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3
/ 2

探讨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

刘娟

江苏润扬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地基是道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基础部分,其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建设效果、使用寿命以及工程质量安全。不论是坚硬的岩石、松散的土层还是软黏的泥土,都需要针对不同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和设计。在某些地区,土地的地质特征可能是半固态、半液态的异形地层结构,这种地质情况就被称为软土地基。其含水量高、压缩性能差,容易形成软塑性、液态状态,长期受水影响,这也就导致了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要针对性处理这种软土地基。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处理

软土地基若不作处理,会严重影响到道路桥梁工程质量与使用安全,如造成工程下沉,导致安全隐患;对桥体承载力与抗震性能造成严重的损害;埋藏深层的软土容易引起液化现象,对道路桥梁的承载力会造成致命损害。在本文的分析中,先探讨了处理软土地基中需要考虑的内容,之后结合实际探讨了一些可行性的软基处理措施,仅供借鉴。

1软基处理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1.1自然因素

首先,土质情况。土质情况与软基的坚硬度息息相关,所以施工中要了解、掌握土质实际情况。尤其是要将认真、仔细的分析工作做好,之后以不同土质为立足点,针对性选用硬化处理手段。如粘性土质的处理中,要想为地基更平稳提供保障,选择的施工处理技术要以不会过分扰动地基的压实技术为主。土质为砂性土的情况下,开采完黏土后,其自身强度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所以施工中要以振动压实法的应用,开展针对性的处理。其次,软基构成。检测软基的环节,不同地区软基构成也存在差异,所以需要施工单位对软基结构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为后续采取的处理措施具备针对性奠定坚实基础。

1.2道路性质

首先,道路需要。道路施工中,等级有所不同,且在等级不同的情况下,对设计方案也会提出差异化的要求。对于一些低等级道路交通来说,可开展检测工作,即要先铺设好路面,在此基础上,以一定施工流程等为依据,从而在地基沉降的情况下,开展路面常规铺设作业,这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工程成本。在道路等级有较高要求的情况下,要以每一环节标准为依据进行作业,也要在地基加固方式的选择上提高注重程度。其次,分析道路形状特征。道桥工程中的软基处理中,道路形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方式的选择,所以施工单位要以工程视距情况为依据,勘测路面地基,在此基础上选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手段。

2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

2.1表层处理法

2.1.1夯实法

夯实法是指通过冲压、打击压实等方式,将砂石、碎石等材料压实于软土表面,提高地基密实度的一种方法。夯实法在道路、高速公路等工程中广泛应用,具有施工简便、工期快速、经济实用等优点。应用中,要确定加固区域和夯实厚度;对超高压力的加固区域,可采用排土法降低土体压缩性来进行夯实。

2.1.2碎石加筋法

碎石加筋法是指在软土表面铺设一层破碎石层,与软土形成网格状结构,以提高软土的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该方法具有加筋均匀、严密、支撑作用强等优点,适用于小面积加固。首先,确定加固区域和加筋厚度及间距;其次,铺设喷涂粘结剂的石子层,形成网格状结构;此外,在石子表层再次加筋,以提高压实性;最后,盖上加油石沥青层,形成一个完整的加固层。

2.1.3网络加筋法

它是指在软土表面铺设一层网格,铺设中间再加筋,加筋材料可以是钢筋、纤维等。网络加筋法具有功能全面、加筋效果显著等优点。首先,根据施工现场设计加固规划,决定加筋方向、加筋间距等参数。其次,将加筋网格铺设在原有道面表面。另外,在加筋网格上方进行水泥、沥青等材料的敷设,提高加固层密度和稳定性。最后,进行上面层面层铺装。

2.2深层处理法

2.2.1换填加固处理

该种处理措施的应用中,需要以勘察所获数据为依据,基于高强度、良好稳定性的石灰及砂石等的选用,从而将原来软弱土质替换掉,借此使原有地基得到改良、优化,或者是实现双层地基的构建,保障地基得到有效加固,使地基沉降等得到针对性的控制。这种方法具体应用中,第一,要以道桥工程具体状况为依据,将与有关设计要求相匹配的换填材料选择好。第二,具体进行置换作业时,要以分层换填-加固-压实这一流程为主,处理中一般是以机械碾压法的应用为主,为地基压实度与有关施工要求相匹配提供保障。第三,注意换填深度、面积的精确计算,从而为换填作业可以顺利推进提供一定保障。

2.2.2桩基法

桩基法是指在软土地基上插入一定长度的桩柱作为支撑体系,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桩体材料可结合软土特性采用木桩、素混凝土桩、预应力管桩等不同材质。桩基法具有功效显著、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常用于大型桥梁工程中。应用中,要根据地基条件选取合适的桩基类型,在现场经过预处理后建立临时工区,之后进行打桩、灌浆等操作。

2.2.3粉喷桩加固

道桥工程的软基处理上,常用的一种处理技术就是粉喷桩加固,此技术是基于深层搅拌法的应用来进行地基的加固。技术应用中,要针对性处理软粘性地基,该方面处理是以加固饱和处理为主。处理完的情况下,也要配合固化剂进行固化处理,这一方面固化材料的选用中,应以水泥、石灰等为主。具体进行固化的环节,要针对性固化软土,从而促进软基稳定性、强度的提升,此时后续道桥的施工中,地面沉降现象才能够切实规避,为道桥施工顺利推进和后续的安全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2.2.4水泥搅拌桩

在道桥软基处理中,有效方法之一还包含水泥桩搅拌法,该种方法应用中的加固材料多以石灰、水泥等为主,也要与深层搅拌机械相配合,利用其在地基深处开展必要的搅拌工作,以达到地基深处有效加固处理目的,使相对牢固的地基逐步凝固而成。具体运用这种方法时,突出优势还体现在可配合粉土及松散沙土等来加固地基,此类材料的应用也有助于软基处理效果的提升,还能减少地基处理影响周边路堤的情况。需注意,在软基处理中该种方法应用的情况下,要为地基土地平整性提供保障,若区域存在低洼下陷的情况,要先利用沙土进行填平处理,尽可能清除现场可能会给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如此才能促进道桥工程质量总体上的提升。

2.2.5竖向排水固结

道桥工程中,也可以利用竖向排水固结法进行软基的处理,该种方法在粘性地基的处理中十分适用。具体应用中,需要将竖直的排水桩设置在粘性地基中,此种处理方式的应用利于排水距离的缩短,能够为软基良好排水目标的实现提供辅助作用,使固结目的有效达成。该方法应用中的材料选用上,通常都是以砂井、塑料排水板为应用要点来开展排水处理作业。其中砂井施工极为复杂、繁琐,一般是以水射式、打入式等为主。大量实践证实,该种方法在灰碳地质的地基处理中并不适用。结合以上情况来看,道桥工程中的软基处理,应以现场地质环境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考量,从而选择适宜的处理技术,如此才能促进处理效果最优化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

软土地基处理目的是提高土的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以提高道路桥梁工程质量与使用安全。未来软基处理方面,要探究更多与地基施工相关的科学技术,开发创新材料,提高软土处理地基的成效及执行效率;也要尝试在实际施工中颠覆原有观念,寻求更全面、专业的设计方案,如对桩基承载的利用等;还应强调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力求与施工工艺相结合,引导施工规范进行,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跟踪,实现工程高品质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甘军.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J].四川水泥,2020(2):44.

[2]汪继芳.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2):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