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进厂大宗物料损失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8
/ 2

减少进厂大宗物料损失的探索与实践

郭启明

河北燕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邮编:064400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宗物料的进出厂,有连续输送、数量大、价格高等特点,一旦计量失准,都可能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加强大宗物料计量管理对于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管理效益。

关键词:进厂;大宗物料;损失;探索

引言

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力,在发展的过程中消耗着珍贵的环境资源,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所以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要负担起节能减排责任。在此背景下,需要企业必须在发展过程中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物料流量成本会计起源于德国,发展于日本,是分析生产制造过程中投入某一环节的物料流动、从实物和货币两个角度说明物料流动在某个环节利用程度、衡量物料浪费金额情况的一种成本会计方法。

1钢铁企业物料流模型建立

无论从产品角度还是每个机组生产过程控制角度进行应用研究分析,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就是物料,一个物料从板坯实物形态形成,经过多个工序的投入、消亡、产出以及分割等,每个物料在每个机组都有生产时间信息、与相关合同要求信息、投入量的分摊、机组的主要工艺信息、质量判定等情况,这些信息构成了物料流的基本信息,基于这些基本信息实现物料的全流程追溯、分析,真实掌握最初投入量与最后出来的合格品量能精确到每个物料上,以实现从物料、生产线、产品、乃至用户等多维度的分析与挖掘。钢铁企业生产从板坯切断点开始,固态实物正式产生,每个物料都有其物料号,然后通过后续不同工序、不同机组工艺最后加工成成品,由于物料都是与其所对应的合同加工工艺路径进行生产,因此所挂合同加工路径不同,物料所走的路径也就不同,一个母卷上分割出来的子卷所挂合同不同,那么其子卷所走的路径也不同,同时物料在某些机组生产产出的出口物料号发生了变号(与母卷卷号不一致),有些机组则不进行变号,同时物料产出有时进行分卷,如一个母卷可能分卷产出多个子卷,然后子卷再进行各自的生产,有时可能出现物料回退,即半卷产出,还有半卷从机组上回退下来,回退下来的物料有些发生了变号,有些可能不变号,在不同的机组上生产各种物料生产属性是不一样的,就好像一个倒长的“树”,从一个板坯上衍生出很多节点,“树枝错综复杂”。因此显然通过物料号是无法识别出一个物料的父父子子的复杂关系。本文以物料跟踪号 + 物料顺序号 + 亲属码为关键技术,以顺着物料生产过程来建立物料树模型。(1)物料跟踪号产生方法。物料跟踪号在实物第一次产生时产生,并随着其在后道工序各个机组生产一直继承。通过物料跟踪号可以判断相关物料是属于一个母物料上的。例如,在炼钢板坯切割产出时,就附上了这个物料跟踪号,表示该物料族的唯一性。(2)物料顺序号产生方法。为表示物料的产出层次,对每个物料产出时带上物料顺序号,即第一个物料如板坯产出时,在生成物料跟踪号的同时,其后工序产出时都在其母卷的物料顺序号基础上加 1,形成如下物料顺序号,表示出物料层级关系,根据物料顺序号节点以及出入口关系可以画出物料树的图形。即物料顺序号等于 N +1,N 为其母卷的物料顺序号。(3)亲属码建立方法。亲属码是在物料跟踪号和物料顺序号的基础上建立的,用于后续大量数据的跟踪、追溯、物料路径的分析。在第一个物料产生时亲属码置 01,其子卷产出时继承母卷亲属码的基础上,后一位继续置本工序的顺序,本工序顺序根据物料顺序号计算同层次有多少个子卷,然后根据产出时间前后分别置 01,02,…,以满足多个子卷的产出。

2物料流量成本会计核算体系

2.1物料流量成本会计核算基本原理

物料流量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是以物质流平衡原理为基础,即在每一个环节生产过程中物料输入量与输出量相等[1]。为了方便对物料成本核算,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若干个物量中心,从数量和成本角度对物料在每一个物量中心消耗情况进行衡量,对产生合格品物料量和产生废弃物的资源量进行比较。根据产品产生的结果将产品分为正产品和负产品,正产品是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和能够进入下一生产阶段而产出合格品的中间品,负产品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是造成企业对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负产品一部分回收之后通过技术处理可以再利用,一部分作为废弃物排放到环境里。根据物料流量成本会计核算的基础———质量守恒原理可以得到:物质总输入量=物质总输出量=产出总的正产品+产出总的负产品。

