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中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4
/ 3

新疆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中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与探索

尹雪 ,甫尔哈提·吾守尔 ,陈欣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目的:通过公卫医师师资队伍建设探索更加完善的师资队伍。方法:分析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方法措施。结果: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结论:教学师资能力建设非一时之功,需要坚持长期的投入和管理,以期为顺利完成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必要的保障。

关键词:公共卫生医师   规范化培训   师资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i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pilot of public health doctors in Xinjia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 more perfect teaching staff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health doctors' teaching staff. Methods: To analyze the methods and meas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Results: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clu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faculty capacity is not a temporary achievement, and it needs to adhere to long-term investment and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necessary guarantee for the smooth completion of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public health doctors.

Key words: public health physician standardized training teachers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创新环境(人才、基地)建设工程(新疆少数名族科技人才特殊培养计划科研项目)(2017D03002)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830002

通讯作者:陈欣如,email:xjcuiy@163.com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6年底启动了新疆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带教师资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建设就成了规范化培训的重中之重。

1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

1.1制定师资准入标准及培训方案

为加强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师资管理,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保证培训质量,特制《自治区疾控中心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管理办法(试行)》。依据国家的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方案规定,指导老师条件为由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 年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熟悉本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有指导见习、实习、初级医师的现场带教经验,熟悉《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的要求,有较强的责任心。并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作为师资需要具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适应学员需求的知识、技能,还要接受有效的管理。在依据国家方案初步筛选出师资后,需要对师资的基本技能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不能列入师资队伍,对于考核合格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其理论及技能水平。将培养合格的医师所具备的条件设为“师资队伍准入标准”。今后就依据此标准选拔带教医师,对于不能保持带教能力的师资要及时取消其资格。基地参与教学的师资共计 251 人,中级职称以上占 77.69%(195/251)人;卫生系列的公卫医师 50.60%(127/251);预防医学专业 51.00%(128/251);医学院校的 69.72%(175/251)。

1.2实施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

带教师资分为几类人如:基地的主任、规培的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公卫带教医师等,对不同的带教师资培训采用对带教师资分层、分批、分散、集中、重点师资培训等方式进行培训,以“边干边完善”的方式逐步建立完善的师资培训方案。针对公共卫生师资的培训目前开展的培训内容是1.集中理论授课模块包括采取统一面授形式进行,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制度解读、教学理论与技能,教学系统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公卫理论课教学规范与技巧、卫生法律法规、循证医学、公卫思维与人际沟通、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等。2.网络自学授课模块:采取远程网络授课和课件自学等形式进行,根据《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学习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3.规范教案编写模块:选取本专业培训标准中的一个内容编写教案,字数不少于2000字,由专家组评分并在考试考核模块中讲解和答辩。4.考试考核模块:需完成以上三个模块的培训内容,并考核合格方可进入第四个考试考核模块。最终完成理论考试30分、带教技能考核30分,试讲40分的上岗证的获得途径。

1.3 实施了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需求调查

   通过访谈了解到师资首先希望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强化,另外希望学习如何教学的方法,如何撰写教案、如何引导学员思考、逐步实施操作的方法。

2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 师资资质不够明确

虽然在公卫规培的相关文件中对职称级别做了明确的界定,即副高以上职称人员。然而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同的是:住培的师资本身就是临床医师,他们在成为临床医师的过程中走过住院医师的过程。而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师资中非公卫医师人员占一定的比例,他们主要承担实验室内容的培训,也承担现场调查工作。

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师资在国家方案中定为中级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 年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目前的疾控系统中符合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多种类型,有公卫专业背景的医师,有临床检验的技师、有生物专业背景的技师、有化学专业背景的技师,这些师资在带教中除了公卫医师外,其他师资均不能完成全科目的带教任务,在个别公卫背景师资中也存在不能完成实验带教人的情况。

2.2师资管理制度不健全

虽然出台了师资管理办法,但过于笼统,作为公卫规培基地,师资的管理措施必须细致并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师资准入条件的确立必须考虑带教师资专业背景的问题,首先带教师资要能正确理解大纲的要求,并知道如何做才能让学员学懂、并通过练习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对师资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改善。这是保证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2.3师资带教意识、能力有限

