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管理平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管理平台研究

张宪苏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00

摘要:BI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深入应用,项目管理方式、管理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目前施工企业对BIM技术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BIM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各施工单位BIM建设标准不统一、各参与方缺乏对BIM的重视程度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某医疗建筑项目为例,研究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管理平台,为施工企业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提供支撑。

关键词BIM;施工管理平台;视图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管理平台,通过对该平台进行功能模块划分与总体框架设计,并对平台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该平台重点解决了施工企业项目信息沟通、设计成果转化、协同作业、施工计划、进度跟踪、质量管控等关键问题。本研究将为我国建筑行业的BIM应用提供参考。

1我国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

建筑企业缺乏BIM技术的应用意识,对BIM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企业内仍使用传统的工程管理方法。施工企业缺乏BIM应用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BIM实施团队。我国建筑行业尚处于发展阶段,各参与方缺乏对BIM技术的重视程度,各参与方之间还没有建立有效地沟通协作机制。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无法实现施工过程中进度、成本、质量等多方面的实时管控,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数据孤岛、信息孤岛,无法有效利用信息。传统项目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需要,因此引入和应用BIM技术是必然趋势。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施工企业实际情况,本文以某医疗建筑工程为例,采用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管理平台实现对该医疗工程进行管理。该平台充分利用BIM技术优势,通过对各参与方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协同作业及可视化协同设计等功能来解决施工企业存在的问题[1]

2建筑信息化模型及应用现状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建筑业长期面临着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低、施工安全隐患多、能源资源消耗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的工程管理方法与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不够紧密,因此无法形成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无法实现项目信息的快速传递。目前,建筑行业对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协同设计,二是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和施工管理[2]

协同设计是将设计和施工进行一体化考虑,从而形成统一的施工设计方案。通过对施工现场实地考察发现,很多项目现场都没有提供施工图纸,这就导致了施工企业缺乏工程建设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信息。为此,部分建筑企业已经开始探索信息化管理方法与BIM技术相结合。如某建筑企业应用BIM技术创建了基于BIM的建设项目协同平台,该平台可以将BIM模型和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关联与集成,实现了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但是由于施工企业缺乏统一标准及对BIM技术应用程度不够等原因,使得各参与方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和合作意识。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仍处于传统管理模式下,项目信息管理仅停留在工程成本控制、施工进度管控和安全质量管控等方面。在此背景下,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效果不理想[3]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利用BIM技术和相关软件系统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动态、可视化的三维模型。BIM技术可以利用三维模型将施工项目各个阶段的信息进行整合与集成,为工程成本、进度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提供了一个统一、有效、可视化的平台,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

虽然施工企业已经认识到了BIM技术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应用的必要性,但是BIM技术在我国建筑业应用并不广泛,相关配套标准尚未完善。同时施工企业缺乏对BIM技术的应用意识和专业人才素养,导致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难以得到推广应用[4]

3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管理平台研究

3.1BIM技术与施工管理平台的研究目的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传统施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施工企业的要求,要想提升企业整体施工水平,必须引入BIM技术。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管理平台,将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向BIM模式转变,利用BIM技术建立起施工过程中项目组织架构、管理体系,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利用该平台实现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的跟踪和共享,以提升建筑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管控水平。

该平台将信息集成处理与数据整合分析应用作为核心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功能:建立工程项目中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互平台;建立工程项目各参与方之间数据集成、资源整合和动态更新机制;设计协同作业平台;施工计划跟踪和进度跟踪应用;质量管控应用等

[5]

3.2平台总体框架设计

本文采用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管理平台对某医疗项目进行了研究,该平台包括四个功能模块:信息沟通、设计成果转化、协同作业和进度跟踪。其中,信息沟通是基础模块,主要实现信息传递、信息反馈;设计成果转化是核心模块,实现建筑方案与图纸的有效转换;协同作业是应用模块,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项目实施进行管控;进度跟踪是基础模块,通过对项目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的监控,实现项目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管理平台。

3.3平台涉及的相关技术

针对上述功能模块及应用技术分析,本文选用BIM协同工作平台、云服务和移动APP等相关技术。在本平台中需要借助BIM协同工作平台、云服务和移动APP等实现信息数据共享与沟通。而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管理平台利用云服务和移动APP实现对项目进度与质量的实时监控。

3.4平台功能验证

以该项目为例进行功能验证,首先选取在三维环境中与该项目施工过程最为相似的某医疗建筑进行实体模型之间的转换,生成带有关键字(项目、工序、节点)的BIM模型,通过分析转换后的模型与实体模型之间存在关系,验证该模型符合预期设计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管理平台进行功能模块划分与总体框架设计,可以看出该平台在信息交互、设计成果转化、协同作业、进度跟踪与质量管控等方面的功能较好地满足了施工企业的需求。本研究是针对当前国内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的现状,针对国内建筑行业中存在的项目管理信息共享不充分、施工企业之间协同困难等问题进行的探索。随着BIM技术在我国施工企业中的深入应用,未来,将会有更多企业加入到该平台的建设中来。该平台可在施工前提高项目设计、采购与施工阶段的协同能力,使项目各参与方在沟通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项目信息,进而促进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林国庆,闵世平.基于3DGIS与大数据技术的隧道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研究[J].现代测绘,2021,44(04):29-33.

[2]兰峰涛,刘占省,李翰卿,张安山,闫雪.基于BIM技术的轨道交通施工过程管理平台开发及应用[J].建筑技术,2021,52(06):706-709.

[3]王鸣翔,龚旭峰,王露倩,杨海彪.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知识库管理与共享平台研发[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