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海绵城市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市政道路海绵城市研究进展

张恩勇,钟铭明,张晓龙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

839000

摘要:近年来,气候气温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极端天气、自然灾害频发,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构成重大威胁。我国一直把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海绵城市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市政道路;海绵城市;研究进展

引言

海绵城市的诸多功能实现仍偏向于水资源的循环与高效利用,对自然降水进行合理规划也是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技术形式之一,使城市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储水能力,同时将收集到的水再应用到环境当中,以此实现生态环境品质的提高。

1“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让其具备海绵属性,有效应对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比如:在降雨天气时,通过雨水径流的控制及“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实现城市水质净化,消减雨水中的COD、SS等污染物,充分利用各类渗透设施将雨水就地消纳,实现地下水的回补,形成良性水文循环,在处理雨水的时候需要率先对其进行渗透处理,做好调蓄工作,对雨水加以净化,最后再根据需求将雨水释放出去,让城市的海绵功能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在建设“海绵城市”的时候应该严格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在实际工作的时候应该将人工和自然途径加以充分结合,保证城市免于遭受洪涝灾害,实现对城市雨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同时,想要让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具备更好的自然环境,实现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城市规划,让整个城市系统都能够更加完善地处理好雨水,实现对其的吸收和蓄渗,有效控制好雨水的流经途径,以更加自然的方式实现对其的处理。另外,还应该对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等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各个系统的协调运作,这样能够充分体现出“海绵城市”的价值。

2市政道路海绵城市研究进展

2.1遵循环保性规则

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居住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因此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建设市政道路给排水并进行设计时,也同样要具环保性的功能。总的来说,对于市政道路给排水的设计,应该与自然协调、适应,以此保护自然。在设计完毕后,对市政道路给排水进行施工以及后期的正常运行中,所选用的建筑材料都应该充分按照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所说,要具有环保性、绿色性、可降解性,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的污染;在完工后进行正常的实施运行时,也要求能够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概念中所讲的主要的环保性,这样即使在城市内部建造了工程项目,也能够减少对于城市生态文明的污染,保证城市内部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

2.2附属设施的设计

附属设施是指路缘石、路边沟、雨水口等设施,可以为市政道路的排水提供可靠的帮助。路缘石属于市政道路发挥排涝功能的重点一环,在降水较多的时节中可以高效减少道路表面积水情况的发生,确保路面的顺利通车,应当将隔离性、透水性贯穿至路缘石的设计中。路缘石的设计主要可采用两种方式:①控制路缘石的标高等于道路路面的高度,可在城市遭遇极端降水天气之时,可以使雨水通过路缘石引入到绿化区的雨水口中进行存储,在今后可予以二次使用。②让路缘石的标高超过道路路面高度至少10cm,即让雨水沿着固定流道排除,同样起到了缓解道路表面雨水积累问题的作用。在路缘石通透设计方面,要在预制路缘石方面预留孔洞,确保在发生内部积水现象时提高排水效果,让积水能够顺利排放至绿化区域。在传统设计路边沟的材料上,通常以混凝土等硬质边沟为基准,但美观性、雨水的滞留和净化功能有待提升,有时还会发生堵塞的问题。植草沟可起到雨水径流的收集、运输、排放作用,消除大颗粒污染物、降低流速,充分发挥了雨水净化的价值。植草沟类型众多,适合广场、停车场等不透水地面环境,以及城市道路和绿地等区域,是“海绵城市”理念落实的可行之计。截污挂篮的作用是拦截雨水径流中的颗粒物、污染物等,可在不同降水量时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对于路面面源污染发挥了削弱的价值。如在降水量较高时,底部凹槽内的雨水可经过上部开口,溢流到雨水管道内;而在降水量较低时,则可在凹槽内开微孔、铺设无纺土工织物,使雨水下渗速度放缓。而雨水口的设置的目的则在于排出雨水,需要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所处的地理环境,为“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将原本的雨水口加以改造,增加过滤网、出水支管、防臭管等,用钢筋混凝土加固排水检查井,使雨水能够经过过滤网进入排水管道中,让大粒径污染物得到高效拦截,保障了道路的引流和排水效果。

2.3透水铺装地块改造

要做好城市透水铺装的地块改造。传统市政道路设计方案中,由于路面层渗水透水能力不强,在城市雨季来临时,经常会出现严重的内洪内涝问题。所以在海绵城市建设理论下,需要在该地将已到达或接近使用年限的道路进行透水改造。根据路基荷载性能以及周边环境,在路面中层或下层使用高密实度的混凝土垫层来隔离地表水,避免影响路基强度,同时在路面上层使用透水铺装的沥青混凝土板,并适当调整路面坡度使其与道路排水结构连接为一个完整的渗透系统。这样当城市降雨时,地表径流就会由路面向路面中层渗透,经过路面层排水沟渠流入地下,即使降雨量较大,超过了地下蓄水容积,也可以通过盲沟排入路边绿化带。除此以外,对市政道路两旁的花岗岩汀步道、停车场以及运动场等周边设施,也要采用透水铺装材料来改造路面,以增强城市路面渗透蓄水能力。

2.4人行道设计

通常情况下,人行道设计中采用的道路是硬质路面,而硬质路面的通透性和渗水性能不足,城市在面对强降雨天气和持续降雨天气时候会导致大量雨水集中在某一区域,如果在气温比较低的情况下,有些停留在道路表面的雨水还会出现结冰的情况,给城市居民的安全出行造成隐患。在人行道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关键是要提高人行道路路面的通透性,保证雨水能够及时疏通到排水系统中,疏通雨水时,要保证雨水收集、储存、处理和二次应用管道等设计关键点能够保持较好的衔接。在人行道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相关理念时要根据人行道的特征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例如,人行道荷载较低,可以优先考虑渗水性能比较好的人行道板铺砌,在道路规划初期可以将透水性能比较好的混凝土作为人行道基层,增加碎石垫层降低对其他道路路基结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除此之外,也可以在人行道临近的一层加设隔离层,增加碎石沟的铺设,根据所在城市的降雨量以及人行道附近流出的雨水量确定碎石沟的深度和宽度,采用这种设计方案可以连接雨水和渗水层,提高雨水排放的效率。在保证人行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强化雨水的处理效果。由此可见,在市政路桥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时,要考虑道路、桥梁的基本功能,再结合市政排水系统的分布情况和降雨量,保证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发挥出道路桥梁的多重作用。

结语

海绵城市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理念,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海绵城市视角下所涵盖的技术形式也在不断丰富。通过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在建筑的给排水改造、雨水收集、水循环、植物景观等角度提出技术要点,以维护健康的城市水生态为出发点,提高城市建筑品质。

参考文献

[1]杨立勇.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市政路桥设计施工中的体现[J].世界家苑,2021,11:64-65.

[2]邓耀春.海绵城市理念在某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西部交通科技,2019,7:190-193.

[3]侯小光.浅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市政路桥设计施工中的体现[J].建筑与装饰,2021,1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