019(39).

[[15]]陈雪贞.最优化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现[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

张浩(1999-),男,河南驻马店人,汉族,河南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