2.2物料流量成本会计核算的成本分类

为了方便物料流量成本的核算,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将整个生产流程中制造成本细分为四类:(1)物料成本(MC),物料成本包括在生产之初投入的原材料,是构成产品实体的直接材料,也包括在中间环节投入的辅助材料、副材料,如溶剂、催化剂等不构成产品实体的间接材料[2]。(2)能源成本(EC),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用的水费、电费、燃料费等。(3)系统成本(SC),主要指在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维持整个系统正常运转所需要的成本,包括设备折旧费、员工工资、管理费用等。(4)废弃物处置成本,是指处理所有废弃物的成本,包括废水、废气、废固处理费、委托第三方处理委托费以及运费等。物料流量成本会计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将所有层面的物料流量与成本核算相结合,跟踪能源和材料在生产过程的流转,按照产品流向对正产品和负产品分别进行成本核算,提供废弃物损失成本信息,弥补传统会计核算体系所掩盖废弃物成本的缺陷,使企业产品成本能够被真实客观地计量和反映,满足企业对资源消耗与损失成本的计量要求。

2.3物料流量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

物料流量成本会计描述的是物量中心也就是某个生产工序,核算对象是物量中心新输入的全部“流动的”和从上一个物量中心传递下来“贮存的”物质,包括原材料、能源和间接材料等,对其从实物和金额两个方面进行计量。通过对每一个物量中心产生正产品和负产品的数量及其消耗的成本分别进行核算,所核算出的负产品成本就是在制造过程中损失的资源,也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3采取的针对性技术措施

3.1物料平衡建立后的清洁生产机会排查

基于生产工艺的评估分析和物质流成本构成分析,可通过对影响单位产品的物耗/能耗的机会排查后,提出可供考虑的备选方案。针对产品配方中涉及的原辅料为固含量较低的物质,将增大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环节可挥发物质逸散的可能性,进而降低单位产品物耗,可考虑在确保产品质量和效果的基础上,优化产品配方,优先选择固含量高的原辅料以减少可挥发物质损耗。针对产品配方中的原辅料均为有机物,一旦发生漏失,则直接增大生产废水的COD值,进而造成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波动,可考虑在确保产品质量和效果的基础上,优化产品配方减少因物料漏失对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波动。针对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计时完成生产操作,如搅拌操作的开启或停止,存在因个体操作差异而造成无法及时关闭的状况,进而间接影响单位产品物耗水平,可考虑增加自动计时设备,并设置提醒功能,实现自动化管控。针对生产过程出料为人工出料方式,存在因个体操作差异而出现产品冒出罐、未倒管操作等情况,进而间接影响单位产品物耗水平,可考虑增加灌装设备,变人工出料为半自动出料。

3.2正确选择信用证通知行

特别是在大额开证时应遵循以下三点原则:一是如果开证行有海外关联机构,最好让其海外关联机构作为通知行,这样开证行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二是若开证行在海外没有分支机构,同时又想保护其自身利益,防止诈骗,那么就可以选择一些作风严谨、信用优良的大银行作为跟单信用证通知行,如果与开证行有代理关系更安全;三是如果上述两种情况均不存在,则受益人指定的银行可以作为信用证转发行,而开证行海外分支机构或信誉良好的大银行可以作为通知行。

3.3加强企业内部分控管理,培养高素质从业人才

建立企业内部严格的风控管理体系,从风险控制角度,对客户的资信、履约能力进行严格的审查,建立客户的风险管理档案;在合同签订前,根据中国法律要求,对合同条款进行严格比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对开证、付款等各个节点都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就要不断地学习、培训、研讨、实践,这样才能使业务人员不断地积累操作经验,提高操作技能,从而使得其业务能力不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

结语

通过对清洁生产审核中建立物料平衡过程的实践,可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的物料平衡建立需要以正常生产的实际数据为基础,根据日常生产统计数据可建立生产过程的物料平衡以及物料平衡基础上的物质流成本构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清洁生产机会排查提出清洁生产方案。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清洁生产审计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国家环境保护局.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3]叶新,李汉平.清洁生产审核中的物料平衡操作规范[J].化工环保,2010.30(4):34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