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8
/ 2

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护理

李方金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兴街中心卫生院 云南省 文山州663501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普外科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2月-2023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普外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腹腔镜疾病患者的临床干预不仅能缓解焦虑、抑郁,而且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预后良好,临床值得推广

关键词:

引言

急腹症是引起急性腹部疼痛的急性生理性疾病,主要是腹腔损伤、脏器损伤和血管病变,临床常见疾病包括盲肠、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尿结石等。由于疾病较为复杂,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其后果可能很严重,因此有效的健康干预对于改善急性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预测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了临床干预对急性腹腔镜手术患者疼痛和精神状态的影响,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普外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1~75岁,平均(44.3±4.3)岁。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2~74岁,平均(44.1±4.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普外科急腹症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20~75岁;③患者均能遵医嘱治疗,执行相关护理事项。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心、肝、肾疾病者;②合并有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疾病者;③中途放弃治疗或退出研究者;④孕期或哺乳期女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具体如下:

①病情监测:对患者进行基本的病情评估,以了解其基本病史、发病时间和临床症状,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指导其进行常规检查,并将结果与患者的病史和特征相结合,以制定详细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进行抗感染治疗。②基本护理:在抢救病人之前,他们首先要观察病人的功能变化,如果病人情况危急,他们需要一位病人护理专家,还要为病人建立静脉导管,连接仪器和管路,另外,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必须监控病人的生命功能,并仔细遵守遗嘱,检查各项指标。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疾病进展和治疗过程,以缓解紧张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④术后疼痛护理:手术后疼痛不可避免,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感染,不要告知患者情绪波动过大,以免病情加重疼痛感,根据患者疼痛情况,进行镇痛治疗。此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3止痛药启动止痛药,选择非麻醉类型,如果疼痛仍然无法控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麻醉类型药物,并向患者解释以获得家人的支持。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②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出血、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③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a.满意>90分;b.一般:60~89分;c.不满意:<60分。满意度=(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x±s)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急诊室是医院最主要的科室,一般来说急诊病人的病情一般都是危急的,病情发展非常快,病情复杂,病人没有心理准备,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无法忍受的,并且病情迅速发展。此外,由于腹部组织器官较多,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还可能引起呕吐,出血等病症,而患者容易受到电解质紊乱和休克。急性腹部疾病的患者受到该疾病的影响,并且在住院后经常感到焦虑,易怒和其他负面情绪,以及身体疼痛,这会影响治疗。因此,合理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其中,临床护理干预主要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指导,减少患者因疼痛引起的情绪波动,提高治疗效果,而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对患者,可有效缓解疼痛所引起的烦躁,减少疼痛感。临床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在改善焦虑和抑郁方面也取得了显着成效,特别是对于急性腹部疾病患者,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在实施护理措施时根据病人的病情进行护理的要求,并结合科学理论制定,少盲目,也满足了病人的护理需求。此外,在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时,通过这种护理模式,患者可以及时发现多种因素对患者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阻止和消除危险因素,使各种护理风险事件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并显着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干预后,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这表明临床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很重要。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因为临床护理干预主要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初级护理、疼痛护理等方式,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建立在对患者疾病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实际状况,结合专业理论、相关护理经验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拟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能够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将护理科研理论与患者的临床需求及以往护理工作经验统一,确保护理工作的科学性、依据性和合理性,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了护理工作的实效性、安全性,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需求,促使护理科研、护理管理规范得到发展,护理效果得到提升,真正解决患者存在的实际健康问题,具有极强的临床可操作性。临床护理是现代临床中新颖的护理模式,要求各项护理操作的循证依据具备有效性、科学性、安全性,“以患者为中心”作为护理核心,围绕患者病情,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完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进而获得更加满意的护理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普外科急腹症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预后良好,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解妮娜.临床护理干预应用到急腹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中的临床价值[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3):230-231.

[2]高翠丽.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急腹症手术病人中的实践效果观察[J].人人健康,2020(11):123.

[3]于立恒.急诊急腹症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4):118.

[4]杨华.临床护理对急诊急腹症患者疼痛、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9,33(03):84-86.

[5]许红波.精准护理在外科急腹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4):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