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国有企业人才培训素质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关于提升国有企业人才培训素质的研究

雷强

华能环县新能源有限公司   7457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有企业蓬勃成长的同时,市场乃至全球的企业间竞争也日趋激烈。这样的竞争是基于企业对人才的大力竞争的,此般背景下,提升国有企业人才培训素质成为重中之重,加速该项工作的开展已势在必行。但只有有效合理的培训安排和企划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进而促进国企更好发展,从而提高国企自身竞争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国有企业人才培训素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对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国企员工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 复合型高素质 国企员工

引言:人才问题向来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大计息息相关,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点出了强党兴国的人才密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这类竞争现象的实质无外乎企业对人才的竞争。此般背景下,在培训时提高人才素质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该项工作是势在必行的,但唯有合理有效方可发挥真正作用,从而促进企业更好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正文

一.国有企业人才培训素质现状

随着国有企业的逐步发展,对于人才培训素质提升的重视程度显现出不足。近几年,国有企业虽然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认识,各单位均建设起了自身的人才培训家机构,将其作为日常工作开展,可人才培训从来不是朝夕之功,也无法短期内见效。但部分企业过分急功近利,开展工作时仅仅流于形式。此外,企业发展阶段,易于将提高生产效率和完成企业全年生产目标作为重点,从而忽略了人才培训的初衷,这也是制约这项工作的关键之处。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工作的不重视也是致培训效率底下培训效果差的关键之处。大量企业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都存在不正确的理念。举例说,企业多倾向于重视内聘具有更多工作经验的人员,此种方式短期来看似乎为企业节省了培训开支,但实质上企业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逐渐丧失了自身原本的竞争优势。

二提升国有企业人才培训素质对于企业战略实施的意义

社会高速发展、多学科持续交叉融合的变化,使得在培训中着重于朝着培养在各个方面均有一定的能力,且在某方面能出类拔萃、有所为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了一种国有企业人才培训的新趋势。对企业来讲在培训过程中开展重点培养适合国有企业战略实施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的培训机制和力度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义,也是国有企业发展所需创造力于活力的源泉。立足企业良性、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来看,形成能培养适合企业战略实施要求的人才的培训机制,不仅对国有企业短、长期的战略目标的达成和长期战略步骤的进展实施意义重大,也能有效增强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给予人才以高度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人才的个人价值得到体现,个人的潜力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因此,国有企业形成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优秀培训机制,对于企业人才和国有企业都是双赢局面。

三制定和实施国有企业人才培训素质提升的具体措施

1.围绕国有企业长远战略目标,构建适合复合型人才发展的培养机制。按照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要求,对其进行细化和分解。依照不同是想类别对对应工作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国有企业实际内外部条件及环境,制定完善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机制。

(1)首先将单位人力资源库进行整理,汇总现有人力进行分析,将匹配不同岗位职能的人员罗列出一个名单。针对那些高素质的人才,进行沟通,与其平级和上级领导进行沟通,并且结合员工自身发展的意愿和诉求,制定出对应的人才发展规划。同时进行定期评估、考核以即使对规划发展方案进行调整。

(2)以不同职能部门发展战略为依据进行 规划,设定内部的竞争机制,采用合适的激励举措并且激励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向跨职能部门的目标进行横向的发展,结合业务前后端的不同需求给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方向。

(3)建立一种矩阵形态的组织结构,提供多渠道的人才发展晋升途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在此结构中,应该以项目组织内或者是在职能部门的贡献度进行综合绩效考核。

2.持续优化国有企业培训体系,进一步的完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激励和约束并行得到培养方案。

国有企业内部,从高层到基层的领导都需充分意识到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训的关键性和重要性,持续加大培训力度。根据规划需要,系统、全面地审视当前培训体系,哪些部分存在优势需加强并保留,哪些部分不足或欠缺,需增设培训板块和内容优化设置,并且适当加大培训开发资源的投入。

(1)需结合国有企业自身发展需求,除对员工进行基本的技能、知识培训外,当积极的开展创新型培训开发模式,从常规的一对多内部老员工讲授或者外聘专家讲授模式到与专业对口的培训机构进行联合性的培训,与兄弟企业、同类型企业之间开展上下游子企业现场的观摩和学习,不断地激发新员工积极性,扩大新员工认知界面,逐步提高多层次培训带来的实效。同时多元化培训不仅是时间拓展,完全可以利用各种路径和渠道,寻求轮岗机会和内外部培训资源同步开展的有机模式。

(2)应加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约束、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内部完善对应的福利待遇标准和个人价值的提升渠道,从晋升、加薪、奖金、鼓励、荣誉等多方面去激励人才。同时应注重职业操守、职业道德的渗透和培养,制定相关的约束机制,例如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淘汰制、退出制,让其有压力也有动力,保证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平性。

(3)调整内部的资源配置,用以发挥和匹配个人和团队的巨大潜能。内部合理的资源配置,尤其人力资源,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弥足关键的作用。国企若要建立合理的、科学的人自规划,员工的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要和企业战略目标相契合,不能是僵化的、固定的。同时应开亮人才本人及团队的整体绩效目标。兼顾团队和个人的整体利益。此外,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人才的培训和培养也有着巨大的推动力。针对国企管理和运营需求,结合新员工的实际状况,建立适应国企发展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提高新员工的道德标准和文化素养,新员工在国企文化的价值导向和氛围中不断地调动自身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合作的新风格是形成强大的团队约束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业核心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为新员工的发展提供办法和方向。

结语:总之,提升国有企业人才培训素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在此过程中唯有打破传统的、常规的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训,积极地去探索有效的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该项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稳固基础上进行培训,充分的发挥新员工培训的价值和作用,才能真正提升国有企业在市场乃至全世界的竞争力,让企业能在市场激励型竞争的大环境下获取自身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陈华铭.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 硕士生论文].兰州:兰州大学,2003
[2] 朱继先.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的开发.新世纪党建,2003:30 ~ 31.
[3] 卜长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 卜长莉、张江龙,国企改革中社会资本的 缺失与重建——对吉林省某国有企业的访谈调 査及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1。
[5] 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 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99。
[6] 武 志 伟,企 业 社 会 资 本 的 内 涵 和 功 能 研 究 [J],软 科 学,2003,(5):19-21。
[7] 黄金华、徐俊,试论企业社会资本及其优 化策略[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