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忆李广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5
/ 1

清明忆李广田

高娴

(昆明市盘龙区联盟街道办事处 云南 昆明 650051)

螺峰二月樱潮退,何恨海棠欲绽时

鲁客遗文传后学,滇生堕泪读前碑。

古今似梦谁曾觉身世如花自有期

漫道人间情意薄,春风吹我赴莲池。

一、李广田先生生平:

李广田先生:(1906--1968),山东邹平县小杨家村人,散文家,原云南大学副校长。李广田于1952在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初期,自清华大学调任云南大学副校长,主持学校日常工作。校长当时由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即副省长)周保中兼任。虽然繁杂的行政事务占去了李广田的多数时间、精力,但他仍狠抓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他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全校广大知识分子和同事,以忠于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和满腔热情去领导学校的思想改造运动及教学改革,出色地完成了思改后期的院系调整工作。李广田曾这样说:“我对于教育工作、文学工作是不厌倦的,我愿意终生献身于此。” “文化大革命”中,李广田先生坚决抗拒江青反革命集团煽迫害狂潮,被监禁,被拷问,被上台批斗,被挂牌罚跪,被拳打脚踢……,他绝没有屈服。1968年11月2日夜里,先生突然死在昆明市郊外的莲花池内,头部被击伤,满脸是血,脖子上有绳索的痕迹,腹中无水……,待人发现时,先生已直挺挺地站立了好几小时,死而不倒!

二、诗词解读:

螺峰二月樱潮退,何恨海棠欲绽时螺峰山在昆明城内,现通常叫昆明圆通山,昆明圆通山动物园就设在此。每年二至三月,山上樱花、垂丝海棠花次第开放,交相辉映,繁盛一时,亦成为老昆明八景之一。此句旨在引出人们对李广田先生的作品《花潮》韵笔,勾起人们在清明时节对前云南大学校长李广田先生的追忆。

鲁客遗文传后学,滇生堕泪读前碑。李广田先生籍贯山东,先生作为外来的“客人”虽不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但先生在云南大学工作期间的多数时间、精力投入在云南大学狠抓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上,先生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全校广大知识分子和同事,以忠于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和满腔热情去领导学校的思想改造运动及教学改革,出色地完成了思改后期的院系调整工作。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中先生坚决抗拒江青反革命集团煽迫害狂潮,被监禁,被拷问,被上台批斗,被挂牌罚跪,被拳打脚踢……,他绝没有屈服。1968年11月2日夜里,他突然死在昆明市郊外的莲花池内,头部被击伤,满脸是血,脖子上有绳索的痕迹,腹中无水……,待人发现时,他已直挺挺地站立了好几小时,死而不倒!被迫害致死,把最后一口气、一滴血洒在了云南昆明这片土地上……先生大量作品、著作留存给了后人。先生曾这样说:“我对于教育工作、文学工作是不厌倦的,我愿意终生献身于此。”此句旨在表达我作为一名云南昆明人在清明节来到莲花池畔先生殉难处的碑前追忆起先生,眼泪不由得留了下来的悲伤情感!

古今似梦谁曾觉身世如花自有期!你能感觉到古往今来人们对太平社会,幸福生活的追求与梦想从来就未曾停歇过吗?此句旨在表达同情、可怜李广田先生,李先生的一生就像“花朝一文中所开放的花一样短暂”!

漫道人间情意薄,春风吹我赴莲池。如今的人们身处太平社会,过着幸福的生活,还会有多少人能想起今天幸福生活、太平社会的来之不易,还会有多少人怀揣着像李广田先生一样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革命先驱的情感。

值此党的二十大来临之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对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路径的战略规划和安排,对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我个人在清明时节回忆、追思为新中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革命先驱,到李广田先生殉难的莲花池畔缅怀、吊念、追忆!

作者简介:

高娴,女,汉族 ,云南昆明人,本科学历,单位:昆明市盘龙区联盟街道办事处;研究方向:群众文化、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