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估测能力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小学生数学估测能力的培养策略

杨冀

宜昌市青岛路小学   443000

摘要:估测指的是在不使用基本测量工具的前提下,利用某种方法去估计推测有关量的结果的一种过程。估测是测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估测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能够产生明显的促促进作用。而为了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教师也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构建更加科学的教学体系之后,帮助学生能够不断地发展自身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下文就着重探讨小学生数学估测能力的实际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估测能力;培养;策略

在现代教育革新背景下,教师在组织教学工作时,绝对不是简单地去引导学生去记忆以及学习固定的解题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工作开展阶段,教师要以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来进行科学的规划,让学生在理解了不同的知识之后,可以高效率地去进行应用,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但是在之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阶段,可能部分教师还存在认知误区,导致整体的教学工作开展还不够理想。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能够在充分考虑到学生能力之后进行有效的教学模式调整,发展学生的多元能力。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估测能力的必要性
对于有些学生而言,可能他们有时候会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去发展自身的估测能力,因为在遇到一些问题时,自己只需要利用工具进行实际测量即可,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可能很难保持活跃的学习差态度。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很我们受到的传统数学教学观念更加追求准确性,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重视估测这一部分内容。但实际上,通过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是具有非常明显的现实意义的。比如通过估测能力的培养,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去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与估测相关的一些知识,例如在房屋装修中的水电改造,安装修师傅会根据墙面的宽度估测改造需要的电线长度,在电视宽带的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也会根据终端的机顶盒到家里的实际位置来估测所需线路的长短。在培养学生估测能力之后,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其次,在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之后,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学生在面对一些与距离或者数量相关的一些问题时,学生不是直接去利用工具,而是他们能够结合文章里有的一些条件去做出一些简单的估测和判断,以此也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展自身思维,完成更为有效的学习。

二、探析小学生数学估测能力的培养措施
估测并不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意进行猜想,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估测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既需要丰富学生对于单位表象的认识,同时也需要让学生能够选择适当标准作为参照物来进行估测,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基于此,下文就围绕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可行建议

(一)联系现实生活,加深学习印象

教学和生活之间本身就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很久以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念,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估测能力时,其实教师可以尝试着将教学和生活进行衔接起来。在将这两部分内容进行衔接之后,可以进一步降低学生的实际学习难度,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估测的实际价值。例如在组织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搭建生活化的场景。比如在国庆、五一等一些长假期间,学生可以思索,如果自己有机会去进行旅游,那么自己在选择不同的地点之后,自己需要如何进行资金的规划,自己需要带多少钱,或者是教师可以让学生思索,如果现在自己在逛超市,但是自己只有60块钱,那么自己如何去进行消费和规划,才能够让自己用最少的钱买最多的东西。在打造场景之后,教师还可以尝试着利用标签来为学生提出一些商品的价格,让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规划和估测。通过这样的教学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学生学习印象,同时也能够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让学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合理设问,激发估测欲望
在发展学生估测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巧妙地设计问题,让学生能够以一种更为主动的态度去进行估测,让其可以深入地了解到估测的实际价值。比如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可以设计问题,例如小明在一家在周末的过程中到一家餐厅用餐,在点餐的过程中,小明和家人进行了估测,点了不到250元的餐食,但是在结账时,服务员却报出了280的价格,试问服务员和小明家人到底谁对谁错。在设置这一问题之后,学生就可以认真地去进行分析,比如学生可以去研究小明的家人在餐厅点了哪些菜,这些菜的价格大概是多少,然后在进行一个大概的估测之后,学生就可以发现即便中间会存在误差,但是不可能会存在一道菜的误差,那么这时候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估测来得出相应的结果,进一步了解到,通过加强估测训练,能够让自己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应用,同时也能够帮助自己更加顺利地去解决不同的问题,以此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

(三)传授方法,完成灵活估测
在组织小学生数学估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发展学生的能力,那么教师必须要为学生传授实用的方法,如果学生未掌握实用的方法,那么他们在估测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难度较大或者是估测不准确的现象。比如在现阶段的估测能力教学工作开展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近似估测方法。就这一估测方法,一般是选择四舍五入的一些估测方式。例如如果学生需要计算33乘以48这类题目,如果直接计算,计算过程相对复杂,那么学生在进行估测的过程中就可以尝试着将48换成整数,比如学生可以计算33乘以50来大概估测一个基础的数值。但同时,学生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来进行分析。如果学生在购物时需要计算自己需要带的金钱,那么学生一般都要估大,在多算一些金额之后以避免钱不够用的现象。而在计算某项物品的物品数量是否够用时,学生则可以选择估小的方式,在算式计算过程中进行结果检验时尽量选择更加精准的估测方式。再比如学生还可以选择利用位数估测法,这一方法更多的是根据位置和积、商的定位规律等方法来进行估测,例如积的位数等于两个因数位数的和或者比这个和少1,而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的位数减去除数的位数所得的差或者比这个差多1。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学生在估测26乘以110时,因为两个因数的最高位上数的积要小于10,并且加上进位上来的数仍然小于10,所以积的位数就为2+3-1,等于四位,大概在3000左右。再比如学生需要估测一些物品的大小时,那么学生就可以尝试选择一些不同的参照物来进行估测,以此能够保证学生估测的精准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加灵活,他们能够结合一些具体的问题来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掌握有效方法的前提下去完成更加精准、有效的估测,而为了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师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能够在采取有效方式的前提下去降低学生的估测难度,保证学生的实际估测质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工作开展阶段,教师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规划,能够在采取有效方式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提升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邓卓颖. 小学低年段学生数学估测能力的培养策略[J].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7(A01):2.

[2]周春美.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J]. 读与写(上,下旬), 2021, 018(002):163.

[3]徐美珠. 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中自我监控能力的调查与研究[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4(10):7.
[4]陈敏, 邱月. 例谈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基本内容与策略[J]. 科技创业月刊, 2013(01):137-139.