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基地以疾控机构为基础,并由住培基地协同共同组成完善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但与住培基地不同的是:绝大多数住培基地的本身就是临床医学院或教学医院,师资在自身成长过程中就耳濡目染了带教的方式、方法,稍加培训就能够掌握。但疾控机构的师资,自身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过的上级医师的指导、带教,主要以“跟着一起干”的方式学习,没有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的提问环节,绝大多数时候也没有向上级医师汇报工作的环节,基本上工作“各分一摊,各干各的”,没有接受别人指导的意识,也没有指导别人工作的意识。。

2.4带教积极性不高

    在公卫基地普遍存在人员数量缺乏,工作数量逐年递增,带教师资忙于应付日常工作,没有过的尽力带教,由其带教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不仅不能帮助自己完成繁重的工作反而会因为带教影响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带教费也比较有限,部分师资缺乏动力,带教费的拨付是按学员的数量计算的,往往培养一个学员要多人带教,带教师资越多分到的带教费就越少。

2.5师资培训难度比较大

启动工作之初,制定的方案没有考虑师资的专业背景,但实施培训后发现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师资实施同一培训内容的时候,非公卫专业的师资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公共卫生机构承担着七大职能,即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在公共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医师所从事的工作与临床医生在医院开展的工作有很大的区别:工作场所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处理问题方式不同、处理事务结果不同。使得培训广度加大。

3 完善师资能力建设的探索

3.1加强政策导向

  在政策层面上要对师资的专业背景进行区别分类,逐步完善培养出技术全面的新一代师资力量。逐步对师资的专业背景进行限定。目前在我国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但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重要举措。[1]所以政策导向尤为重要。

3.2进一步完善制定师资准入条件和管理办法

   在公卫规培的相关文件中对职称级别做了明确的界定,即副高以上职称人员。住培的师资本身就是临床医师,他们在成为临床医师的过程中走过住院医师的过程。而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师资中非公卫医师人员占一定的比例,他们主要承担实验室内容的培训,也承担现场调查工作。而且在实施带教的过程中,不得不依赖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带教,而且这部分人员带教的能力不能小觑。

3.3逐步完善师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教学质量是规范化培训的灵魂,建立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教学质量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绩效考核评估将分四个层面,即通过领导评估、管理人员评估、师资互评、学员评估等方式综合评定带教师资的教学能力和带教结果。将评估结果与师资的相关利益挂钩,如晋级晋职、评优评先等。

3.4公共卫生医师面临的工作挑战要求要懂实验

公共卫生机构承担着七大职能,即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

从疾病防控的实际工作角度来讲,疾病的监测、爆发调查、病因与危险因素的研究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定性越来越依赖实验室检测技术。实验室是个复杂系统,对于公共卫生医师来讲,不需要面面俱到,要体现实用性,突出于流行病学密切相关的内容。

[2]所以实验室方面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而在不同的专业基地,实验室相关内容有些由医师带教,有些由技师或实验师带教。通过访谈发现,有一部分师资比较全面,他们预防医学专业背景,既懂现场调查又懂实验室工作。大部分师资懂实验室工作不懂现场,是因为他们非预防医学专业背景,但要具备这样的专业背景又非一件易事,通过调查发现仅仅有个别师资通过跨专业完成了预防医学领域的硕士研究生的课程,绝大多数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预防医学知识。所以促进疾病控制中心高素质人才的储备,以确保在关键时刻指导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和管理工作。[3]

总之,鉴于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内容的复杂性、全面性、高要求,教学师资能力建设非一时之功,需要坚持长期的投入和管理,只有不断地完善师资能力建设措施才能更好的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保驾护航。最终打造一支掌握通用核心能力、具备良好岗位胜任力、能满足新时代公共卫生服务需要的公共卫生医师队伍。[4]

参考文献

[1]袁东,吴凡等 国外公共卫生医师培养策略及启示[J]中国卫生资源,2015,18(5):346-348

[2]黄芳,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实验室培训问题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5):4-5

[3]马丽,纪婷婷 从抗疫谈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9 ):1-2

[4]周葭蔚,付航,王若溪等 我国公共卫生医师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 , 13(2):40-45

作者简介:

尹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教部;研究方向:公共卫生政策研究;职称:主管医师

200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医学士学位

2008年毕业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生院,公共卫生硕士(MPH);研究方向:公共卫生政策研究

2002年进入新疆疾控中心工作至今,先后在职业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科研教育管理等部门工作,2013年参加新疆人社厅少数民族特殊骨干人才培训计划在浙江省疾控中心学习一年。

通讯作者:陈欣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科教部主任 研究方向:实验动物研究;职称:正高级实验室;职务:科教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