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实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实施研究

张娟杨铮任浩凯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在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实施建筑工人实名制,对于规范建筑业用人制度,促进建筑业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建筑业企业的长期发展,以及维护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在推动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就如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实现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最佳途径,为完善建筑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解决建筑业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办法》)在2019年度发布,对建筑业农民工实行“实名制”,并对“实名制”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由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建筑工人加入建筑行业,建筑业中出现了用工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这对建筑市场的规范运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建筑企业的平稳发展不利。如何实施农民工实名制,是施工企业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建立规范的用工和管理体系的关键,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办法》的有关要求,加强农民工实名制的管理,规范农民工实名制。

一、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意义

《办法》的执行是一份指导建筑业发展的纲领,明确了建筑业发展要坚持实名制的基本要求,明确了建筑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推行实名制,对于保护建筑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的安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可以将工人的基本信息、从业信息以及诚信信息进行梳理,对建筑企业的人员管理和分配进行优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培训和技术培训,让技术到岗、用工有依据,从而推动各个施工环节的有序开展,推动建筑劳务精细化管理的发展,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对建筑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可以强化施工企业对工人的监管,利用实名制登记来规范用工、上工和对账流程,让人员管理可以实现可视化,从而可以防止出现劳务纠纷,这不仅可以保护工人的劳务权益,还可以充分激发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建筑用工需求大、门槛低

由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的规模巨大,因此,建设需要就会产生大量的劳动力。而且,由于建筑业自身存在着时间上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在招聘过程中,往往会将大量的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这就使得大量的农民工被吸纳进来,并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工人系统。这种系统中的人员流动很大,这就给实施人员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而且,在建筑企业中,往往都是一个班组长带领同乡来建筑行业务工,对他们来说,实名制管理是一种不信任和不方便的体现,这就造成了建筑工人不愿意配合实名制登记管理。

(二)实名制管理落实不到位

施工人员的流动性使得施工企业在实施实名制时,必须随着施工人员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数据,工作量很大。许多建筑企业对实名制管理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他们觉得实名制管理对公司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好处,所以在追求施工效率、节约人员管理成本的时候,往往对实名制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造成了实名制管理不能落实,用工流程不规范,很容易产生劳务纠纷,这就对后续施工项目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再者,实施建筑工人实名制的核心是要构建诚信体系。一是对企业的诚信体系,二是对建筑工人的诚信体系,如果在合作过程中,出现违法、管理不配合、恶意索赔等行为,总承包企业有权加入黑名单体系,此类人员和分包单位就存在不良行为,因此分包单位和工人会觉得有损自身利益,不愿意配合实名制管理,还有部分施工人员觉得,就算实施了实名制,他们也未必及时得到自己的工资,因此,他们不愿意配合管理,因此,没有办法将实名制管理真正地落实下去。

(三)实名制管理手段单一

由于线性轨道、公路等施工环境的严峻性,对建筑工人实行的实名制的管理方法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和滞后。对于建筑工人的管理工作,一般都是采用纸质的登记方式,来进行信息的录入、现场考勤管理等工作。这样的情况导致了管理的效率很低,还很可能会出现人不对账、工数不对的情况。而且,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缺少联系和沟通。在用工问题发生的时候,包工和企业很可能会互相推卸责任,从而导致三方的劳动纠纷。另外,由于企业的实名制管理方法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雇佣基础,还出现了一些企业员工的恶意讨薪现象。

三、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优化途径

(一)提高工人素质和技能

为解决因用工门槛低而造成的工人流动性大、素质低下等问题,施工企业应该对工人进行的岗前的生产培训和素质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增强建筑工人的维权意识,并强调实名制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提升建筑工人的整体素质,并提升他们对实名制管理的科学认知,降低建筑工人对实名制管理的抗拒心理,为推进实名制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人员素质基础。按照住建部《关于加强建筑工人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的要求,要想提升建筑业的就业水平,就必须对建筑业的劳动者进行分类、分门别类的岗位培训,推行劳动者的持证上岗,并通过实名制的方式,实现对劳动者的合理安排,提升劳动者的业务水平,提升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建立劳动者与企业的沟通关系,逐步建立一个稳定的用人机制,削弱用人过程中的人情关系,为规范从业人员的管理奠定了重要的依据。

(二)完善实名制管理体系

一直以来,制度建设问题都是提升管理品质的重要考虑因素,而建立完善的实名制管理制度,可以帮助提升企业的人员管理品质,提高企业发展的效率。首先,建设单位要构建诚信体系,承担企业诚信的义务,按照自己的能力进行建设,从制度上防范拖欠工资的现象,使劳动者在对建设单位的信赖基础上,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提交给建设单位。其次,要健全施工单位的用人管理体系,建立施工单位的劳动合同,并在施工单位的注册上做出明文规定。设立一名专职的劳务管理人员,以实名制信息登记为基础,进行现场考勤,健全考勤归档机制,在劳动者对其信息进行核实并签字后,将其建立进档案,在出现劳务争议的时候,能够提供一份有效的证明,从而保障企业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第三,要对工资发放过程进行规范化,将按劳分配、按月发放工资的原则贯彻到底,对工资发放的方式和形式进行统一,对实名制进行详细的完善,保证工资发放到人,让劳动者的收入更加稳定,从而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

四、总结

施工人员实名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人员实名制管理的必然要求。作为一种可以促进建筑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措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可以增强建筑企业的人员管理机制,增强企业与建筑工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保证各个施工环节都可以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效率,推动建筑企业的一体化、科学化运作。关于如何管理建筑工人实名制的问题,会伴随着社会和建筑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因此,建筑企业应该时刻关注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使其常态化、精细化,从而为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员保证。

参考文献

[1]《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出台[J].中国招标,2019(11):35-36.

[2]张海东.智能化推动建筑劳务实名制管理[J].建筑,2019(10):12-17.

[3]刘卫东.科技化和人性化是主旋律[J].施工企业管理,2019(07):89-90.

[4]张海东.建筑劳务实名制管理实施现状及解决思路[J].建筑,2019(24):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