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镇规划建设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镇规划建设策略

方芳

中交(成都)城市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市化”的概念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中,新型城镇化侧重于实现长期发展目标,旨在将人口、环境、发展和资源结合起来,打破长期的城乡二元性,为城乡地区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已逐渐从单纯的人口流动转型为结构转换型。在这种发展情况下,城镇规划的科学化变得非常重要。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镇规划应侧重于当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城镇发展方向对城镇发展需求的清晰愿景为基础,从而为提高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和开展科学规划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对“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城镇发展规划的含义和目的,并与目前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情况相结合,对我国城镇发展规划和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突破目前我国城镇发展规划中的窘境,以期对城镇规划的建设有一些参考意义。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规划建设;策略

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基于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实践中,我们如何利用城镇化的新视角,优化我国的城镇发展规划,帮助更好地建设新的农村地区,实现我国农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因此,以新型城镇化为视角,对我国城镇规划的建设对策进行深度剖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融合、产业互动、经济集约化、生态宜居性和和谐发展为最基本特征,以生计、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部驱动力,将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生态、健康和融合为中心目标的城镇化[1]。推动“新型城镇化”是积极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新形势,应对快速城镇化的长期不利影响,确保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从而促进中国未来的城镇发展。

二、城镇发展规划的内涵与目标

城镇发展规划是村镇规划的总称实际上,城镇发展规划的工作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全面研究和确定城乡发展的性质和规划;(二)根据资源效率原则,对城乡建筑用地进行综合规划,以确保城乡土地资源得到最佳利用;三是从总体上进行布局,对各种村镇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四是通过整体发展规划,以保证村镇发展与目前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相匹配,并能够满足乡镇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现实需要。

三、城镇规划建设现状、问题

近几年来,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小城市的发展已有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然而,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仍处在起步阶段,“乡村病”已成为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基建计划不健全,对基建不够重视

“基础建设决定上层建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好坏,将会对城镇总体发展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没有城镇特点,城镇化盲目发展

在城镇规划的实施中,许多地方没有融入城镇建设的内涵,城镇结构在地区内,功能性雷同,经济结构相似,并发展成任意扩张的趋势。各个小城镇在产业、地域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它们的发展缺少了自己的特点,这也造成了小城镇发展缺少了与之对应的吸引力[2]。有些地方,因为片面追求建筑的高新奇,而忽略了城镇的实际发展特点、基础环境等。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导致城镇规划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好,对城镇的整体发展不利。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在现代化生活方式方面的冲击,在城镇的发展规划中,出现了一种盲目建设的倾向。人们忽略了当地的特点,只是简单地复制着城市化的建设模式。这就造成了村庄中的传统民居、乡土建筑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有些村庄甚至已经彻底消失。

(三)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大量浪费

生态文明是我国发展新型城市化的首要任务。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又决定着城镇建设的进度与持续性,是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所以,在城镇开发建设过程中,既要关注生态建设,又要关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长久以来,由于没有对村庄进行科学、理性的规划和建设,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企业的分散发展,造成了村庄的污染日益加剧,村庄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此外,农村地区的住房建设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住房分布太散,用地利用率太低,“人走屋空”,“建新房子旧房子不拆迁”现象共存,成为城乡用地优化配置,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建设的瓶颈。据自然资源部的资料显示,我国城市用地大约有两亿公顷,而城市用地的闲置率占10%,有的地区甚至超过了30%。在农村,既有大量的耕地资源被浪费,又有大量的宅基地被浪费[3]。因此,对乡村规划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加之乡镇的小尺度、小范围的分布,给城镇的生态环境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限制了城镇的发展。

(四)缺乏完善的城镇发展规划管理体系

城镇规划是乡镇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在城镇发展规划中,大多数地区没有创新原有模式,也没有建立一个根据新型城市发展需要结合城市发展规划理论和技术的管理体系。此外,大多数地区还没有城镇发展规划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这使得发展城镇规划的管理变得困难。此外,在规划发展过程中,大多数的城镇都过于注重规划的建设,而忽略了对其的管理,造成了许多问题。诸如编制内容不完备、没有明确的规划编制标准、规划的实施效果不佳等,这些都对城镇规划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五)城镇辐射能力较弱,城乡发展不均衡

城镇发展局限于行政区划,而问题很少从区域和市政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不同城市之间的规模、等级和结构不太协调,总是处于自然和无序发展的状态,没有形成清晰的分工合作,没有能够产生集聚效应,没有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更没有形成很强的区域竞争优势。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尽管当前社会形象和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城镇发展的差异仍然越来越大。城市与农村在户籍壁垒、资源配置体制、市场体系和工业化模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了不同地区非农工业发展水平的差异。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规划建设策略分析

(一)提高对城镇规划的认识,确保其高效实施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提高对城镇规划的重视,确保各项城市多规划都是符合科学合理的,在城镇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予更多的重视,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城镇规划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础。对规划中的各个相关因素、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确保城镇规划的目标可以得到有效的实现。

(二)突出城镇特点,尊重当地的文化与传统

农村特征是村庄发展和规划的本质,也是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城镇发展规划过程中,应以各种方式保护其原始生态的自然方面,尊重经济发展原则,以促进社会进步和全面发展,从而制定城镇发展总体规划。此外,在城镇发展规划过程中,自然元素和具有独特特征的生产模式也应作为发展城镇特色旅游的基础,有机地结合城镇的工业和文化资源[4]。同时,在城镇发展规划过程中,不能对某一种技术标准或者某一规范的使用进行强调,而要以城镇建设发展的实际为出发点,在保护当地特色的前提下,要敢于进行创新,不能复制城市模式,也不能复制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才能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城镇发展规划体系,进而对城镇规划发展的持续性产生影响。要从城镇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地方的特点,制订一系列符合地方特色的乡镇发展规划。

(三)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

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对城市区域内的分散化生产进行科学规划,并对其进行合理布局;在此过程中,应积极支持节水型企业和富民产业,以最小化资源消耗为目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从而为实现城市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在进行小城镇产业开发的计划时,应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并将其纳入村庄的总体布局,寻求适合小城镇产业开发的发展方式。

(四)建立一套完整、系统化的城镇规划管理制度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对于建立一个全面的规划和管理系统至关重要,在制订规划时,要明确规划的具体内容,根据科学和系统原则,围绕目标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和详细的规划。与此同时,在使用技术和监管标准时,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和系统的规划管理系统,遵循适当的原则,尊重现实并考虑城镇的现实[5]。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工作人员能够依法采取行动,从城市长期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分配和实施的角度出发。

(五)发展第三产业

我们要大力发展经济,以全面发展为方针,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村庄进行合理的规划,在保护好当地的文化历史景观和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将其与当地的特色民俗相结合,将其贯彻到实际中去,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当地就业机会,发展新型服务,同时调整传统服务。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城镇发展规划要以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等战略需要为出发点,采用科学和创新的城镇发展规划方法,将发展利用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在建立健全的、统一的城镇发展规划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贯彻科学发展观,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保护。还要强调城镇的特点,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传统,不断提升城镇发展规划的层次,保证城镇的规划能够对城镇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产生很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彭雁南,陈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规划建设分析[J].农家参谋,2017(23):31.

[2]鲁莹莹,鲍国辉.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县城规划管理路径研究[J].居舍,2018(21):9.

[3]张攀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0):129-131.

[4]刘溪.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信阳市城镇规划建设策略研究[J].居舍,2020(35):13-14.

[5]邹德慈,王凯,谭静,马克尼.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我国村镇发展规划策略[J].中国工程科学,2019,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